其實,秦振華要忙的事情很多,紅箭8導彈雖然也關注過,但是絕對不算是精通,不過,在來的路上,已經把這種導彈的知識,給補充了一遍了。
導彈在發射前,是裝在發射管里面的,因為有這個發射管作為保護,所以這種導彈的狀態非常好,不過,在發射完之后呢?
如果按照艱苦樸素的作風,導彈發射管是不能丟掉的,得撿回去重新使用啊,畢竟這種導彈的發射管,也是相當貴的。
但是,從實戰的角度來說,誰還有空去收拾發射管啊,大家伙都是打了就跑的,所以,發射管肯定是要扔掉的。
或者說,就算是沒跑,當打完了第一枚之后,跟著要打第二枚,就得把第二枚導彈的發射管掛上去,這種時候,直接拋掉的第一枚的發射管,顯然省略了一個步驟,就和自動步槍一樣,自動退殼總比手動退殼要強啊。
這就是他們目前的方案,當然了,這個方案并不是己方首創,最先使用的,是法國的米蘭反坦克導彈,采用了這種丟棄型的發射管。
法國人一向都是奇葩的,設計的武器也是獨具一格,就像是法國車一樣,固執地使用扭力梁后懸掛,然后不停地介紹我的車多牛逼,調教多好,別看是扭力梁,照樣不比獨立后懸差,結果,銷量越來越小。銷量小了,不是我的車不好,是你們消費者不識貨,看看歐洲,我在歐洲的銷量多么牛,你們東方大國人,就是不懂車。
這就是法國人的思路,奇葩的方向盤中間不轉等等,都是他們設計的,還自我感覺良好,不過,這個后拋式的發射管,還是容易讓人接受的。
我們是博采眾長的,既然有好處,那就要采納,兼容并蓄。
此時,導彈飛了出去,就在導彈飛出去的瞬間,發射管在火焰中向后飛出去,這樣,同時也可以抵消掉自己的后坐力。(資料上查到的,話說這導彈發射,哪里來的后坐力?又不是打*炮。)
導彈的4片弧形彈翼,在飛出去之后,就開始展開了,在展開的同時,隨著火箭發動機的點火,導彈開始旋轉。
就和炮彈在飛出去要旋轉一樣,導彈想要飛行穩定,也是需要在飛行之中旋轉來保持的,當然,相比炮彈,導彈的旋轉很慢。
此時,后面的放線器,正在將導線一圈圈地散開,在尾部形成漂亮的螺旋狀,由于導彈的飛行速度還比較慢,所以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當繞成了螺旋形狀之后,就散開了,正好避開了尾部的發動機,這樣就能避免火焰燒到導線上。
同時,每飛行一圈,導線都會傳輸一次姿態控制,這是己方獨創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導彈的飛行是相當穩定的。
美國人,考慮的因素太多,他們追究相當高,就像是打坦克炮,要輸入那么那么多的數據,結果,一個數據出現偏差,就不行了。
而東方大國輸入不了那么多的數據,只能是用一些簡單的辦法來保證飛行的穩定了,就像是現在這樣,通過采用這種飛行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導彈的飛行穩定性,穩定性高了,自然就容易命中目標了。
導彈的尾部,一個發光管正在發射出來光芒,這也是半主動引導的先決條件,導彈的觀瞄系統,在穩穩地觀察著導彈和目標,而控制系統,不斷地發射出去控制指令,向著目標飛過去。
其他的人,也都在盯著看,導彈的飛行速度不是很快,以至于肉眼還可以捕捉到,他們的心思,就各不相同了。
溫納爾達等人,絕對是期待脫靶的。
就在眾人的矚目之中,導彈穩穩地飛行著,向著第一個靶標飛射過去。
有橫風又如何?又不是炮彈,橫風一吹,炮彈就歪了,導彈的優點是能夠改變飛行方向,自己能調整!
就這樣,導彈繼續向前飛行,然后,嗖的一聲,穿過了第一面的靶子。
又不是炸彈,飛過去是沒有聲音的,只有被打爛的塑料布的靶子,在風中凌亂著,靶子上的紅十字已經爛了,四處飄搖。
“不,不,他們的靶子,距離太近了!”這個時候,溫納爾達喊了一聲。
雖然實戰中,反坦克導彈經常是在一千米左右就瞄準射擊的,但是,反坦克導彈的極限射程有三千米呢,在一千米命中目標,和在三千米命中目標,對炮彈來說,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對導彈來說,其實沒什么差異。
但是,現在對方居然只打了一千米外的靶子,依舊可以說明對方是在耍賴!
沒有人搭理他。
大家依舊在看著。
只見這枚反坦克導彈,在打爛了第一個靶標之后,突然向右轉,敏捷地穿過了部署在第一個靶標后面五百米左右的第二個靶子上!
當看到它打中了第二個靶子的時候,溫納爾達突然就閉嘴了,因為他知道這有多么難。
打中了第一個目標,迅速修正,壓到第二個目標上,然后,還要讓導彈反應過來,打向第二個目標,而時間呢?
所有的一切,要在兩秒鐘的時間里完成!
如果是炮彈,絕對沒有這個可能,首先不論炮彈能否拐外,炮彈的速度,一般都超過了一千五百米每秒,留給它操作的空間很小。
導彈是靠著自己的發動機點火發射的,這種方式,讓導彈的飛行速度并不快,一秒鐘就是三百米左右,所以,對方是有調整的時間的。
但是,即使調整了,也不可能這么快啊,導彈是怎么反應過來的?射手是怎么反應過來的?
除非在瞄準第一個靶標的時候,射手就已經做好準備了,導彈穿過去的時候,快速地調整目標,這不是一心二用嗎?這怎么可能?
“好!”現場的老巴的軍官們,已經有人大聲地喊起來了,他們都意識到了這款反坦克導彈此時的表現有多么的厲害了。
而且,這才僅僅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