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堆積,狂風漫卷,天空在人們的視線當中慢慢變為可怖的景象。
大風也漸漸起來,刮得云內大地,一片風行草偃,嗚嗚地掠過這片土地上的山川河流,以及無數的兵馬將士。
在大風的推涌之下,烏云從天邊而至頭頂,直至將整個天空都密布成一個幽暗的世界。
隨著一道閃電,大雨傾盆而下,沖刷著云州大同城的血腥,泥漿翻涌的道路上,一腳踩上全是血泥,連靴子都能染成紅色。
一聲驚雷落下,躲在堡塢中的種洌罵了一聲,這個雨量讓弓箭喪失了殺傷力。
射術驚人的種洌瞄準了半天,一箭射過去還沒到近前,就已經是輕飄飄的,被一個韃子輕易躲過。
這個女真兵撿起羽箭,朝著這邊晃了晃,臉上盡是嘲諷之意。在他身后,幾十個女真韃子,躲在一個破屋檐下,全都大笑起來。
“這潑賊!”種洌怒極反笑,罵道:“雨停了之后,一定要拿下前面的虞宅!”
一幢普普通通的宅子,已經是五易其主,被石炮打爛的院墻下,堆著無數的尸體,用作墻體來阻攔。
經過大水一泡,不難想象,接下來就是瘟疫橫行,不知道要奪走多少性命。
雨幕之中,就見數十騎潑喇喇而過,濺起滿地泥漿,潑灑在道路兩側躲避的女真韃子臉上,這些人卻連擦拭一下的動作也無,紛紛抬頭看著這些騎士去向。
很快,他們便興奮地大叫,跟在騎兵后面沖了過來。
“韃子也瘋了,雨中也要打,準備迎敵。”
宋軍旗手使勁搖晃了幾下旗幟,軍旗都失卻了原來的光鮮神氣,飽吸雨水,軟軟的貼在旗桿之上。持旗的旗手嘆了口氣,將它插在高處,從地上撿起一把長矛,沖了上去。
眼前街道上,草草做成的壕溝挖的不深,但是橫木卻是拆了許多高屋大梁堆砌而成的。
女真騎兵到了近前,躍馬折損幾個,也紛紛下馬,徒步沖過來廝殺。
血泥飛濺,刀兵相交,種洌率兵在兩側的高處,往下扔石頭。
當先的大梁橫木,也阻攔了女真人的進攻,雨天路滑,想要進攻更是難上加難。
這些女真人試探一番之后,又烏泱泱退了回去,在是在路上,又累積了一層雙方的尸首。
種洌騰地齜牙咧嘴,剛才一支長矛被投擲上來,錯著他的腋下擦過,帶去了一片布料和血肉。
所有的將士,雙眼泛著血絲,眼神都有些空洞。
太多的死人,正在摧毀著與戰雙方的軍心士氣,這時候就是比拼軍隊意志的時候。
冷雨灌在鐵甲里,貼身的衣服黏糊糊地沾在肉上,戰事一起,這大好的兒郎,父母視若珍寶一手養大,妻子日夜思念翹首期盼的良人,到底值個什么?
可是若不死戰,看了一眼這殘破的大同城,這場戰事要是發生在秦隴,發生在河東,伏在地上的死尸就是熟悉的鄉黨親舊了吧?
汴梁,城郊。
縱馬而過的楊霖,剛剛送走了最后一批禁軍將士,這些精銳中的精銳,立軍之后總算要去打一場惡戰。
除了有些牽懷,楊霖心中也多了幾絲復雜的情緒,就像是一手帶大的學生,要去科舉了一般。
突然,一條彩帶飄舞,飛了過來。
陸謙舉刀擋住,確認只是女子隨身之物飄落,笑著罵了一聲,然后繼續走。
楊霖疑道:“汴梁百姓,竟然富貴如斯了么,這等上好的絲綢,扔著玩?”
陸謙哈哈一笑:“少宰有所不知,此乃汴梁一個流傳許久的節目,喚作流香詩會。開封府各大花魁行首齊至,凡是上好詩詞的風流才子,就可以隨意點花,手持金剪裁美人一塊衣裳,據傳以前有過美人被剪到一絲不掛呢。”
這些風流韻事,讓親衛們哈哈大笑,笑聲有些下流猥瑣,顯然是都有些不好的想象。
楊霖眉頭輕輕一蹙,也沒有多說什么,策馬還府。
匆匆吃過幾口飯,楊霖起身,連官服都沒換。陸謙等人還在吃飯,楊霖就站在他們跟前,擺手道:“你們先吃,吃完了我們去一趟兵部。”
等了一小會,他站在這里,誰還吃得下去,陸謙就苦笑著起身,道:“少宰,出發吧。”
兵部驛卒川流不息,不斷送來各地的軍情、動態。每個官員的書案前都堆得文牘如山,但是人人兢兢業業,一改往日敷衍塞責、拖拖拉拉的衙門作風。新提拔起來的一批年青官吏做事更是雷厲風行。
楊霖召集兵部官員,商討軍情,錢糧輜重是否到位,然后布置好各地民夫運糧的道路,以及沿線的盜匪清剿。
剛出兵部大門,楊霖就來到戶部,再三確認了物資充裕,親自查看了汴梁倉庫,此時已經臨近黃昏。
陸謙等人正要護送他回府,楊霖擺手道:“去一趟太學。”
“太學?”
蔡京改革廢除科舉制,施行書院進學制,太學乃是天下士子躍龍門的最后一關,如今的那些所謂風流才子,大多集中在太學內。
這些人或許有真才實學,文筆斐然,才思泉涌。但是北宋到了這個時候,學風已經被士大夫們帶壞了。
以狎1妓為風流,以詩詞為大道,這樣的人物將來進入仕途,哪里是當官的好材料。
如今,趁著這次大戰,是時候一改天下士林風氣了。
太學內的學子,進來風氣有所改善,但是無奈汴梁這個地方,充滿了各種不好的誘惑。務實的學風,吹一陣很難抵得過脂粉香風。
楊霖一行人趕到太學門口,此時的太學早就不是反楊先鋒營了,當初楊霖當街騎毆年過六旬的太學陳朝老,讓這里的人同仇敵愾。
但是如今,拜在楊學門下的,就占了大半。
太學內的官員,紛紛出迎,不知道少宰來此作甚。如今國家多事之秋,朝中這些大人物都忙得要命,很少有人踏足太學了。
楊霖手持馬鞭,開門見山:“諸位,召集太學士子,本官有話要說。”
宣和二年,楊少宰登太學講壇,大手一揮,號召舉國各級書院幾十萬士子,到大海上、到運河里、到山溝中,身體力行,運糧到云內,支援前線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