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競爭者

第96章商王帝辛

又是交談片刻后,比干離去。

劉秀卻嘆息道:“比干有不臣之心!”

歷史的真相,讓人跌破眼鏡!

在歷史上,比干是商朝貴族商王文丁之子,幼年聰慧,勤奮好學,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輔帝辛。干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商末帝辛(紂王)暴虐荒淫,橫征暴斂,濫用重刑,比干嘆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紂問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紂怒曰:“吾聞圣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殺比干剖視其心,終年64歲。

后世的記載當中,比干是大大的忠臣。

只可惜,大部分人物和故事都是后世杜撰的,在甲骨文中根本沒有此類記載。

在真實歷史中,比干并非心懷天下的忠臣。據考古學家考證,商朝王位的繼承是“有嫡立長,兄終弟及”的制度。商王帝乙臨終前,王位的候選人主要是微子啟和帝辛。其中微子啟是庶出的長子,而帝辛雖然年幼卻依靠嫡出的身份順利繼位。

于是,從帝辛初年開始,微子啟就箕子和比干等兄弟聯合,一直和紂王明爭暗斗,甚至導致商朝滅亡的武王伐紂事件,也是微子啟趁紂王領軍討伐東夷時,和周武王里應外合共同施行的。

在商朝滅亡過程中,比干充當著國賊角色。

因為其功勞,周武王伐紂成功后,天下大定,將比干冊封在長林。

在紂王死后,第十七年,比干才去世。

后世為抹黑紂王,于是有了比干刨心一幕。只可惜,任何造假行為,都會出現前后矛盾之處,比干的墓志銘上,明確記載著比干出生時間,死亡時間,壽命時間,這些讓歷史造假,多了破綻之處。

“比干如此,紂王又是如何,周文王如何,周武王又是如何?”劉秀嘆息道。

原本以為有了歷史書,相當于有先見之明,可站在上帝視角,俯視一切。可現在看來,根本不是如此,歷史不是歷史書,歷史書也不可真實再現歷史。歷史上記載的歷史,只是美化的歷史,丑化的歷史,改編的歷史,并非是原汁原味的歷史,真實發生的歷史。

時間流逝著,劉秀等待著。

此刻,帝辛出征在外,與周朝的周文王大戰著。

當然了,此刻周文王還還不叫周文王,而叫周方伯。唯有周武王擊敗了殷商,才追封其為周文王。

大約是半個月后,傳來消息,在黎城大戰,商王帝辛與周文王大戰,商軍潰敗。商軍追殺著,俘虜商軍無數,其中周文王被生擒,其長子伯邑考也被生擒了。

帝辛真能打!

劉秀吃驚著,可又是平靜至極。

商軍很能打,是無敵的,擊敗了一個個強敵,并將俘虜斬殺,祭祀祖先,或是殺死俘虜,當做殉葬品。

周文王的父親季歷,曾經率領周軍,與商朝大軍交戰,結果周軍大敗,季歷被斬殺,淪為了商人祭祀祖先的祭品。而今,周文王再次戰敗,有些出乎意料,可又在情理之中。

那一日,商軍從城門走來,在車上押解著商軍俘虜,在眾多俘虜當中,劉秀看到了周文王,還有伯邑考。

周文王雖名為文,可一點也不文雅,是一個魁梧大漢,高約一米九,肌肉健壯,好似看到姚明一般;伯邑考也是英武的男子,渾身殺氣騰騰,眼中帶著桀驁,只是身上鎖鏈限制了他。

劉秀催動真實之眼,立刻數據在線。

姓名:姬昌

稱號:周方伯、周文王

修為:大宗師、天師

功法:未知

武器;腳鐐

看著數據,劉秀有牙疼之感。周文王很強大,武道修為大宗師,道術修為為天師,各項數據都是離譜至極,厲害至極,可這樣厲害人物,卻是被商王帝辛擒拿了。

劉秀僅僅是先天境界,區區法師修為,若是此刻前去拜見帝辛,能成功嗎?

隊伍繼續前進著,不久之后,帝辛出現了。

姓名:帝辛

稱號:商王

修為:武圣

功法:未知

血脈;神人血脈(已經激活)

武器:戰斧

看著武圣的字眼,劉秀無語了。

商王帝辛,比較偏科,只修武道,不修道術,可武道修為卻恐怖至極。

武圣!

難怪周文王,也被帝辛給生擒活捉了。

帝辛,真牛逼!

“不過,帝辛戰斗力強大,卻不會道術,不會占卜……倒是有破綻可言!”劉秀思索道。在這個世界,武道多為戰斗,道術多為占卜。商朝每遇大事,必要占卜。

在周朝也要占卜。

天下大事,唯戎與祭。

不論戰爭,還是祭祀,皆是要占卜。

“占”意為觀察,“卜”是以火灼龜殼,

占卜,意思為焚燒龜殼,然后看龜殼上的裂紋,從裂紋當中,推算占卜結果。

算命,只是求個人財運,福運;占卜,則是測算國運,測算國家大事。

催動真實之眼,劉秀窺視向伯邑考,卻感覺一片空白。

主神提醒當中,真實之眼已經用完!

有些坑爹,有些罵娘,可劉秀忍了一下,只能接受。

真實之眼,是主神贈送的功能,可窺視一切寶物,幾乎無物不破,還不用擔心被發覺,缺點是,每月最多能窺視三次,不可積累。

如今,每月三次已經用完了。

只能催動天子望氣術,前去窺視,只是咬咬牙,還是算了吧!

天子望氣術,水平有限,窺視之下,容易被察覺。一旦被察覺了,那時就有大麻煩了!

俘虜在前進著,最后盡數走入城中。

不久后,傳來消息。

商王帝辛要在太廟獻上俘虜,祭祀先祖,夸耀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