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一本三國志

漢志聞人襲列傳

(文學度)

聞人襲,字定卿,沛國人也。家貧,以獻禮破家,父母不幸,及長,為郡縣吏。桓帝末,位太仆。

建寧初,拜冀州典農中郎將,主屯田事,襲親率農桑,墾田百萬。時,天子初治屯墾,田墾千萬,地至七十百萬,府庫充盈,家有儲粟,卅年以來,百姓始知有生民之樂。

進司空。

五年,天子欲用鄭玄之策牧牛。襲獻計曰:借民牛一歲,還并與息,不用千錢之費,國家猶有余利,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

奏聞,上喜,用襲之計,數年,牛大蕃息,官民皆得其利,贊之不絕。

襲善財計,有急智,上用之主國計。凡用事,問襲,襲每言國庫空虛,急之,則奇計必出,國家少用功而多得利,上益知襲才,多親愛之,謂之管子再世。

建寧馳道成,東西通達,便利,郡縣多愿作馳道,費多功少。襲議復開漕運,因勢利導,交通利。

時豪右多蓄奴,匿私避稅,王符治揚州,整戶籍,斬豪右,揚州大治。襲建議效之,復訂天下戶籍,計丁口六千四百七十七萬。

段颎破鮮卑,取其地,地廣人稀,議遷幽涼民墾,需錢四千萬。襲獻策,置賀州、新州,招百姓無田及諸胡向漢者,并與戍卒屯田,不費國帑而地自辟,司徒何子笑曰:聞人君,后日司徒也。

崔寔作《四民月令》,襲置賣千錢許抄錄,又作精本,以萬錢易之,天下惡其人而望其書。

穎川鐘敷作《惡金說》,議復鹽鐵專賣。上命襲作冶場,無禁民間鹽鐵。

揚州刺史王符入朝,襲與之交,相善。百官常請烹王符,其后,亦有請烹聞人襲者。

七年末,令行賈不及千錢,四十稅一。

九年,襲議作河北運河,以通漕運,上遲疑,命與司徒何子商議,襲數與何子論,何子知其志,言于天子,遂許之。襲赴冀州訪察,前使護烏桓校尉董卓征遼東,捕野人筑幽冀馳道,今亦用卓捕遼東野人開河。

運河成,幽州糧過海至大河,過高塘、濮陽、官渡、白馬,達雒陽,槽轉山東粟,不復稱艱難矣。復議作西北運河,連雍涼并州。

十二年,以四科取士,襲與司徒王符監其事,以故相毆,罰出私錢供紙三千。其后,與王符惡,群臣每言烹王符,襲必率其先。

冬,白災至,邊州諸郡初定,積蓄不盈,凍餒千余,天子不得寢,遂北巡邊郡,襲從行。司徒王符見西域商賈,聞其國風物,又得棉,乃上言益通商西域,獲其利,襲亦同意,請主其事,不成,請斬王節信。使韓約往貴霜。

漢商人行西域,多販絲綢、茶葉,取其黃金及珍奇異物,或言絲綢販至西極可與黃金等,又茶葉、大黃潤身,西人必需,絲、陶之寶,王公富人所好。遂過涼、益,堪察貿易事。

益州民好事鬼神,淫祠多滋。襲以位居三公,生財有道,益州有祠曰財神,號聞人公,為商賈及百姓求財者多拜之。襲至漢中,賈人皆以為神,凡所令莫有不應者。

歸雒陽,病篤,天子數問疾。

商隊數年歸,聚利無算,或言當漢歲入。襲自歸京久病,聞其獲至,竟立奔之,計六日得歸庫。

建寧十六年二月,沛國井現黃龍。

三月,卒,年七十一。

襲以家貧故,性甚吝嗇,日不復膳,夜不燃燭,物用之經年不易,時人謂之一毛不拔。

其主國計,每問必言國庫空虛不可用,去之,太倉滿盈,道毋饑人,其家余財三十五錢。

及死,天子泣曰:“失朕一臂。”以襲家貧故,賜金五百,并與珍寶珠玉,為治喪。追贈富民君,謚曰成,無子,取族子為嗣。

初于考場與王符毆,以其弟子馬均試中私竊白紙故也。事聞,上震怒,出令與襲,襲見令,色變,面若死灰,忽忽亡去。人旁觀之,乃命襲自出錢供白紙三千。及今,考核用紙皆作字曰:故聞人公所贈。

公初與王符交,志同道合,相善。后以故毆,多有隙,十五年,以科功法致濫官害民,下獄,群臣俱言當死,公與太子力勸之,得免。

自聞人公去,袁逢、盧植相繼掌國計,然其守猶不足,生財亦闕道,然以公故策,國家無有憂患。及天子圣仁,作濟民府,惠濟百姓,支出繁復,國庫竟不能與。及司空植夢遇聞人公,追討國帑,植愧不能與,公乃授之策。驚寤,書策奏上,以司輕重之權,主貨幣之事為要,行之數載,國不益賦,而海內用足。至于今,漢以鑄幣之權,不費弓矢而萬國咸伏,然其怪誕不足信也。

襲嘗與孝康微行京師,得弟子馬均,善奇技巧思,尤工魯墨之術,冶石炭,作水車,人謂當世公輸。初為扶風縣令,免,后為議郎。

此為史官山岳不動所書,賜金十兩。

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