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復蘇

第四百九十三章 文道

山河一統,天下承平。

范文丞手持書卷,緩步走上九霄樓高處,目光環視四方,看向上京目光逐漸瞭望遠方,看的卻是天下。

天下承平,再無戰事,文道自此興盛。

范文丞來到書桌前,緩緩的端坐下來,看著擺放于書桌之上的一支毛筆。

此毛筆筆尖銳利,筆直向前,并無彎曲,宛如劍鋒一般銳利,充斥著一股銳利之氣,鋒芒畢露,范文丞輕輕握住文道至寶春秋筆。

孔家傳承至寶,春秋筆。

如今落入范文丞手中,此寶非是范文丞奪取,而是孔家獻上。

終其一生,皆是范文丞之寶,但范文丞無法傳承后世,此寶自范文丞后要傳回孔家,范文丞只是具備使用權,而無擁有權。

春秋筆緩緩抬起,筆尖輕輕抬起,一旁木架,瞬間倒塌、

宛如被一道鋒利的利刃切割,木架上面有著光滑切割的口子,范文丞未曾去搭理木架,看著平鋪于書桌前的紙張。

提起春秋筆,就要落筆,但卻是遲遲無法落下。

不由的僵持住了,良久,范文丞放下春秋筆,微微的搖頭,還是不夠。

真鳳未曾歸位,朝堂紛爭再起,天下動蕩,人心為附,此時文道未曾是最強之時,不是書寫文經之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文道大昌,必須一次而成,積蓄不足,不能冒險。

范文丞看著春秋筆,再看面前紙張,一時寂靜無言。

目光不由看向一旁一本書籍,君主立憲制。

這一本昔年首輔楊文和獲得的奇書,楊文和獲得之后,如獲至寶,此書其中道理,讓其茅塞大開。

一時之間文氣大進,直接打破了屏障,成功更進一步。

要不是其死于夏方之手,被夏方以雷霆手段斬殺,如今局勢可能不同了。

這一本書籍,乃是異人獻來,自獲得后范文丞未曾觀看,此書一些道理,范文丞也大致了解。

這一本書乃是奇書,其中道理另辟蹊徑,完全都是大逆不道之言。

可偏偏充斥道理,限皇權,強相權,這才是文道大興基礎。

但此在范文丞看來,還是不夠,皇權再限制,依然也有皇權,帝道依然高高在上。

位于帝道之下的文道,被龍氣限制的文氣,永遠不能大昌,徹底的獨成一道,繁榮昌盛。

唯有罷免皇帝,再無帝道,由相權主導,統治天下,天下無君無皇,自此文道才算是獨成一道,大昌于世,自強不息。

嘆息一口氣,范文丞收回目光,不敢再看這一本書籍。

連翻開的勇氣都不具備,文道獨立,如今不具備此條件。

如今大楚之皇,乃是千年以降最強人皇,登臨仙道,執掌社稷,一己之力,鎮壓天下。

就算是天下皆反,也能夠一一平定。

時機已經錯過了,已經再無機會了。

不知道未來文道?何去何從?

而于此同時,皇宮之中,楚皇正站在一處樓閣之中,背負著雙手,靜靜的看著不遠處的九霄樓。

九霄樓上方,文氣昌盛,有文道這一位半圣居于此地。

九霄樓匯聚天下文氣于此,自然具備此等景象,但剛剛文氣鼎沸,猶如煮開的熱水,開始沸騰起來。

文氣劇烈的翻滾,掀起的聲勢不小,造成了龍氣蕩漾,引起了楚皇目光。

官氣和文氣等等皆是龍氣組成的重要部分,文氣動蕩,自然引起了龍氣變化。

范文丞這位半圣,不能小看。

這是文道希望,大周未亂前,其就連奪三元,天下大儒不惜余力培養,各種視若生命的經文注解,如同大白菜一般贈送。

每一位大儒都親自為其講解經書,集天下文道之力培養。

哪怕如大周人皇,都不敢親自征辟其出仕,攪合到這天下亂世中。

天下大亂,對方隱居于高山之上。

當天下平定,這位范文丞已經成了氣候,貴為半圣,執掌文道。

對方有成仙之資,只要條件允許,這必然是一位仙。

文道已經走在了武道前,武道強橫,不弱于文道,甚至是在這靈氣復蘇的大世中,還要超越文道。

可武道遠不如文道齊心,自靈氣復蘇開始后,就培養了這一位文道天命之子。

前期猥瑣發育,直至到如今成了氣候。

反觀武道,相互廝殺,根本不齊心,武道出仙,這也是必然的。

但武道踏破仙門者,絕對不如文道快,必須要等到靈氣真正能夠容納仙人之時。

楚皇心有七竅,乃是一顆玲瓏心,看著九霄樓,浮現出沉思之色,腦海中回想著昔年的一幕幕,然后心中有著明悟。

這一次天下之爭,文道很少插手,他們龐大的力量,就像是不復存在一樣,但偏偏處處都有他們。

這是想要玩獨立啊。

楚皇頓時心中有數,看向遠處的九霄樓,浮現出冷笑之色。

這位想要登仙,楚皇豈有不助一臂之力之理,畢竟都是帝道一脈,文氣是龍氣的重要組成一部分。

這一次要把那范文丞的異心給打壓下去,什么半圣?

自己也不是不能立一位。

要是這位范文丞識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心思不小,那么就扶持李嘉文更進一步。

如何做學問楚皇不會,可如何挑刺,開始讓其出丑,這楚皇乃是其中行家。

操作幾次下去,這范文丞的聲望就會狼藉,到時候被削減后,沒有眾位所歸,對方怎么還統合文道的力量。

到時候李嘉文異軍突起,就會分割文道的力量,到時候文道再無多少威脅了。

楚皇這么一想,還是較為心動的。

一個范文丞,遠不如李嘉文。

李嘉文跟隨自己多年,忠心有著保證,但這范文丞和自己有著隔膜,不親不近。

顯然是心中未曾歸附,眼前出仕那也只是逼不得已。

知道自己不會放過他這位半圣,所以才會主動前來上京,而不是等到自己征辟,就是要掌握主動。

楚皇在心中權衡利弊一番,直接吩咐內侍,去傳召李嘉文進宮。

文道的果實已經凝結出了,不摘取,實在是對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