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敗家子

第三百零六章:天下大治

是真的很香啊。23更新最快

弘治皇帝并沒有刻意的浮夸,實在是……這輩子很少能享受到如此愜意的感覺了。

那土豆泥,比他尋常所吃的膳食,竟還好好吃一些。

于是,他大快朵頤,方才勞作之后,本就腹中空空,又吃了那黃米粥,如今,真覺得這土豆泥,如山珍海味一番。

劉健等人,也已餓了,吃了那黃米粥,再吃土豆泥,都如陛下一般的感受。

眾人吃的不亦樂乎,一盤土豆泥,吃了個干凈。

摸摸肚皮,飽了。

這種飽食的感覺……真好啊。

為何從前,就不曾有這樣的胃口呢?

劉健已露出了微笑,對這土豆,他已有了更好的印象,方繼藩等人,沒有吹噓,這……理應是主糧。

看著弘治皇帝和劉健等人都是歡笑一堂,方繼藩繃著臉,一點都不覺得輕松。

尤其是看到朱厚照,賊笑的樣子,方繼藩覺得自己的后襟發涼,太子殿下這鋼絲走的……

弘治皇帝吃罷,抹了抹嘴,嘆了口氣:“有此糧,朕可以高枕無憂了。”

劉健巍顫顫起身,朝弘治皇帝行了一禮:“陛下圣德,屯田千戶所上下,亦是功不可沒……”

這是要請功了。

對劉健來說,以方繼藩等人的功勞,怎樣封賞,都不為過。

正可是糧食啊,能養活多少人,解決多少問題?

弘治皇帝頷首,若有所思,看向朱厚照:“你是太子,若卿是朕,會如何?”

朱厚照咋舌:“兒臣不敢說。”

這時,他倒知道‘謙虛’了。

弘治皇帝便道:“屯田千戶所,即日起,準其出關,試種土豆,準其招納流民,在關外選址,招納流民,各處關隘官軍,應予配合。”

眼下最重要的是,在關外種出土豆來,倘若如此高產的主糧能在關外開花結果,那么,這便是對韃靼人的致命一擊了。”

弘治皇帝說罷:“方繼藩,朕想問你一個問題。”

方繼藩一臉詫異。

他原以為論功行賞的時候到了,誰料到,這個時候,竟是問一個問題。

啥問題?除了微積分之外,方繼藩也不是吹牛……

弘治皇帝深深看了方繼藩一眼:“朕問你,三皇五帝,存在嗎?”

誰也沒有料到,陛下竟問出的是這個問題。

那沈文正摸著自己的肚皮,覺得舒服了一些,可如今,卻有點懵逼。

因為這個問題,陛下曾問過自己。

可現在,陛下再問方繼藩,答案顯而易見,陛下對自己的回答很不滿意。否則,又怎么會問方繼藩。

弘治皇帝徐徐道:“朕一直在想一件事,朕問過許多人,都不曾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你在西山,鼓搗你的新學。”

學問,是不能用鼓搗來形容的。

方繼藩道:“陛下,這是臣的門生,王守仁的學問。”

“你倒是將這推的一干二凈,天下誰不知,這王守仁是從你這學來的,少來和朕繞圈子,朕聽說,你和王編修,在此提倡新學,因而,朕想問,你們新學,對這三皇五帝,有什么看法?”

方繼藩沉默了。

淚流滿面。

明明就不是我的學問啊。

內心的正義,不容許自己去冒名頂替別人的學問,這……太可恥了。

而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方繼藩的身上。

尤其是沈文,他心里對新學,是鄙夷,這種自信,來源于他多年的經驗,天下新冒出來的學問,何其多也,可有誰能取理學而代之?

何況,自己堂堂翰林學士,回答尚且不能讓陛下滿意,你方繼藩乳臭未干,跟著一群讀書人在此離經叛道,不過是年輕人們的胡鬧罷了,等你們年紀大了,方才知道,何為正途。

他捋須,面帶微笑。

“很重要嗎?”方繼藩突然開了口。

一語驚人!

三皇五帝,怎么可以說不重要。

此乃圣賢啊!

弘治皇帝沉默著,依舊凝視著方繼藩。

許多人懵逼的看著這個素來在京里總能發出奇怪議論,同時,總能做出出格事的家伙。

方繼藩嘆了口氣:“其實,三皇五帝,一丁點都不重要啊。圣人推崇周公,為何不見天下的讀書人,推行周制?周人的土地制度,乃是井田制,這是周禮中的規定,為何……無人推行?甚至連孔圣人,對推行井田制,沒有表現過贊同?”

“……”本來,沈文聽到方繼藩的第一句話,想要駁斥,可是第二句,令他驟然如斗敗的公雞。

井田制,才是當今天下,所有儒生們的夢魘。

他們讀周禮,卻不敢恢復周朝的禮制。為何呢?因為周朝的禮制,說穿了,是公有制。

來,大地主們,咱們互相傷害啊,咱們土地充公好不好?

所以,人們對周禮,倒背如流,將其列為四書之一,上下數千年,只有一個人,他叫方孝孺,就是文皇帝靖難之后,宰了的家伙,他曾旗幟鮮明的支持恢復井田制,然而,沒有人搭理他。

因為,天下的讀書人,真的有一頭牛,怎么肯拿去充為王田呢?

方繼藩繼續道:“周公也是圣賢,他的書,被列為四書,人們都說,周公制定了禮法,因此天下安定,可為何,沒有人肯效仿周公去推行周人的禮法制度呢?三皇五帝,也是一樣……”

“圣人將他們列為圣賢,推崇他們行為和所制定的禮法,其實,并非是說,三皇五帝、大治之世,就一定是好的。所以,三皇五帝是否存在,其實一丁點都不重要,他們存在,誰還能找出三皇五帝大治天下的方法嗎?”

“沒有人可以找到,時過境遷,即便人們知道,三皇五帝是如何使天下大治,我們后人,也未必按著他們的方子,能夠做到,即便做到了,也未必能大治天下。”

“三皇五帝若是根本不存在,又如何呢?他們不存在,讀圣賢書的人,難道就放棄大治之世?難道就會失去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心?不會的,誠如臣的門生王守仁所提倡的那樣,圣賢之書,即為知,這個知里,就有大治之世,讀書人對工農生出了同理之心,自然也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嘗試著實現圣人之道,哪怕,大治之世,遙不可及,就如天上的星辰一般,可哪怕只要靠近一些,靠近一尺、一丈,這些嘗試去靠近星辰的人,都將會彪炳史冊,受人敬重!”

“臣從來不會去想三皇五帝的問題,臣心里謹守著良知而已,有了良知,便去嘗試,就如張信,在田里耕種,又如歐陽志,在錦州守城,他們都在通過心里的良知,去實踐天下大治之道。”

”所以,三皇五帝,與我何干?他們在,臣會敬仰他們;他們不在,臣和臣的門生們……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臣,依舊還會邁向那遙不可及的星辰,哪怕攀上最高的山峰,張開了臂膀,依舊距離星辰甚遠,可只要更近一尺、一丈,心里,也就滿足了。”

心存良知……盡力而為……

弘治皇帝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沉吟著,細細的咀嚼著方繼藩的話,手指輕輕在案上,打著拍子。

方繼藩小心翼翼的看了弘治皇帝一眼。

這個回答……是他胡編亂造的,逼格嘛,大抵就該是如此吧,論起裝逼,本少爺不是吹噓……

弘治皇帝長長的呼出了一口氣:“很有意思,有些心意。不過……還差那么一點……”

方繼藩卻也笑了笑,他無所謂:“臣才疏學淺,陛下學貫古今,臣拍馬而不能及也。”

弘治皇帝隨即又笑道:“你們這些想要追逐星辰的人,真是可怕啊。方繼藩是一個,歐陽志是一個,王守仁,還有你其他的幾個弟子?是了,還有張信,以及這些在屯田千戶所里的上下人等,朕不知,西山這里的曠工們算不算,那么,索性,這個王三,便也算一個吧……對了,還有這些學童,他們還小,或許還不知天上的星辰是什么,可遲早有一日,朕知道,他們會依循你們的足跡的。”

說到此處,他不禁嘆了口氣:“可是朕老了啊,身子也不好,所以,真的羨慕你們,羨慕你們敢做敢為,你們……放手去追吧,若是摔了跟頭,朕給你們撐著,你們若是有人跑不動了,朕總會給你們一個歇腳之處……”

方繼藩有點不想和弘治皇帝聊天了,自己打個比方而已,可結果,弘治皇帝也開始不斷的借用各種的暗語。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道:“你們追的時候,帶上太子,太子還年輕,正因為年輕,將來,還有許多施展拳腳的地方。土豆…這份大禮,朕收了,推廣的事,朕不操心,這是你們屯田千戶所的事,朕唯一做的,就是在旁看著你們,想看看,你們距離那星辰,可以近到何種地步。”

有點事,人在外面,更新太晚了,抱歉,不過,總算是敢在12點之前,五更,欣慰啊。№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