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航空

第三百二十四章 繞到后面

米格21MF那粗粗的身軀,在天空中做了一個最短的盤旋,就從客機的下方繞過來,向著雄貓戰機的后面兇悍地撲了上去。

“哦,上帝,我敢打賭,他的這個轉彎,半徑不到一千米!”

說戰斗機的性能的時候,轉彎半徑是一個經常用到的指標,這個指標不是不變的,高度,速度不同,轉彎半徑也不同,但是,美國空軍從六十年代就接觸米格21,更是研究過很多叛逃的米格21戰機,在他們的飛行中,米格21從未做出過這么敏捷的動作來,簡直快要比得上雄貓戰機了。

不可能,他是怎么做到的?

速度越大,轉彎半徑越大,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了,剛剛秦風的戰機,速度和客機是一樣的,他為了在瞬間咬住對方的尾巴,所以就要減速了,只要抬起減速板來就行了!

現在,在大過載的機動中,秦風感覺到所有的血液都在向著下半身涌動,搞不好自己的眼前就要產生黑視了,而就在這時,腿部的抗荷服開始起作用了,他感覺到自己的腿部開始受到擠壓,將血液加速回流。

這種抗荷服,效果不錯啊!秦風在心中暗暗地想到。

戰斗機的性能不斷提高,但是人體能承受的過載是有極限的,所以,早就開始有抗荷服的出現了,通過人為的擠壓,讓血液加速回流,防止黑視的產生。

40年代,最早的抗荷服出現,其實就是囊式抗荷服。這種抗荷服用5個氣囊,分別覆蓋身體下肢表面的腹部、大腿和小腿。正過載較大時,氣囊充氣對腹部和下肢施加壓力。阻止血液向下半身流轉,從而保證頭部的循環血量。

雖然對飛行員有幫助,但是這種抗荷服覆蓋身體表面積大,散熱困難。而且充氣慢,加壓不勻,飛行員非常不舒服。

后來,為了解決囊式抗荷服的缺點,美國蘭伯特設計了管式抗荷服。對腿部加壓時,靠側管充氣膨脹,帶動系帶繃緊衣面來間接實現。對腹部加壓時,則利用與兩根腿部與側管相通的腹囊直接對腹部加壓,即腹囊內壓力與兩側管內壓力一致。側管式比囊式抗荷服有明顯優勢:即充氣速度快,加壓均勻,熱負荷明顯小。

到了70年代,美國伯頓和謝弗斯托的試驗和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側管式抗荷服在持續性高過載飛行中有可能為飛行員提供更好的防護。所以,側管式抗荷服能為飛行員提供更好的抗過載服務。

所以,現在秦風穿戴的全套美國裝具,它的抗過載能力很好,如果說唯一的缺點,就是肚子會有些不舒服。

腿部是間接加壓,壓力傳遞損耗較大。因此需要133kPa

以上的工作壓才能對抗過載。而腹部加壓時腹囊內壓力與兩側管內壓力一致,近似直接加壓。

但是,腿上硬,腹部軟啊,所以肚子就被壓得疼了。

當然,美國也是在不斷發展的,到了1988年,美國伯頓設優化管式抗荷服計了氣動均壓式管式抗荷服,即

CSU17/P組合式高科技增強設計抗荷服,俗稱戰斗抗荷服。與單純的五囊式抗荷相比,可提供更多的生理保護,為美軍F16和F15飛行員采用。

而國內呢?從60年代開始,采用囊式抗荷服,到了70年代開始,側重發展側管式抗荷服。自然也遇到了攔路虎——腹部壓痛問題,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解決,雖然為了優化側管式抗荷服,研究采用氣簧式腹囊,對減輕腹部壓痛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結構復雜、臃腫,不受飛行員歡迎未能列裝。

試飛員穿戴的,也是最新的KH3抗荷服,那也是氣囊式的,要到了90年代,才會開發基于側管的均壓式抗荷服,1995年列裝三代機。

現在,這種抗荷服能提供更好的抗過載服務,秦風一個完美的轉彎,就實現了繞到對方后面的第一個動作。

但是,隨著他的轉向,還打開了減速板,他的速度也下降的很厲害,在空戰中,故意打開減速板是自找死路,能量空戰理論告訴所有人,當你的戰機沒有能量的時候,那就死路一條了!

怎么辦?

還有高度差啊!

關閉減速板,打開加力,然后俯沖!秦風的動作是一連貫的,米格21MF戰機在他的手里,那就如同是他的身體的一部分一樣!

殲七戰機,從后面接近了雄貓戰機!

按照對抗演練的規則,現在,他需要用雷達鎖定目標了。

強大的AWG9雷達又如何?老子照樣在你眼皮子底下溜過來了,現在,該老子爆你的菊花了!

秦風的心中已經開始幻想了,如果是在真正的戰斗中,現在的自己正好繞到了對方的后面,如果八號彈已經列裝了的話,現在就能爆他的菊花了。

他一邊開始幻想,一邊撥動一個個的開關,打開自己前面那臺簡陋的PP21M雷達,希望這臺雷達不要掉鏈子,鎖定目標,要快!

愛德華茲當看到頭頂上的五道尾跡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有問題了。他的視線稍稍偏轉,就看到了駕駛艙兩側的后視鏡。

越的簡單的裝置,越有效,就和汽車的后視鏡一樣,雄貓戰機的前面的駕駛艙玻璃的隔框上,兩側有兩個細長的后視鏡,這個后視鏡,也和汽車后視鏡的作用一樣,用來給飛行員補充盲區的。

就和開重卡一樣,后面幾乎都是盲區,別的不說,彈射座椅就把飛行員的腦袋的正后方給堵了個嚴嚴實實,他再向后扭頭,也不可能看到正后方,這是最大的盲區。

而對于纏斗來說,必須要隨時看到敵機才行,如果自己的前半球什么都沒有,那敵機一定是在自己的屁股后面!

從有戰機開始,有空戰開始,尾追就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了,后視鏡,可以給飛行員提供一點點安慰。

之所以是一點點安慰,因為后視鏡也是有盲區的,不可能把所有的空域都看到,它僅僅是一種補充的手段。

當愛德華茲看后視鏡的時候,他沒有看到秦風的米格21戰機,但是,他看到了那一股白色的尾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