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鄉黨
六奶奶七十多歲了,滿頭銀絲,人瘦的感覺只有幾十斤,像是把稻草一樣。可人卻還很精神,自己一人居住在村頭的小院子里。
院雖小,也顯得破敗了,但卻打掃的非常干凈。
泥土的地面,卻平整的如石板,上面看不到一點浮塵碎屑。
羅成剛靠近院門,院里養的大鵝就立馬叫了起來,還把長長的脖頸貼地,一看這動作,羅成便感覺有點心理陰影。
南山村里養狗的人家很多,但不是家家都養狗,可家家卻都養了鵝。
鵝這東西好養,見青就吃,好養活。而且鵝不但好養活,它還是看家護院的好手,陌生人想進院里,得先過鵝這一關,一般的狗甚至都打不過一只大鵝。
更別說到了晚上,但凡有點風吹草動,鵝就會驚醒,然后大聲的叫喚。
不管是這世羅五的小時候,還是后世的他,小時候都遭遇過大鵝的攻擊。鵝非常兇猛,攻擊的時候總是把脖子伸的長長的,然后貼地。它們會加速奔跑,直攻對手。而且鵝最喜歡啄人的襠,小孩子穿著開襠褲,便會有被啄***的危險。
關鍵是鵝非常的執拗,就算是你一腳把它踢翻,它也會立即起來再戰,直到把你追的狼狽而逃。
“六奶奶。”
羅成連忙呼喚鵝的主人。
六奶奶拄著根出來,“小五啊!”
羅成把餃子舉了舉,“家里包了點餛飩,我娘讓我送碗來。”
六奶奶連說不要。
“家里包了很多,還有呢。”
大鵝看到六奶奶出來了,便對著羅成引頸叫了幾句,然后如得勝將軍般的一搖一晃的走了。
“進院坐會,我把碗還你。”
羅成便跟著進了院,處處干凈整潔。
院里養了幾只鵝,還養了一群雞。
六奶奶還種了菜,她就靠著這些雞鵝,下了蛋便會換些油鹽,然后下蛋的雞老了便賣了換糧,每年她都會自己孵小雞小鵝,除了留下一些自己養,多的還會賣給四鄰八村有需要的人。
可以說,老人雖是孤寡一人,卻自立更生。
這點讓羅成非常的佩服,印象里她是個很干凈的老人,而且總是很樂觀,喜歡孩子。就算有時別人偷了她的雞蛋,也沒見她出來罵過街。她也從不跟別人哭訴自己的苦難,她就如一束陽光,永遠溫暖著別人。
趁六奶奶把餃子倒出來換碗的時候,羅成掏出了帶來的幾包藥,老人年紀大了,身上的傷病不少。
他知道這種藥對老人身體調理有好處,便買了一些。
他沒有直接給錢,因為給錢老人不會要的,她就是這么的倔強的一人,從不接受別人的幫助,會認為那是施舍,她自己努力的生活,活的堅強而有尊嚴。
“六奶奶,這個藥對你的身體有好處。”
“多少錢?”老人聽了后便要給錢。
“六奶奶,我小時候你還煮過雞蛋給我吃呢,不也沒問我要錢嗎?這藥你先吃著看,如果效果好,下次我再幫你帶,也不值多少錢的。你知道,我現在是縣里的都尉,當官了,手頭活。”
“小五有出息了,你們兄弟幾個都有出息了,有本事。”
六奶奶夸贊道,但堅持要給錢。
羅成在那里推辭了半天。
最后,六奶奶仍是在他的碗里放上了四個雞蛋,“今天剛下的蛋,拿回去煮了吃。”
面對著這個倔強的小老太太,羅成只得無奈的收下了,他知道要是不收下,今天他怕是都走不出這屋。
本來他還想接老太太到家里一起吃飯,可他知道老太太是絕不會去的,她總是怕麻煩別人,從不給別人添負擔。
回到家,發現老四他們也都回來了,大家端回來的碗里,都裝著各式各樣的東西。有點心的,有干果的,總之沒有空碗回的。
這也算是鄉民們淳樸的一面了,平時哪家里弄了點什么,總要互贈鄰里,然后大家也不會白拿,隨手還贈一點,下次自家弄了什么,也會送給各家。
包了八百個餃子確實不少,但今年老娘卻把村里家家戶戶都送到了。
用她的話說,雖然如今兒子們出息了,可越是這樣,越得跟村鄰們處好關系,不能忘本。他們家本不是這村里人,可在這里落戶二十余年,大家對他們家不錯。
天快黑了。
廚房里女人們也已經做出了好多道豐盛的菜。
比起往年來,今年羅家的小年夜特別的豐盛。
雞鴨魚肉樣樣俱有,還有半邊羊。
家里人多,一桌子坐不下,便開了兩桌,男人們坐一桌,女人們也坐一桌,菜式一樣,都是滿滿一桌。
菜還在上桌,院子開始熱鬧起來。
村里的三叔帶著幾個孩子過來,還提了兩條干魚一條干肉。三叔先前跟羅成一起到汲郡挖河,回來時還一起擒了藍面鬼,得了筆賞賜,回來便把院子翻新了。
再后來羅成建長白鄉鄉兵團,便把三叔又拉過去了,現在三叔也是郡兵營的一個伙長。
“還提著東西來做什么,咱們還興這個么?”
羅老爹道。
“孩他娘兄弟家前幾天送來的,送了不少,我們也吃不完。”
吃不完是假,這年頭誰家也不富裕,幾條魚干肉干,怕是只有逢年過節或是來客了才舍得割下一點來吃。
“三叔,留著給孩子們吃,咱們自己還這么客氣做啥,坐,一會喝兩杯。”
三叔笑著把干肉干魚放到一邊,“其實這點東西也是孩子他舅讓我捎來的,他想讓我幫著問下五郎,咱們郡兵營還招人不,他也想進。”
“孩子哪個舅?”羅成問。
“孩子有五個舅舅,不過大舅二舅都是本份人,年紀也大了,是他們那小的三個舅舅,都還沒成親,老三都二十了,老四也十八,老五十六,家里又沒有多少地種,整日里晃蕩呢。”
“等哪天有空,你帶他們三人來營里看看,若是條件合適可以考慮下,正好我們營最近可能要招批新人補充。”
三叔一聽大喜,求人的事情不好開口,更怕拒絕。
那邊,院門又推開,卻是又有好幾個村民提著東西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