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

五月初,皇帝御駕往關中長安而去。

一路上,車馬潾潾,隊伍浩蕩。

皇帝羅成沒有整天呆在輪宮之上,事實上有百官奏請把隋明帝洛陽宮里的輪宮拉出來,但羅成沒同意。

做為一個馬上征戰打天下的皇帝,他三十未到,根本不需要坐在輪宮之中,皇帝大多數是騎馬,偶爾坐坐馬車。

他甚至經常帶著羽林郎離開大隊人馬,到附近的村野草市里去微服走訪一下,也會在沿途經過的郡縣,召見地方官員,并會去當地軍府檢校一下府兵、郡兵們。

一路走來,皇帝發現了不少問題。

門下侍郎魏征一身道袍,又恢復了過去游方道人的裝束,他騎著一頭青騾,抹了把頭上的汗,“這才五月初呢,就這么熱了。”

“老話說的好,過了五月五,就得睡涼席,你看這河邊的稻子長的這么好,天氣不熱起來,莊稼怎么長的起來呢。”皇帝卻是黑色軟腳幞頭配上白色長衫,腰間一條蹀躞帶,還配了一把橫刀,看起來,很有幾分游俠的味道。

羅成覺得此時的溫度應當比后世時要稍偏高一點點,也正是這波暖流,讓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趁勢崛起,甚至是東北的契丹等部族,也因此走向強大。

這樣的好氣候,對于中原來說,當然也是更有好處,這意味著能有更多的土地適合種植,能夠養活更多的人。

據說唐末和明末之時,都曾經爆發過小冰河氣候,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比后世低的多,夏天大旱和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是河北,甚至連嶺南的廣州都狂降暴雪。

小冰河期導致氣溫大幅度下降,糧食更是大幅度減產,天災不斷,導致饑荒四起,人口銳減,在下動蕩。

“熱就熱點吧,總比冷好的多。”

這幾年可以說老天還是比較關照的,比起隋末那幾年,動不動就是大旱、黃河決堤、蝗災等,起碼是大部份地區風調雨順的。

在主要靠天吃飯的這個時代的農業,一個好天氣,不但對于種地的百姓至關重要,就算對于朝廷來說,也至關重要。

大家有收成,就能吃飽飯,人心就不會思亂,就能安定發展。

魏征笑道,“夏天確實比冬天好,起碼對于普通的百姓來說,夏天熱點那就避避暑,可冬天嚴寒,卻是無處可避的,每年冬天可都要凍死不少人。”

君臣兩人,帶著一隊羽林郎,走進一處設在河邊的草市。

在這個時代,城市城市,城池與市場是聯系在一起的,有城的地方必有市,市場一般都是建立在城池當中,是專門的市場,一般城市里可不會讓人沿街設鋪,隨地擺攤。

當然,在鄉村地方,也會有一些在城市之外的市場。

一般都是設在一些渡口河邊,或是路口之類的地方,方便附近一些鄉村的百姓過來交易,也不會有什么房屋商鋪之類的,大家過來找個地方隨便擺攤,自由交易。

這種市場,一般稱為草市。

有的草市是三五天一集,或是隔天集,或是逢單或是逢雙,百姓們也稱之為趕集市。

相比起洛陽三市的繁華,這處小草市明顯遜色許多,沒有那么豐富的分類,齊全的行業。可是卻也十分熱鬧,來來往往的人流,還有四處吆喝的百姓。

來趕集的都是附近的百姓,也有些城里來的商人,大多數百姓過來趕集買東西的同時,也把自家產的一些東西帶來出售。

比如家里老母雞下的雞蛋啊,自己孵的小雞崽啊,又或者是自家看門土狗下的狗崽啊,家里養肥的大鵝。

也有人把自己做的一些手工拿來出售,什么蘆席啊柳筐啊。

還有些人會把自己捕獵下**到的獵物,或者是積攢下的皮毛拿來出售。

五花八門,好東西也不少。

聽著這些百姓討價還價,甚至是以物易物,羅成覺得很接地氣。

集市上一角,甚至有幾父子在那里擺起了一個鐵匠鋪子,在那里燒起炭爐,叮叮當當的打起鐵來,打造修理各種農具菜刀等。

羅成特意過去瞧了瞧。

“能打刀嗎?”

打鐵的漢子看著有五十多了,有些瘦,但卻有些精肉,他滿臉大胡子,凸了半個頭,看到羅成的裝束,認定是個大主顧,當即笑道,“郎君要打什么刀?”

羅成便把腰下的橫刀解下來遞給那鐵匠,“這樣的能打嗎?”

鐵匠接過,拔出瞧了瞧,搖頭。

“公子這刀可不是一般凡口,估摸著得是洛陽或長安的大匠打出來的,我可沒這本事。”行家就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了這刀的不凡。

“差不多的也行。”羅成笑著道。

結果這老師傅卻道,“實不相瞞,我雖然會打橫刀,但是朝廷有規定,我只能替朝廷打制兵器,不得接受私人訂制。公子要買刀,還是找官府買,一般都能登記購買的。”

“那可惜了。”

老師傅見生意要黃,馬上又道,“橫刀大刀我打不得,但是小刀卻是可以的,匕首或是解手刀都可以,包你滿意。”

“那就給我來一把解手刀吧。”

“好類。”

解手刀很小,比匕首不要小些,一般是隨身所用,裁紙割肉都可以,因此也不會太鋒利,時人一般都會在身上帶把這樣的小刀,就如同后世人外出旅游的時候會帶把瑞士軍刀一樣,很是便利的小東西。

打一把這樣的小刀不需要什么太大的技術,也不需要多少時間,當然,不同的匠人打出來的樣式也不一樣,有些精致有些粗陋。

羅成也沒急著走,就蹲在邊上看著老頭指點兒子們接手打造,他一邊跟著聊天。

主要還是問問他們的生活,這鐵匠父子幾個,讓他覺得與曾經的自己家很像,有天然的親近感。

老頭感嘆說,這兩年日子還是不錯的,最主要的還是攤丁入畝折役入畝之后,感覺自由了許多。

以前總要服役,尤其是他做為鐵匠,更是常被征發。

現在好,朝廷分田授地,他家里八口人,父子四個男丁,分了一百多畝地,可以說根本不需要再去佃田耕種。而朝廷把役折錢,攤入畝中后,雖然也等于是交了代役錢,但那點錢比起以往年年要去做免費的役,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