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正好
第335章正好
臨時基地內,劉花糖侃侃而談,許嘉一臉平靜地聽著,艾莉皺眉思索,阿月……都快睡著了。
許嘉這會兒也已經覺悟了,慘痛的事實證明,民生經營大概真的不是阿月的強項,她只是擅長打仗而已。
前世的月之長公主一直沒表現出這一點,可能的原因大概有兩點:第一是那時候她手上沒人,硬著頭皮也要上;第二……或許只是外人不知道罷了。
畢竟真實接觸過月之長公主的玩家本來就不多,要深入接觸到她的私生活,那就更是少見了。
不過劉花糖倒是個不錯的內政人才,盡管在剛上手的時候,多少有點格局太小的問題,但這些年來一直在進步,可比阿月這個不求上進的家伙好多了。
眼下的劉花糖來做一個研究中心的選址工作,那當然是手到擒來。
在經過一連串的分析之后,劉花糖最終給出了兩個預選方案,都是在首府附近的區域內做選擇。
“大谷山,距離首府大約兩百里,而且路況不錯,通行一趟大約只需要半個小時的車程。”
“除了距離較近之外,大谷山的優勢還有靠近九鳳市,那里是霍安星上有名的資源碼頭城市,我們很多需要的資源,都可以從九鳳市直接運送過來。”
“缺點是大谷山的開發成本較高,霍安星人力成本高昂,我們如果用資金去雇傭的話,恐怕花銷會很大。”
“而另一個地方……”
劉花糖分別講述了兩個選址的優劣,第二個地方許嘉只聽到一半,就立刻否定了這個選項,將選址定在大谷山。
因為第二個選擇除了價錢便宜一點以外,基本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而價錢……重要嗎?
雖然荒原星和金塔沒什么錢,但許嘉早就過了要靠錢過日子的階段,缺錢直接找六大財閥要就行了。
之前不是正好出了鄭家那檔子事?要不要趁機找他們要點精神損失費呢?
許嘉在心里考慮了一下這個提議,最終還是決定先放到一旁,先繼續眼下的工作。
不得不說,劉花糖盡管是剛來到霍安星,但由于霍安星的很多資料都對外公開,她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很完備了。
大谷山這個位置確實很不錯,不僅距離首府較近,而且資源運輸方便,同時地勢較高,很適合建立防線。
許嘉要打造的研究中心,當然不可能沒有一點自保能力,關鍵時候是要用來對抗地面軍隊的。
大谷山的地形就非常好,一旦在周圍建立好魔能雷達守備區,因為需要監控的范圍不大,監控精度就可以大大增加了。
哪怕做不到二十四小時無縫隙監控,但是搭配上其他手段,也照樣能保證一只蒼蠅也飛不進來。
當然,再嚴密的防線也可以從內部攻破,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唐家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另一方面,就要保證研究中心內部人員的安全性。
只是劉花糖對此有些為難:“霍安星不是我們的主場,如果我們強制要求所有研究人員駐留,恐怕沒有多少人愿意進來。”
這確實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在正常的工作機構中,人員流動是不可避免的事。
說得簡單一點,金塔希望研究人員將命賣給金塔,為此金塔可以付出更高的報酬和資源,但絕不允許這些人帶著技術離開。
因為金塔內部的很多技術都是高度機密的,連艾斯霍爾都未必敢說全部吃透了,一旦泄露的后果很難承受。
在荒原星上沒有這方面顧慮,那是因為整個星球都是金塔統治,根本不存在科研人員外逃的情況。
而在霍安星,除非研究人員全部都是抓捕進來的,否則只要對外公開招聘,就不不可避免會有人要跳槽。
而如果強行不讓人跳槽,又會面臨著信譽下降的問題,招聘也就成了笑話。
至于全靠抓捕這個思路,那就更加不可取了,科研工作跟其他機械化的工作不一樣,很難用外力逼迫學者做出成果來。
每天都面臨著死亡威脅的學者,就等于是會走路的實驗機器人而已,根本不可能有半點創造力,那研究中心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針對這個問題,許嘉考慮了良久后開口道:“將研究中心分為內外兩部分,外圍對外開放,允許正常的人員流動,核心區域要完全封閉起來。”
“核心區域不設立具體的研究部門,只設負責具體項目的實驗室,全部由我們能掌控的人去執行。”
“外圍的人想進核心區的話,要經過嚴格考察,并且宣布完全效忠金塔才行,名額要嚴格控制,確保每年進入的新人不超過10。”
許嘉一條條講述自己的構思,最后總結道:“要把進入核心區變成一種榮譽,讓外圍的科研者們自己去競爭。”
“很多時候,學者們不是太在乎陣營,他們只是在乎自由,所以只要讓他們感覺是自己在做選擇就可以了。”
當然,這也只是感覺而已,因為一切外部條件都會促使人做出這種選擇,這本來就是當權者的慣用套路。
只不過相比于一味的鐵血手段,這種手法顯得更潛移默化,也有利于宣傳。
劉花糖眼睛微亮,頓時點頭道:“我明白了。”
阿月雖然對前面的部分聽得迷迷糊糊,但最后許嘉的意思她倒是聽懂了,想了想又問道:“老師,那要是最后沒人肯加入怎么辦?”
許嘉二話不說,照著她后腦勺就是一扇:“沒人你不會找托嗎?”
“讓那幫書呆子看看,加入核心區的日子有多好,每個月多拿多少錢,能泡到多漂亮的妞,你還怕他們不上鉤?”
“老師你說得好有道理!”
劉花糖看著阿月又一次被教育,不由掩嘴輕笑,但隨即又道:“還有最后一個小問題,老板。”
“什么?”
“大谷山這片地是有主的。”劉花糖如是說道,“據我們之前的調查,這背后應該是六大財閥里的鄭家在把持。”
“那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