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在哥面前你帥不過五分鐘
第47章在哥面前你帥不過五分鐘
“提問之前,先感謝一下戴臺長的信任、讓我主持今天的面試。校臺即將新增的這檔節目,名字暫定為‘此刻觀點’,相信各位同學有的都聽說過了。
設置這檔新節目的目的,我在這里也說一下:我們也有感于近年來新媒體的沖擊,校園時事類廣播節目的受眾滲透率下降明顯。想看時事熱點的同學,也不會等廣播這種沒時效性的媒體模式。
所以,拼時效是沒有前途的。在這個大環境下,這檔新節目算是我們試圖提供差異化價值的一種嘗試。比如提供媒體人和聽眾之間更好的互動,展示更多的本地化觀點、增加受眾的參與感——
因此,今天面試的主要問題,就是請大家各抒己見,談談對這方面的看法,如果你們當了這檔時事評論節目主持,會如何想辦法提供這種差異化的價值?”
顧教授提問的時候有些啰嗦,一看就不是經常給人面試的人,不過學術闡述倒是很清晰透徹。
他洋洋灑灑說了幾百字,所有應聘的同學好歹都GET了他的意思。
顧教授問完之后,大家相互觀望了幾秒鐘,頗有點面面相覷。
然后其中一個相對愣頭青些、似乎本來就覺得自己沒啥機會的男生舉手,提出了個疑問:“請問,我們就直接這樣一個個當眾發言么?那后說的人豈不是吃虧?”
顧教授哂然一笑,似乎也意識到自己剛才沒說清楚規則。幸好一直給他打下手的王艷立刻反應過來,補充道:
“當然不是,為了公平起見,請所有同學在想好怎么回答之前,先在面前的草稿紙上寫下自己的答題綱要,然后停筆。一會兒回答的時候,闡述范圍不能超過自己的提綱,以免后回答的同學過分‘借鑒’先回答同學的觀點。準備好之后,想先答的可以主動舉手,不然就按照名單順序。”
眾人一聽,覺得這個方法還比較公平,也就沒了“先回答吃虧”的顧忌,略一思忖紛紛在草稿紙上書寫起提綱。
一個豬腰子臉、膚色黑黢的大四男生混跡在總共14名面試者當中——他正是付成才。此刻,他的內心是壓不住地得意:顧教授提問的方向,果然和王學姐前天泄露給自己的差不多!
他比其他人都提前兩天知道了題目,做了充分的準備,這次的校臺新節目主持,還不是手到擒來!
眾人寫了五分鐘,王艷代替顧教授喊了停筆,所有人齊刷刷放下筆,再寫就算作弊——一旦有其他人開講,所有人就不能再“借鑒”前人的回答補充自己的提綱了。
“有沒有人搶答?”
“我。”
“我!”
三四個稍許有些銳氣或者書生氣的男生女生紛紛舉手。
“新傳院04級周欣怡,03級蔣晨……你們按順序來。”王艷幫顧教授把控著選拔節奏。
馮見雄和虞美琴也豎起耳朵,認真地聽著這些人的回答。
那個04級名叫周欣怡的女生語速平穩地開始回答:
“我認為,根據《社會傳播理論》,不管什么模式的新聞媒體,都逃不脫追求5個W的基本職業道德和素質,也就是When、Who、Where、What、Why。有良心的公允媒體,應該盡量翔實地復原時事的真相,盡量多作事實判斷的描述,少做價值判斷的描述,讓用戶自己去品鑒……”
她說話的時候,三個評委都沒什么表情,既不點頭也不搖頭,卻有一絲微不可查的“雞肋”表情。
她花了兩分鐘闡述自己的態度,隨后王艷示意第二個、第三個繼續講,幾個人的內容大同小異。
“她說的怎么像是死讀書的?應該文不對題吧?顧教授問的不是怎么提供新形勢下的差異化價值么?”連虞美琴聽了許久之后,都壓低聲音對馮見雄提出了如是的疑問。
虞美琴并沒有上過任何傳媒學的課程,也就不懂傳媒理論。但是僅憑她自己的敏銳和辨析能力,她都能聽出這些人沒回答到點子上。
“照抄頂級傳統媒體的辦報/辦廣播經驗而已,膠柱鼓瑟。”馮見雄毫不客氣地批判,只不過音量同樣壓得很低,幾乎是在用鼻息的聲音哼哼。
他也沒專門學過傳媒理論,但是他見識過未來15年新媒體的發展軌跡,包括各種移動自媒體是怎么博眼球、怎么迎合將來的“中產階級消費升級”大潮的。
他只要稍微擷取一星半點兒的見識,就足夠理解今天顧教授的困擾,并且完爆在場所有人了。
趁著那幾個人發言的時候,馮見雄繼續和虞美琴低聲聊著:
“他們說的這一套套,只能適用于《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樣面向精英用戶的媒體,因為社會精英都有自己的判斷、廣博的見識,每個人都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也非常討厭自己‘被代表’。因此給精英看的東西一定要絕對客觀、不帶主觀態度,這樣才能討好到他們。
而社會底層的人,則需要看嘩眾取寵騙點擊率的東西,古有黃色小報,今有標題黨。他們需要量大管飽又不用動腦子。
而顧教授今天的問題,明顯是覺得精英太少,不夠用;搶小白用戶又搶不過網絡媒體。所以想問我們,如何獨辟蹊徑迎合‘有發展出中產階級思維模式傾向的新時代大學生’的品味。那些拿5個W來回答的人,根本文不對題。”
馮見雄評價完的時候,場上前三個人都回答結束了。
然后又有兩個舉手的,看起來觀點也和前面的人大同小異。
不過他們似乎比較能察言觀色,看出顧教授和王艷對那樣的回答不滿意。無奈面試大綱已經寫好了,不能再加私貨,也就只能在大綱的解釋上花些功夫,修飾一下。
“我覺得除了5個W之外,也應該兼顧同學們喜聞樂見的需求,讓校臺的時事節目比大型媒體更加生動風趣、在無傷大雅的角度進行夸張——就比如那些灣灣的嘩眾取寵電視臺記者,他們的采訪效果就比國內的央媒記者要好得多。
拍任何一場火災,灣灣記者拍出來的火總是看上去特別大,尖叫也特別夸張。拍臺風的時候,他們一定要抱住樹或者電線桿,假裝一副隨時會被吹飛的樣子。我覺得這種修飾可以讓同學們更加喜聞樂見,增加收聽滲透率……”
虞美琴聽著這些觀點,又比照剛才馮見雄的剖析,赫然發現這第四、第五位同學的回答路子,顯然是看出前三人“迎合精英高冷”的標準答案不被教授看好,于是一下子拐到“標題黨迎合小白”的路數上去了。
不過,能說出這些,至少比前三個死讀書、只有成績好的渣渣要牛一些了。
至少這些灣灣記者的博眼球戰術,國內新傳院的課本上市不會教的。能回答出來,就好歹說明他們還有課外勤奮自學的途徑。
“周欣怡、蔣晨……你們五個可以下去等結果了。”顧教授推了一下眼鏡,把這五個人淘汰了。
王艷看了也是暗暗咋舌:還有一半多人沒回答呢,顧教授就這么干脆淘汰了這些人,可見有多看不上他們了。畢竟如果剩下的人也都這么渣渣,不還得矮子里面拔高個么?
顧教授的態度,分明是不相信剩下的人有這么渣。
“沒人主動回答了么?那就按順序點名。”
或許是前面五個人死得太干凈利落,還真震懾住了其他人,又或者是有些人本來就不愿意顯得太輕浮,再也沒人舉手了。
場內還剩下9個人,顧教授問了四個,又有兩個答不出多少新意,或者過于刻板教條的,被淘汰了。另外兩個顧教授沒有馬上決定,似乎是放著看看其他有沒有更好的人選。
14個候選人,這就只剩7個了,3男4女。
“廣電系,02級,付成才。”顧教授又念到一個名字。
付成才內心一喜,旋即強行壓下眼神中的歡欣:終于輪到哥裝逼了!
“感謝顧教授和戴臺長的垂詢。對于今天的話題,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我覺得無論是為了迎合少數擁有強烈自我獨立意識的精英同學,還是放低身段用夸張博大眾眼球,都不能解決校臺如今面臨的問題。
為什么?因為這些手段,我們能想到,其他網絡和電視、平面媒體都能想到。而廣播的媒介形式落后,就會導致一切正面競爭都是徒勞……”
付成才說到這兒時,忍不住略微停頓了三四秒,偷覷了顧教授一眼,似乎在意淫“夸我啊,快夸我啊”
顧教授果然被調動起了一些興趣,竟然自然而然地追問:“那你覺得應該怎么解決呢?”
付成才似乎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連忙賣弄說:“我覺得,應該充分發揮我們校臺在受眾面上的靈活性——目前的各大網絡新聞門戶,都是全國性的,最多再分各個專業版塊、連省級的頻道都還沒建全。而報紙和電視臺最多也就是地級市一級舉辦。
如果有對這些大事不感興趣的同學,非要只關心身邊、比如整個仙林大學城,甚至僅僅是金陵師大的新鮮事兒,他們是沒有傳統媒體可以看的。最多上上本校的同名百度貼吧,或者校內論壇——但這些都是基于興趣扎堆的社交分享場合,并不能確保新聞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而這塊從地級市報紙、電視臺和百度金陵師大吧之間的空白市場,就是大學級別廣播電臺應該填補的藍海——說到這個話題,我不禁想起在為畢業設計查詢資料時看到的一個案例。
在米國一個叫鄧恩縣的小地方,有一家名叫《鄧恩日報》的小報。在80年代末米國縣級地方性報社大量垮掉、被兼并整合的浪潮下,這家報紙活得很好,在當地的銷量始終比《紐約時報》乃至其他一切外來大報都高。
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原來該報的總編對于每一位新加盟的記者強調:我們要關注本地新聞,要特別專注外地大報上不可能看到的東西。
很多記者始終拿捏不好這個尺度,依然作了相當多和全州乃至全國性大報重合競爭的新聞內容。直到有一次,鄧恩日報的總編把所有記者召集起來,強調了他的策略,他說:
哪怕今天出了總統大選的結果,你們也可以不報道,人們已經有夠多的渠道知道誰當上了總統。如果大選結果出來的這一天,鄧恩縣里夠分量的本地新聞不夠多,那也不要拿總統大選結果來湊數——我寧可你們把本地的市區公民電話簿抄一遍。
因為電話簿就在每一個鄧恩縣公民的身邊,即使報紙登的是電話簿,他們也會非常有興趣買一份來看看,自己的名字和電話號碼有沒有資格上報——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校臺的新節目要想有出路,就必須著眼這些‘只要我們不說,就沒有綜合型媒體會說’的細節時事,然后用心點評這些時事。”
付成才說完,貌似謙虛地鞠了一躬,然后不卑不亢地坐下。
場內那個此前被“留待查看”的男生臉色大變,似乎已經預示到了自己的淘汰。
沒辦法,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