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銀河英雄傳說》即將在英國連載,而挖了大坑的周赫煊則瀟灑地登船回國。
隨行的除了費雯麗以外,還有英國工黨領袖阿瑟·亨德森,以及英國戲劇界泰斗蕭伯納。
英國獨立工黨已經完成換屆選舉,新任黨魁叫喬治·蘭斯伯里,不過要等到10月份才正式上任。也即是說,阿瑟·亨德森這個英國前外交大臣,已經丟掉了一切黨政職務,變成普普通通的小老頭兒,可以毫無拘束的跑去中國訪問。
周赫煊離開中國的這三個多月,發生了許多大事。
比如常凱申在廬山召開軍事會議,將“攘外必先安內”定為基本國策,并糾集63萬兵力,對紅區展開第四次軍事圍剿。
又比如日本正式開始向東北武裝移民,移民按軍隊形式編組,發給武器,實行邊耕邊戰。那些抗戰勝利后留在東北的日本移民,沒一個是無辜的,因為他們就是軍人或軍屬!
就在周赫煊離開英國的時候,東北抗日救國軍重創日本關東軍,打了個漂亮的大勝仗。關東軍就此展開報復行動,殺害賈家溝、平頂山、千金堡的3000余村民,制造出滅絕人性的“平頂山慘案”。
當周赫煊乘船抵達上海時,國聯調查團發布《國聯調查團報告書》,承認東北是中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否認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是“合法自衛”,確認偽滿洲國是日本違背東北人民意愿而強力炮制的工具。從這些內容來看,國聯似乎在為中國主持公道,然而這份報告書還加了一條內容——主張在東北建立一種受外國保護的高度自治的特殊制度。
也即是說,國聯企圖將東北三省變成國際共管區域,從而取代日本對東北的獨占地位。
就像自家的房子被惡霸強占,然后請來一群惡霸主持公道。那一群惡霸說,這個房子不是誰專有的,應該拿出來給大家共享。
此報告書一經發布,立即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同時也遭到日本關東軍的強烈反對。
兩國的情況比較微妙,中國和日本政府都傾向于接受國聯的裁定。但中國政府礙于民意沸騰,不敢公開表示支持,而日本內閣則受制于軍部,表現得反反復復、唯唯諾諾。
再過半年,日本內閣就要屈服于軍部的威脅,公開宣布退出國聯,《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因此成為廢紙。
當然,國內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比如南京政府宣布推行義務教育政策,并頒布《第一期實施義務教育辦法大綱》和《短期義務教育實施辦法》。
《大綱》規定:1932年8月到1935年7月為“第一期”,要求各地在此期間設立“義務教育試驗區”,并對學齡兒童采取強迫制——不讀書屬于違法。《辦法》對歷史遺留問題進行了補充:為了救濟年長的失學兒童,可推行短期義務教育,并設立“短期小學”用以掃盲。
整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最努力辦事的恐怕就數教育部了。不管蔡元培、李石曾的派系斗爭多激烈,他們的目標和理想卻是一致的,那就是“教育救國”!
為了實現教育救國的目標,蔡元培、李石曾及其黨羽,認真制定了各種教育法規。并根據中國糟糕的現狀,想出了各種補救辦法,比如大規模設立“短期小學”來掃盲,結果出現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于是又連忙設立免收學費的簡易師范學堂,專門培養小學教師。
1931年的時候,全國簡易師范學堂的學生人數只有20875人,等到1932年大力推行開來,至1933年這個數據已經猛增到59006人。這批簡易師范學堂里畢業的學生,很多都走上了小學教師崗位,為后來新中國的掃盲運動貢獻了巨大力量。
從1929年到1936年期間,中國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比較穩定,不說中央政府,稍微腦子正常的地方軍閥都會重視教育。
什么民國教育經費必須占財政收入的30,這種話都是騙人的,只有腦子抽了的果粉才會相信。雖然沒有30,卻有3(《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數據,1991年版),南京國民政府在教育事業上,做得明顯比北洋政府更好,即便發展緩慢,但至少也在發展。
直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中國的教育狀況才再次跌入低谷。大學和中學老師被拖欠工資屬于常有的事,小學老師更是幾乎領不到工資,許多小學教師只能一邊打工糊口,一邊用滿腔熱血來教書。像電影《驢得水》里的那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用毛驢來吃空餉?呵呵,休想!
教育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是頭等大事,絲毫不亞于發展工業和軍事。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后能夠飛速發展,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即便是普通的農民工,識字和不識字也有天壤之別,這是隱藏在中國民間的超級財富。
印度不是想超越中國嗎?麻煩先把教育普及了再說。
輪船緩緩駛向上海碼頭,費雯麗站在甲板上眺望,頗為高興地說:“中國比我想象中更加繁華,我還以為是又一個印度呢。”
周赫煊笑道:“你看到的,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
阿瑟·亨德森和蕭伯納也走上了甲板,蕭伯納說:“我曾收到過中國讀者的來信,還在信中討論過中國戲劇,聽說中國的京劇在美國引起了轟動?”
“你可以跟中國的梅蘭芳先生交流,他是頂級的戲劇大師。”周赫煊道。
“嗚”
汽笛聲響起,輪船開始靠岸。
周赫煊發現碼頭上占滿了人,大部分都是來迎接蕭伯納和阿瑟·亨德森的。一個是名滿中國的英國戲劇泰斗,一個是英國前外交大臣,文化界和軍政界人士肯定要蜂擁而至,迎接的盛況絲毫不亞于當初愛因斯坦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