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

一住筆趣閣,精彩。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說過李超是一個奉迎上位的小人奸臣。即便是那些不太喜歡李超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能文允武,而且是個豪氣干云光明正大的人,他所表現出來的統帥和治國的能力和勇氣,都非一般人所能比的。

許多人都認為,若不是因為太過年輕,這位救時宰相比皇帝還年輕兩歲。若是李超年紀大上十歲,那么毫無疑問,房玄齡的中書令之位,會是李超的。

哪怕現在朝中百官之首是房喬房玄齡,但真正要說朝中最得皇帝信任倚重的,那當之無愧還是李超。

正旦大朝會上,皇帝把裴寂和封德彝都給抄家流放,李超成了三公中僅剩下的。朝中三公三師中唯一的授封的一位,就任了尚書令,成為了十一位宰相中,最耀眼的一個。

所有人都在期待著,想看看這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宰相,入主尚書省之后,會做什么。

皇城。

中書省。

朝廷中樞機構中書門下,就設立在中書省內。

中書門下衙門,其實和原來的尚書都省政事堂設置差不多,有五房,有宰相公房,有完整的幕僚班子,這里不僅僅是一個宰相們聚集議事的地方,也是他們常駐辦公場所。

大會議室,會議圓桌。

圓桌中央擺著花瓶,上面插著新鮮的梅花。

圓桌邊有十二把椅子,每把椅子前已經倒上了熱騰騰的茶。在這張圓桌后面,兩邊墻邊,還各擺了兩排椅子,這些椅子是給各位宰相的幕僚們留的,還有些位置,則是給列席會議的大臣準備的。

一陣腳步聲傳來。

皇帝走在前面,邊走還邊和身邊的尚書令李超說著話,后面跟著其它宰相們,再后面是五房的幕僚們。

李世民進入會議室,看到這張特別的圓形會議桌,笑了笑。

“文遠終究還是把你以前在戶部的圓桌給弄到中書門下來了,不過這個桌子也挺好,坐在一起議事還靠的更近了些。”

會議桌雖是圓形的,但也是有主次的。

皇帝當然是坐在最上頭。

然后兩邊依次是諸位宰相,雖然都是宰相,可宰相卻也有排名先后,三省長官排前面,然后依次是三省副長官出任宰相的,再是六部中出任宰相的尚書。六部中的尚書也是有先后的,吏部排第一,兵部排第二,戶部排第三。

魏征這個宰相是唯一不是出身三省六部的,他是御史臺的,因此在排名的時候,排到的是最后一名。

桌上沒有擺名牌,但大家都非常默契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沒有誰坐錯。官場上,找準自己位置是相當重要的。

李世民靠在椅子上,對這把椅子非常滿意,靠背很高,而且兩側有扶手,還有腰枕和頭枕,最神奇的是,這椅子的靠背角度還是能夠調整的,甚至椅子的高低都能調整,想高就高,想斜就斜。

饒是李世民身后九五至尊,也覺得很有趣,在那里把玩了一會,都試了一遍,最后找到一個最佳的角度,讓自己靠著更舒適。

“文遠啊,不用說,這椅子肯定也是出自你們李記的家具廠。”

李超也調整了一個合適的角度靠著。

“好了,王太監,傳諸位大將軍們過來吧。”

中書門下的會議,一般就是十一位宰相,皇帝多數會參加。但有的時候,議論到某些事情的時候,也會把該部門的大臣叫來。

而今天,皇帝直接把南北衙的二十位大將軍叫來。

如今大唐的軍隊,分為兩大體系,一是南衙衛府軍,一個是北衙禁衛軍。南衙衛府軍共有十二衛四府,北衙則是四軍一營。

南衙十二衛四府,其中十二衛統領天下各衛府兵,四府則不統外府兵,只是負責宮禁侍衛等。至于北衙四軍一營,則統領的是常備禁衛軍。

每衛一位大將軍,因此現在是二十位大將軍,新建的神機營,則以神機將軍統領。

皇帝直接把這些大將軍們叫來,今天要商議的事情,明顯就是關于軍隊的事情了。

李超身為尚書令,同時又是宰相,當然清楚今天要討論的是什么,關于這個,李世民已經私下跟他和房杜一起商議過了。

大唐的軍政事務,其實也很有特色,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越大的會議上,越不會拿那些大事商議,一般拿出來的時候,都是有了結果的。那些重大的事務,都是在中書門下的會議上宰相們商議,甚至直接在李世民的御書房里,三巨頭跟皇帝一起商議。

就如今天這會,李世民已經跟三巨頭先達成了一致,然后才拿到中書門下的會議上,與所有宰相再商議,并叫來二十位大將軍列席。

二十位大將軍依次進入,向皇帝和宰相行禮。神機將軍因為兵馬少又是新設,因此不夠資格參與此會。

能夠擔任大將軍的,都是朝中一等一的大將。

不過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各衛大將軍,基本上都是兼職。

比如秦瓊,就是左衛大將軍,兼任關中道大都督。

諸將坐定。

李世民環顧諸位宰相和諸位大將軍們道,“昨日朕與三省長官檢視大唐兵籍,發現我大唐如今府兵共有五十萬在籍,另外,北衙也已經有了五萬。這個數量,不算少。朕記得,在隋朝的時候,當時隋朝各地府兵在冊總數達六十余萬。”

五十五萬,這個數量雖達不到隋朝強盛時的六七十萬之眾,但也不算少了。好在這么多兵,其中五十萬是府兵。府兵的一個優勢在于,閑時為農,戰時為兵。就算是戰時,也只是抽調部分出戰。

除了戰時,開銷較大,平時府兵不需要額外開支,軍費較少。

不過要想讓幾十萬府兵保持戰斗力,讓他們穩定,朝廷也不是沒有本錢的。

府兵制最基本的就是授田免賦,普通百姓也均田授地,但他們要交納租庸調,而且現在又新增了戶地兩稅,但朝廷的府兵授田,卻不需要納租庸調。

再加之,打仗立功能升賞,能得勛封爵授官,能夠賞田賞錢,因此府兵們的戰斗意志向來很高。

大唐開國以來,戰事頻發,但卻鮮少敗仗,正是因為這些制度。

“晉陽起兵時的府兵,都有授田。武德年間點選的府兵,卻只有部份授足了田。貞觀年朝廷也打了大仗,新招募了不少兵,卻還有大部分沒有授足田。這些府兵將士,為了大唐出生入死,朕不能虧待他們。”

“如今戰爭稍息,有大臣上奏,稱朝廷應當裁撤部份府兵,保持個二三十萬就足夠了。朕問詢文遠,文遠反對此議。朕,也覺得文遠說的有道理。”

“文遠跟朕說,朝廷不但不能裁撤府兵,還得增加府兵,按文遠的計劃,朝廷的總兵力將達到八十萬之眾。”

數個宰相驚呼。

八十萬兵力,這是要干嘛,窮兵黷武嗎?

蕭瑀坐不住了。

“陛下,臣反對擴兵,如今戰事平息,此時不撤兵卻反而要大舉增兵,請問這是要干什么?養兵八十萬,這得需要多少民脂民膏,朝廷現在的財政赤字還高居不下,現在又要拿什么來養這么多兵?”

李超笑著對蕭瑀道,“蕭相請稍安勿燥。”

“居安當思危,忘戰必危啊。今日雖未有戰亂,但邊患未除。別忘記了統葉護可是一統草原,他隨時還會打過來的。我們這個時候,不加緊武備,反而裁撤兵馬,這不是明智之舉啊。”

“可你說的輕易,養兵八十萬,拿什么養?”

“蕭相放心,我李超既然敢跟陛下說擁兵八十萬,就肯定有辦法養兵。”

養兵八十萬的開支很大,但好在大唐不是北宋。

宋代實行的是職業軍隊制度,他們的兵是職業兵是常備軍,當兵那是職業,因此朝廷的軍費開銷是巨大的。

不過大唐不同,大唐是府兵制,雖然北衙也是常備軍,但數量少,以府兵制為主。府兵制相當于民兵性質,平時務農,戰時為兵。

就算有一百萬府兵,可平時番上也是輪流的,當番或者在值訓練的,也只有其中的幾分之一。

哪怕打仗,也不會一下子全抽調。

當然,也不是說因此就能無限點選府兵,府兵也是要成本的。其成本就是土地,府兵一旦點選,就是終身制的,要服役到六十歲。分給他的田,要到他死后才能收回。在此期間,府兵所擁有的軍田,是不繳納任何租庸的,對于朝廷來說,就少了許多的田賦。

一個府兵,就意味著一戶人家。

如果大唐擁兵八十萬,就意味著八十萬戶人成了不課戶。一個府兵擁有一百畝軍田,大唐就有八千萬畝田地不納田賦。

對于朝廷來說,府兵制少了許多軍費開支,可也一樣少了許多稅賦收入。

八千萬畝地,可不是少數。

不過現在有一個好消息,隨著大唐收復了許多疆土,也隨著朝廷的分封制度和移民屯邊制度的推行,現在許多貴族門閥都把土地置換到邊疆,中原的貧民也大量遷移到邊疆去,這使得中原地區,人口減少,朝廷手里的土地增多了。

還有朝廷從那些佛寺手里收回的田地,現在朝廷手里的地真的不少,這給朝廷增選府兵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請瀏覽.bi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