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萬言書(感謝失憶LOVE敏盟主的十萬打賞!)
非常感謝失憶盟主的十萬打賞,也感謝楊ysl盟主的十萬打賞!還有山城棒棒軍1989,名字太長難念兩位的一萬打賞,謝謝你們。
這就是一個極大的矛盾了。
王朝末年,土地兼并嚴重,加上其它問題,導致大量百姓都是失地農民,無立錐之地,淪為流民。其實這對于工商來說,是個極好的發展條件。有了失地農民,工商業才有了大量雇工。
就如晚明之時,那些礦場,動不動就幾千上萬人,皆因那些礦工都是無地無產業者。晚明各個城鎮上,激增的人口,也正因為鄉下的田地被兼并厲害,許多失地農民只能涌進城去找工作混飯吃。
只是現在是唐初。
官方的戶籍人數只有三百萬戶,人口一千五百萬。十幾年前,大隋如日中天之時,那可是有近九百萬戶,差不多五千萬人口的。
大唐實行的制度又多是延續隋朝,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調制,處處都是本著最簡單的思路。盡量的讓大唐的子民,都釘在土地上。
留給工商的空間實在是很小。
這年頭,搞工商業的,其實都是那些門閥世家豪族。
他們一方面占據了學術上的優勢,搞壟斷。一面又在朝廷人事上占盡優勢,學術他們壟斷了,這官場也是他們的天下。
而另一方面,他們又是大地主,同時又有足夠的資本經營著工商業,用這些反過來支撐他們的政治地位。
普通人也就做個小打小鬧的買賣,你要是想做大點,不說沒背景會被殺豬,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你哪來的工人?
那些世家豪強他們有托庇于他們門下的隱戶,還有大量的奴隸,不管是經營鹽池還是挖銅鐵礦,都有人。
李家雖也是新興豪族了,但畢竟底蘊還太淺。
原來在灞上的時候,搞點產業,全是靠著鄉親,靠的是李家比別人更優惠的條件,靠的是李家的仁善樂施的好名聲。而且那個時候,產業也確實用人不多。后來搞大了點,李超又用起了學徒工。
但現在李家在寧遠,越做越大。
開始除了經營田產商鋪外,還開始搞加工制造,甚至挖礦冶鐵這些,人力的需求就大了。
這就是世家豪門跟朝廷的矛盾所在啊。
世家豪門有了特權,肯定要擴張的,占田,放貸、經商等,既兼并土地,同時又還和朝廷搶人口。
朝廷也一樣需要人口。
朝廷開疆拓地,希望有更多的人口,這樣就能移民連疆,分田授地,這樣朝廷既實了邊,又增加了糧食產量,還多了稅賦。
分了田后,課丁也一樣能增加。
為什么古代朝廷喜歡抑商?
一來經商的多是特權階層控制的,朝廷收不到稅,二來經商會跟朝廷爭奪農業人口。本來依附于土地上的農民,如果大量轉而從事工商業,這無疑會讓糧食產量減少,國家田租減少。
畢竟這個時代的農耕技術落后,土地需要許多人耕種。人力不足,糧食產量肯定降低,另一方面,如果百姓都依附于土地,那么社會結構是最穩固的。
從哪里弄來工人呢?
以前的豪門們,靠的是日積月累,一代代的積聚的實力。
他們擴大實力的最大機遇,往往就是災年。遇到災荒之年,土地無收,百姓就得跟他們借糧借錢,他們趁機放貸,然后待那些百姓還不清債,那就收田。甚至趁災年買兒買女,把災民們養不活的子民買了。
甚至最后有些災年生活不下去了,失去了田地之后,干脆全家都投附于這些豪強的。
就是靠著這樣,他們的實力越來越強,擁有的土地、人口才越來越多。
這條路子,對李家來說不適用。
不說其它的,遠水也難解近渴啊。
想要人,要么搶,搶周邊那些番國,搶西南那些蠻夷,從那里奪人口,打突厥,打高句麗,打滅國之戰,把那些蠻夷變成奴隸。
不過突厥高句麗這些現在還不一定打的過,只能先對付對付下西南夷。
或者滅佛。
李淵原本已經準備滅佛的,李世民登基停止了這個計劃。眼下天下還算安定,李超覺得可以動手了啊。
道教就算了,李家跟道教關系不一般,重點扶持的,而且道教的實力遠不及佛教。
佛教占有的人口、財富確實多啊。
光是長安京畿,就有幾萬僧尼,幾百座佛寺尼庵,擁有田地無數,依附在他們名下的佃農估計得有一二十萬至少。
這些可是不在朝廷戶籍上登記的,也不給朝廷納稅服役的。
世家豪門,李超不打算動,自己也是個階層的,但佛家勢力這么強,不搞一搞?
距離如今并不遠的北周武帝滅佛,當時可是毀天下佛寺四萬余,強迫三百萬僧尼還俗。這還僅僅是僧尼就有三百萬之眾,可知佛教的巨大實力。
這可是占有了當時國家三分之一的人口,可卻不是編戶齊民,完全不事生產,也不服兵役勞役,可以說是完全就是寄生蟲。
周武帝滅佛的作用是很強的,史謂民役稍希、租調年增,兵師日盛。東平齊國,西定妖戎,國安民樂。
滅佛,這比滅了一個國家,帶來的作用還大。
增加幾百萬人口,奪得無數田地,沒收許多金銀財富。納稅人多了,兵源廣了,寄生蟲也少了。
北周以后,有隋一朝卻又大力扶持佛教,使得才幾十年間,如今佛教的勢力又達到了一個高峰期。
李超也是反對佛教的。
首先,從讀書人的角度來說,他們當然是站在儒家這一邊的。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國所固有,這不合先王之道。
而且佛教的流行使敵亡相繼,運祚不長,對于朝廷來說有害無益。
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義,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
當然,若是拋開這種儒教立場,只以國家利益層次來講,崇佛對國家也是沒半點好處的。
佛教背棄綱常名教,有礙國計民生。
佛寺遍布天下,數以萬計,僧尼以百萬計。這么多的人口,什么也不干,整天念經拜佛,尤其是他們還形成了強大的寺廟經濟體,佛寺都普遍擁有許多田地,甚至有質庫抵押借貸,而且他們還有大量的佃戶,甚至有不少的奴隸。
而這上百萬的僧尼,擁有如此龐大的產業,卻一文錢稅賦都不會向朝廷上繳,他們名下的那些佃戶奴隸,也一樣的不為朝廷的戶籍人口,同樣不納稅不服賦。
對于朝廷來說,這就相當于一顆大毒瘤了,跟世家門閥一樣可惡。
對于李超來說,自己當然是好的,壞的只是那些佛教而已。
要是來一次滅佛,李世民就發了。全國僧尼沒北周滅佛時多,但百萬數量估計是不會少的。而依附于這些僧尼的隱戶和奴隸有多少?不說十倍,五六倍總有吧。
數萬佛寺,寺田有多少?
那么多的佛像,毀了之后熔鑄,能得多少銅?
真要能下定決心滅佛,李世民絕對大發。
人口不多說,把佛寺的僧尼、佃戶、奴隸全編戶齊民,敢說能增加近千萬人口。田地增加個一兩千萬畝絕對沒問題的。
甚至佛寺的財產,都能讓李世民的國庫充盈。
當年武周滅佛,一下子國力強大起來,國庫充盈,然后滅了北齊。
對于滅佛,其實李唐上層早已經有了共識的。只是因為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結果打斷了這個計劃。李世民因為篡位上臺,得位不正,因此擔憂此時滅佛會讓有心者借機生事。
但李超覺得現在各方穩固了,此時滅佛并沒有什么問題。
滅佛只要溫和一點,不要跟魏武帝一樣搞誅殺就沒事。
強令佛尼還俗,讓他們婚配,給他們分田授地,讓他們老實的種地。
中原若是沒有那么多地分,可以遷到邊疆來啊。
朔方八州才十萬戶人口,太少了,多來幾個十萬戶都沒問題。
朝廷若是能增加一千萬口編戶齊民,增加個一二百萬課丁,那也非常不得了啊。
順帶著,把些不服的僧人發放到邊疆來,也很好嘛。
想到這里,李超回到書房。
開始提筆寫奏章。
雖然說李超自己以前是個和尚,但他還俗了啊,從某方面來說,這還更有說服力呢。
“滅佛,大唐只需要三年,就有足夠的國力北伐突厥!”
李超不忘記拿出了李世民最在意的一件事情,滅突厥來誘惑李世民滅佛。
“滅佛,大唐增加一千萬編戶齊民,增加二百萬課丁,增加三千萬畝良田,起碼得到千萬貫財富。國家得此增益,只需三年準備,即可北伐討滅突厥!”
洋洋灑灑,李超最后足足寫了十萬字的奏章。詳盡的寫明了佛教現在已經失控,寫明了對朝廷的危害,寫明了滅佛的諸多好處。
當然,寫了這么多,李超其實還是希望朝廷滅佛的時候,他能撿點漏。佛家勢力如此強大,隨便撿點漏,也不得了啊。
再說了,這些寺廟的質庫,算是李家當鋪最大的競爭對手了。李家要把當鋪開遍天下,開上幾百家連鎖店,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各地的寺廟質庫。
拿勛章活動昨天一天就集齊了六百多個打賞,總打賞也超過兩千多人了,兄弟們沒有打賞的,在外站看書的,都來起點打賞一塊錢吧,只要一塊錢,謝謝大家了。謝謝所有打賞的兄弟們,也謝謝大家的月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