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啟示錄

天庭任職 第八十三章 實力和分量永遠成正比

唐斬帶刀)

終南啟示錄第三卷天庭任職第八十三章實力和分量永遠成正比

第三卷天庭任職第八十三章實力和分量永遠成正比

正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楊易也一直沒有感覺到自己身上那無時不刻不在透散出來的洪荒氣息。只是不同于凡人的嗅覺器官對特定氣味免疫,楊易則是自從身體開始透散出洪荒氣息后,神念對這種特定的氣息逐漸麻木,乃至現在已經完全將之無視掉了。因此他不知道在昊宇真人此時的神念,衣袖飄飄騰空而來的自己已經如同是在地下埋藏了千年、渾身都生滿了銅綠的青銅器一般古老,甚至更加古樸——無時不刻的在往外散出濃烈的、代表著時間長河的滄桑氣息。

昊宇真人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當然知道這代表了什么!也因此在前些年當他開始略有感覺之時,卻聯想到要達到這種修行境界的困難程度之大后,潛意識的排斥了自己感覺到異樣是因為楊易修行突破到此種境界之故。但是從楊易破開封洞斷壟石的那一刻起,昊宇真人才真正的開始面對這樣一種事實。‘這五十年前道行還略遜于自己的終南道人,在閉關五十年之后,道行已經真真切切的遠過了自己,達到了圣人入室弟子的水平。而且以這股氣息的濃郁程度來看,他此時的道行在圣人入室弟子,都算的上是翹楚。’

昊宇真人這萬多年來沒見過幾個圣人入室弟子,最多的一次也不過是和楊易一起去聽老聃的講道時,看到了那么六七位。但是他對楊易此時道行在圣人入室弟子也算是翹楚地評斷。卻并非是想當然的妄言。

在三十三天還未和仙界分隔開來以前,昊宇真人也在三十三天居住過十幾萬年。相對于現在,那時仙界、佛界里的仙佛都要少上許多。別說那時大多數的仙人之間都大多是點頭之交,就是仙人同佛界里的菩薩和佛陀,也都有時常碰面的機會。所以說到五位圣人的入室弟子,昊宇真人還真想不起來哪個沒有碰過面。

也正因為如此,他對圣人入室弟子道行修行地進步度也大致心有數。在昊宇真人的記憶。大部分地圣人入室弟子在他剛飛升到仙界時,體內就都有透出那種淡淡的蠻荒氣息。之后隨著時間過去。圣人弟子體內的洪荒氣息也在慢慢不斷的由淡轉濃。到距今萬年前,昊宇真人離開三十三天之時,他已經看著那些圣人入室弟子身上的洪荒氣息勻增長了不下5萬年。可就算如此,萬年前圣人入室弟子洪荒氣息最濃郁的一位,也不及此時楊易身上透出的二分之一。鑒于圣人入室弟子身上地洪荒氣息是以一個近乎恒定的率在不斷的增長,因此雖然已經有萬多年沒再同那些圣人入室弟子碰過面,可昊宇真人還是堅信。那些圣人入室弟子此時的道行都要遜于眼前這終南真人一籌。

這如何能不讓昊宇真人吃驚到掉落眼珠。因此,直到楊易落在他面前的時候,昊宇真人還是瞠目結舌的呆在當場,如同木雕泥塑般的全然沒有反應。

楊易拍拍面前呆立著的昊宇真人肩膀,招呼道:“道兄辛苦了!多謝道兄如此盡心看護小徒。”

被楊易在肩膀上一拍,昊宇真人方才醒過神來,抖擻衣袖,抱拳朝楊易拱了拱手。說道:“恭喜終南道兄道行大進!想來再過不久,道兄就該晉級為太清圣人地入室弟子了。”言到此處,昊宇真人面露無限羨慕之色,“見到道兄如今進境,昊宇方知圣人大能!無怪乎終南道兄尚未晉升大羅之時,太清圣人就肯破例擢拔道兄收為記名弟子。想來也是早有預知道兄遲早會有如今的道行修為。終南道兄真是大才啊!”

雖然一開始不知這昊宇老道為何會得知自己道行大進,但再多想一下,聯系圣人入室弟子的特質,楊易就明白到底是哪里露出了馬腳,笑道:“還是老師大力栽培教導之故!終南不過是勉力未曾讓老師的一片苦心化為流水罷了,不值夸耀。”

‘匹夫無罪,懷璧其責。’楊易此時雖然自覺實力不會遜于其他任何大羅金仙,卻也不愿招惹一群蜜蜂上身。就看眼前這昊宇真人,雙方還是盟友,都難以掩飾住對他修行度如此快的羨慕。話里話外的。隱隱在懷疑他有什么修行秘技。更別說以后當其他大羅金仙注意到楊易這出凡俗地修行度時。會不會產生什么異樣的想法。

繼續韜光隱晦,這是楊易最希望的打算。奈何此時他渾身透散出濃郁的洪荒氣息。根本無法收斂。這在其他仙人的眼里,就如同是探照燈一般耀目。因此楊易想要和光同塵不引人矚目,顯然頗為困難。

掩蓋不了事實,那就只好和稀泥,轉換窺覦者的視線。于是楊易在瞬間就打定了將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跡,推功到太清圣人身上的主意。至于自己的偽言有多少人會信,楊易也并不如何期待,而是抱持了類似凡間社會金字塔頂端人物同樣的想法,‘蒙得住一個是一個,總比一個也蒙不住地強!’

不論楊易為自己準備地這番偽言以后有多少人會相信,他還是認為這樣會讓叮向自己的蜜蜂少去大半。因為倘若此等道行修行秘技確是出自老聃地傳授,那未曾得到圣人肯之前,無論何人,都不敢冒然想從楊易這里討到個關竅。否則怕是有命學,無命修啊!所以對楊易的偽言完全相信和若信若疑的仙人,就被排斥出了他潛在敵人的陣營。只有那極少部分堅信此等秘技是出自楊易本身的窺覦者,方才敢試探性的采取行動想要得到此種關竅,而不擔心這種動機會觸怒到太清圣人。

人分左右。最兩邊地總是少數。與此同理,楊易偽言的全信者和全不信者也都只可能是少數,特別是在他的托辭乍聽頗為有理的情況下。如此一來,盡管只是個不完美的借口,但借著圣人的威懾力,楊易就可以成功的消除掉自己潛在地大部分敵人。至于剩下的一小部分窺覦者,楊易自忖將有太清圣人入室弟子這新名頭作護身符。加上現下凡地個人實力,也就不是太過重視。

果然。隨著楊易的解釋,昊宇真人臉上露出了若信若疑的神情,卻也不再追問。只是側開身去,露出身后談越洞府那洞開的大門,延手請道:“終南道兄此次閉關出來,想是先要見見令徒。恰好,楠越道友今日沒有外出。”

楊易朝昊宇真人拱了拱手。就待起步行進談越府時。不遠處的山接連掠出兩道人影,瞬間飛到了談越洞府門口,“刷,刷”兩聲落下地來,一左一右的側立在楊易兩旁,一臉驚恐的望著他。

卻是劍癡真人和人杰真人在楊易破開閉關地斷壟石之后,也在神念里感覺到了這在極品大羅金仙身上才會有的洪荒氣息,忍耐不住驚詫。出來看個究竟。

楊易朝他們點頭笑笑,卻不再言語,繼續之前的動作,徑直舉步往談越的洞府邁進。而在他身后,那驚詫過后心如貓撓的兄弟兩人,已經開始扯住昊宇真人的衣袖。七嘴八舌的想要從他嘴里探聽到點什么東西。

楊易也不去管身后三人的竊竊私語,自顧自入到洞府深處,那談越盤坐修行地蒲團所在。

談越自從被擄掠過一次之后,倒是在修行上努力了不少。在關注合股店鋪的生意之余,但凡有點空閑,他也能夠靜下心來老老實實的修行,試圖給自己增加點個人實力。

楊易看著那盤坐在蒲團上比以往努力了許多的徒弟,猶豫再三,決定還是暫時不把‘均勻設計試驗法’傳授給他。‘如若讓談越的道行修行度也如我一般快的話,怕是想要推功到老聃身上。也沒人肯相信。自己此時雖然在大羅金仙里是翹楚。但終歸還只是大羅金仙,未能有本質地提升。還是有些怕圍攻的啊!算來自己想要突破,至少也得近十萬年。這還得是在體內所有的規則鏈條被通透解析后,自己就能立刻解決那完美型體的難關才行。所以還是等我做到了真正突破,再將此方法授予談越不遲。免得這十萬多年招來太多蒼蠅,煩不勝煩。’楊易清楚的知道,以現在自己和其他大羅金仙之間的實力差距,并不足以威懾他們對自己這修行秘訣的渴望所帶來的蠢蠢欲動。

就在楊易打定主意暫時對徒弟保留一手時,談越在修行每隔一段時間就探出來察視周圍環境的神念捕捉到了老師的存在。他遂停止了修行,睜開眼來。

談越適才從定探出地神念,就察覺到老師身上有種濃郁地異樣氣息。此時他出了定,又再度探出神念感受了一下周圍的環境,才確定了方才那不是自己地錯覺。

感受著這氣息難以言喻的古樸與蒼莽,又聯想到了老師曾經提起過的圣人入室弟子身上特有的洪荒氣息,談越立起身來,在躬身施禮的同時出言賀喜道:“老師的道行又有大進,可喜可賀。”

談越到底見識要少些,不知老師身上這濃郁的洪荒氣息代表這五十年來楊易的道行進步有多么大,因此并沒有如洞外三人一般驚詫。

楊易點了點頭,開口道:“此次閉關是收獲不少!除了道行大進之外,為師還另有些所得。只是我考慮再三,覺得暫時還是不傳授你好些,時機未到。”

楊易并不想在談越面前隱瞞什么。若不是擔心談越在得知‘均勻設計試驗法’后會忍不住循之修行,導致不多久后身上也會透散出這遮也遮不住的洪荒氣息,楊易甚至現下就會將此奧妙說與談越知曉。

談越雖然不清楚楊易又有何所得,也不知道楊易和圣人之間的復雜關系,但他猜測到老師的處境有些玄妙。‘這從上次自己被擄掠后又被解救回來的過程就可見一斑。’于是談越回道:“老師的顧慮非談越所能全然知曉,這弟子還是明白的。所以,一切都由老師做主便是。”

出關了二十余日之后,這一天,正當楊易坐在談越的洞府門口,聽昊宇真人講述萬多年前三十三天的陳舊八卦時,大袖的晶球突然不住的交替明滅,提醒他有訊息傳來。

楊易這些時日經常來聽昊宇真人講八卦,是因為以他現時的道行修為,將很快不得不同圣人入室弟子這一階層的頂尖大羅金仙打交道。特別在一年后清微觀的百萬年落成紀念日上,他更是逃避不掉在所有來賀的高層仙人,顯露他身周那濃郁到好似要凝結起來洪荒氣息的宿命。

之前位于大羅金仙的第二階層時,楊易還能努力的脫身出第一階層的視線或者說是注意。但是到此刻他如昏黃的街燈突然大放光芒,變成了刺目的探照燈時,只憑著厚重的存在感,就讓除了圣人以外的任何仙人都無法將他忽視。而楊易自己,也將再難脫出仙界渦流的核心,無法推脫的要在各種仙界、三十三天的事務表明自己的態度。

‘貌似自己此時的處境就要和以前談家在人間時的差不多了。不論是否愿意,都得在重大事情上表明態度。還是圣人好啊!想要插手,則無人敢以反對。若想旁觀,也無人敢強要他們表態。多么自在!’就是因為這原因,楊易才會希望從昊宇真人的嘴里多知曉些三十三天里頂尖大羅間的敵對關系。不至于在一年后的登臺亮相成了紅人以后,面對著接踵而來的游說和拉攏,他卻是雙眼一抹黑。

昊宇真人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雖然不擅長八卦,卻也在絞盡腦汁的回憶當年頂尖大羅金仙間的恩怨和各自立場,斷斷續續的講給楊易知曉。

楊易想要未雨綢繆,卻不料有些有心人的眼睛四通八達。不待他在清微觀的紀念日上正式露面顯顯王八之氣,已經有充滿善意兼求助的橄欖枝,朝他伸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