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風流

第一百四十九章:憂天下之憂(第六更求月票)

歷史小說

葉春秋忙是搖頭,這兒可是城郊的莊子,黑燈瞎火的,去哪里買?葉春秋忙道:“不用,其實已經餓過頭了,睡了,我和陳蓉他們約定了去杭州聚寶樓里見面,得趕早起來。”

父子之間,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的時候,天氣凜冽起來,雖只是開春,可是冬日的痕跡還未散去,尤其是在這清晨寒風中的葉家,在這皚皚白霧之中,人被這霧氣打濕,便覺得格外的寒冷。

葉家的仆役早已習慣了在庭院深處,一個俊秀挺拔的少年帶著短劍出來,就在這庭院的闊地上,開始舞劍。

這個少年在葉家有諸多的流言,大抵是他已得罪了小少爺,又或者是他是河西的鄉巴佬,不過任何只是匆匆而過的女婢總是禁不住心里覺得,這個少年挺好看的,長眉大眼,眼眸很清澈,就如碧泉的泉水一樣,一眼能見到底,他個頭雖然不是很高,身材卻很是勻稱,眉宇之間,既有少年的稚氣,卻仿佛又有幾分與年齡不同的老成。

他舞劍的手法十分熟練,薄霧之中,便只見到短劍如虹,時不時發出刺破虛空的聲音,此時早起的人,大多是巍巍顫顫,恨不能將自己任何裸露出來肌膚的地方都裹回衣里去,晨風無孔不入,使人感受到的只是難以忍耐的冰涼。

可是那少爺的頭頂上那巾布扎起的長發卻騰騰的冒出白霧,霧氣與彌漫在院落里的冷霧相沖,凝為水滴,又落回少年身上,與他俊臉的熱汗混在一起,他一丁點都不覺得冷。

這樣的人,在這杭州葉家,格外的醒目,使得他身上有再多的流言蜚語,也難以掩蓋他現在似珠玉似的光華。

尤其是在這少年格外認真的時候,總是能讓繞路而過的女婢們瞬間出神,她們此時眼眸顯得有些慌亂了,卻還是禁不住用眼角的余光去欣賞這一道別樣的風景。

呵……

葉春秋收了劍勢,劍擊的技巧似乎在今日又有了新的體悟,他口里喃喃念:“原來舞劍的精髓就在于動,無時無刻,渾身每一寸肌膚和骨骼都要隨劍而起,動即可以是攻勢,也可以是守勢,嗯,看來光腦中收藏的那本清末劍譜的孤本,似乎比從前的劍譜更高明一些。”

將短劍收回鞘里去,方才粗重的呼吸漸漸也就勻稱起來,臉上的紅暈也漸漸恢復成如常,這便是身體強健的好處,一個時辰練劍下來,身體的機能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葉春秋提著水桶,去房里洗了個冷水澡,接著便是換了綸巾、儒衫,他惦記著今日與陳蓉等人約定,好就不見,尤其是在這杭州葉家,讓他對陳蓉這些家伙怪想念的。

急匆匆的到了葉家的正門,正待要出去,身后有人叫他:“春秋,你去哪里?”

葉春秋回頭一看,便見族伯卻是穿著常服,并不是讀書人的打扮,不過他個子高,下頜的胡須又修剪的極好,仔細一看,還真有點兒相貌堂堂,很有幾分文質彬彬的氣息。

葉春秋再不喜歡一個人,也極少失了禮數的,這是他長久養成的習慣,便駐足朝族伯行禮:“侄兒要去杭州的聚寶樓,幾個同窗與侄兒有約。”

族伯瞇著眼,淡淡道:“也是寧波的秀才吧?”

葉春秋道:“正是。”

族伯臉上便露出高深莫測的凜然傲氣,就仿佛跟寧波的秀才相比,自己高人一等似得,他抿抿嘴,長袖一攏:“一起去玩一玩也好,你們都是難得來杭州的,三年才能來一次呢,多走一走看一看,長一長見識。”

“……”葉春秋腦子有點轉不過彎,按說自己智商也不低啊,可是族伯的話,粗聽似乎沒什么,可是就經不過仔細琢磨呢,就好像是,自己一群來趕考的人,原來是跑來杭州游山玩水的,大抵是說,你們這鄉試也就別指望了,你們這些鄉巴佬,來增長點見聞也值了,三年才能來一趟就是三年來考一次的意思,為什么三年之后還來考呢,自然是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還三年,反正你們也考不上,可不是這輩子來來去去的考嗎?

似乎覺得自己的話傷到了他,族伯心里禁不住想,哎呀,我說話太直,雖然這個小子可惡,可我堂堂杭州秀才,和一個小孩子斗口做什么,老父一直教誨我,讓我要改一改這剛正不阿的毛病,念及于此,他面露微笑,捋著他修的很好的長須:“噢。恰好我也要去杭州拜訪鳴鹿先生,既如此,不妨我們同去。春秋,我捎你一程。”

葉春秋正想著自己去了城里也不認得路呢,也罷,忍一忍吧。

有葉景那樣的爹,葉春秋的忍耐力也是超強。

可是等他和族伯同上了一輛車,就后悔了,這族伯坐在車上,起了談性,嘴角微微勾起,帶著含蓄又誨人不倦的微笑:“春秋,我來考考你,人皆可以為堯舜,此話何解?”

“呃……”葉春秋倒不是為難,解說經義,或者說四書五經,這是讀書人必備的常識,一般能中縣試、府試童生的,沒有一個不曉得的。

葉春秋偷閑的時候,也會熟讀這些內容,這個簡單的題目,他不會才怪了。

可問題就在于,伯父也太小看人了,既然如此,葉春秋索性抿抿嘴:“我想想看。”

族伯便笑了,一副很理解的樣子:“噢,無妨,答不出不用強答,我不過是隨口一問而已。”一副你是寧波秀才,我懂的的意思。

他讓自己不強答,葉春秋也不想答,便倚著車廂側壁假寐,族伯嘆口氣道:“春秋,你看。”

葉春秋只好張開眼來,便見族伯已經掀開了簾子,便見族伯一臉憐憫的道:“這已接近辰時,開春的時節,居然農人們還未早起上田里耕種,哎……我很憂慮啊,現在的農人真是愈發的懶惰了,這樣下去可怎生得了,前年的時候,朝廷收的秋糧是四百三十萬擔,去歲呢,雖然無災無害,反而只有四百一十萬擔,可是今年你看看,人心不古啊,多半秋糧又要少收了,若是遇到兵禍、災荒,這可怎生是好。”

(未完待續。)啟用新網址.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