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散初唐

第八百三十四章 封堵寺門

第八百三十四章封堵寺門

《》第八百三十四章封堵寺門

也許是想到武士彟當初跟隨李淵打江山不易,也許是想到武士彟在外任職兢兢業業,造福一方百姓,所以在武士彟去世后,李世民親自下旨,武士彟的喪葬費用都從國庫里出,而且還遵從武士彟的遺囑,安排人手將他的棺槨送到并州老家安葬。

武士彟的棺槨要送到并州,武明空母女自然也要跟著一起去,事實上在并州也同樣要辦一場葬禮,所以在走的那天,李休也前去相送,并且叮囑武明空在安葬過父親后,一定要再回長安。

其實根本不用李休叮囑,楊氏肯定會在安葬過丈夫后帶著武明空回長安,因為在武士彟去世后,她就知道武氏兄弟肯定容不下她們母女,而唯一可以為她們母女做主的,也只有武明空的先生李休了,而且武士彟在長安也留下一些產業,只要能保住這些產業,她們母女日后的生活就有保證了。

送走了武士彟的棺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李休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書房里,為了組建銀行的事撰寫一份計劃,畢竟這件事可能關系到大唐日后的興盛,因此也不能著急,必須要有萬全的準備才行,李世民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并沒有催他。

相比之下,魏征主持僧道錄司卻已經開始正常的運轉,一條條限制宗教發展的法令也開始下達到各個州府,對于各地僧道數量與寺院土地的統計也正在進行之中,而最快統計完成的長安與洛陽,已經開始度牒的發放。

不過度牒可不是什么樣的和尚或道士都能拿到的,而是必須要經過僧道錄司的考核才行,比如和尚就要教佛經,以及對佛法的理解,而道士則考道藏,甚至聽說魏征還想對道士考核煉丹,不過因為煉丹沒有統一的標準,最后才只能做罷。

從度牒開始發放時起,長安和洛陽的各個寺院道觀就接到了消息,必須在三個月內到長安或洛陽的僧道錄司進行考核,三個月后拿不到度牒的僧人一率還俗,道士日后則不準再以道士自居,只有拿到度牒的僧人和道士,才擁有傳教的權利。

面對朝廷這種明面上的打壓,無論是佛門還是道教,自然都不甘心束手待斃,本來他們兩教彼此間也是爭斗不休,但這次卻罕見的聯合起來,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動用以前積累下的人脈,鼓動朝堂上的大臣向朝廷施壓,希望可以讓朝廷收回僧道錄司之前發布的法令。

不過這次打擊僧道勢力的事卻是李世民親自點頭的,而且主持這件事的還是一向不講任何情面的魏征,所以誰出面都沒用。

看到走上層路線沒用,長安與洛陽的這幫子僧人與道士也終于急了,首先坐不住的就是佛門,因為道教主要是走上層路線,而且道士大都是兼職的,比如像孫思邈,他的主職是個大夫,道士只是兼職,當時他平時喜歡做道士打扮,僧道錄司對道教雖然也有很大的影響,但相比佛門卻要小多了。

在大唐這個時期,佛門可謂十分的興盛,光是僧人就有十數萬之眾,而且僧人可不像道士平時為民,出家為道,所有僧人只要剃度過后就是正式的出家人,可若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去考核拿度牒,最后能拿到度牒的僧人數量恐怕只有天知道,畢竟朝廷本來就是要減少僧人的數量,只要在考核時動點手腳,就可以控制通過的人數。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長安與洛陽的幾個大寺廟竟然暗中通了一下消息,然后準備一同到皇城門前靜坐,如果朝廷一天不收回限制佛門的法令,那他們就一天不回去,而且靜坐時也會禁絕飲食,其實和后世的絕食抗議如出一轍。

不過還沒等這些寺廟的僧人聯合起來,飛奴司卻已經提前打探到這個消息,緊接著長安與洛陽的駐軍四出,每座寺廟周圍都有軍隊把守,美名其曰在考核之前,朝廷要保護所有僧人能夠有安靜的環境學習佛法,所以在這段時間,嚴禁任何人進出寺廟。

朝廷在寺廟周圍駐軍的事雖然在民間引起不小的風波,但是現在大唐國家穩定,百姓也十分的富足,別的不說,光是紅薯這些商道作物的推廣,就基本上解決了饑餓的問題,所以民間雖然有怨言,但也絕不會因為這點事就和朝廷鬧。

更何況隋末的戰亂依然有許多人記得,而且大唐的軍隊也絕不是吃素的,君不見草原上的突厥人被唐軍殺的人頭滾滾,現在程咬金等人也在黨項大開殺戒,所以就算有人想鬧事,也得估計一下自己的脖子是不是比軍隊的鋼刀硬?

其實像派軍隊封堵寺廟大門這種事,也只有李世民這種開疆拓土的一代雄主敢這么干,雖然他不是大唐的開國之君,但整個大唐的國土有大半都是他親手打下來的,而且又外滅強敵,百姓也十分富足,在民間的威望自然無人可及,甚至現在李世民在民間已經有神化的趨勢,相比寺廟里的那些泥胎,自然是李世民這個活著的真龍天子更加厲害。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件事很快就平息了下去,寺廟雖然暫時不能進,但對一般人的影響并不大,畢竟宗教這東西不能吃也不能喝,燒香拜佛也只是求個心安,而且朝廷也不會永遠封禁,等到三個月自然也就放開了。

半個月后,李休也終于將籌建銀行的計劃整理出來,然后親自進宮將這份計劃呈交給李世民,對此李世民也十分重視,立刻將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三人召到兩儀殿,然后共同商討李休的這份計劃。

李休對于銀行之事還是十分慎重的,在他的這份計劃中,暫時也只在長安和洛陽兩地開設銀行做為試點,當然現在也用不著分什么央行和商業銀行的區別,銀行開辦之后,會開設存款、匯兌、貸款等業務,和后世的商業銀行差不多,當然這些業務想要開辦起來,肯定不像后世那么容易,別的不說,光是信息的傳遞就是個大問題。

另外這個銀行還有一個商業銀行沒有的功能,那就是發行貨幣,對于這件事李休也更加的謹慎,因為貨幣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根本,更何況李休還想對大唐現在的貨幣進行改革。

為了保持平穩,李休并不想對大唐現有的銅錢進行改變,事實上大唐建立后,已經對銅錢做了一次改革,那就是將流通數百年的五銖錢改為開元通寶,這主要是隋末戰亂,銅錢的發行也十分混亂,導致隋末的五銖錢十分輕薄,而且樣式也不規則,于是在武德四年時,李淵下令開鑄“開元通寶”,并且規定每十文重為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為一錢。

初唐時期國力強盛,開元通寶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形狀也十分的精美厚重,哪怕是在后世時,初唐時的開元通寶也依然受到不少人的喜愛,相比之下,中唐之后的通寶錢就又變得輕薄粗糙起來。

現在大唐的開元通寶已經取代了原來的五銖錢,成為大唐國內的流通貨幣,百姓們也都已經認可這種銅錢,所以李休也覺得沒有改變的必要,甚至日后鑄造銀幣時,也只是改變材質,而形狀也依然使用開元通寶,這樣才能更容易得到百姓們的認可。

在李休的計劃中,對于銀行的運營以及新幣的發行都有詳細的規劃,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等人看過之后,大體上也沒有什么意見,只是對一些細節做了補充和修改,隨后這份奏折也得到李世民的批準,而銀行的籌建也正式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