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風水問題
第六百八十一章風水問題
小說:、、、、、、、、、
梅國賢相當的驚愕,以他有限的風水知識也知道,這種情況對自家不利,而且一棵看起來郁郁蔥蔥的樹木居然腐朽了,很可能是由外在引起的,一時間不禁緊張起來。
這時,孟子濤說道:“梅總,我覺得這事你還是打電話問問唐老,聽聽他的意見吧。”
“哦對!”梅國賢回過神來,連忙打電話給唐師傅,結果傳來的是無法接通的信息,而且打了幾次都這樣。
梅國賢有些急了:“怎么老打不通,明明先前還通了電話的啊。”
孟子濤說:“會不會是在國外,信號不好的原故?”
“不知道啊。”梅國賢有些焦慮,關鍵時刻怎么能找不到人呢?
“要不你找找其他的專家吧。”孟子濤提議道。
“這座別墅是唐師傅幫忙布置的,其他人我都不放心啊。”梅國賢搖了搖頭,他看向孟子濤,說道:“孟老板,要不你幫我先看看吧?”
孟子濤擺了擺手:“不行,不行,我對風水只是略有研究,而且都沒什么經驗,完全是紙上談兵而已。”
梅國賢說道:“孟老師您謙虛了,要不是您的話,我完全看不出這棵樹會變成這樣。”
就憑孟子濤一眼看出這棵樹有問題,梅國賢就覺得孟子濤有兩把刷子,說話的語氣都客氣了幾分。另外他其實只是想讓孟子濤先看看,看出來最好,看不出來也無所謂,而且這之后他肯定會再邀請唐師傅過來的。
孟子濤其實對風水之道多少也有些好奇,再加上梅國賢的盛情相求,最終還是同意了。
“梅總,我在風水這方面才疏學淺,看看可以,但說錯了,你可別見怪。”
“那肯定不會。”梅國賢笑著做了個請勢。
一般來說,樹木死亡無非是自然和非自然兩種因素,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非自然因素的可能性占絕大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百分之百。
在風水上來說,大樹死是衰氣聚集,不是好兆頭。所以必須要找到原因,如果解決不了,只能搬家。
孟子濤先查看了一下大樹的四周,現并沒有特別的情況,當然,這有可能是他經驗匱乏的關系。
于是,孟子濤擴大范圍查看,結果一切正常,好的不能再好了。
正當孟子濤覺得院子里沒有問題的時候,車庫旁邊突然響起了一陣犬吠聲。
“大黃,亂叫什么!”隨著梅老將一聲呵斥,那狗馬上就不叫了。
孟子濤心中一動,走過去一看,現那是一頭系著狗繩的金毛犬,在它身后則是一間像模像樣的狗屋。
孟子濤見狗屋很新,看起來像是新建的:“梅總,這狗屋是你新加的嗎?”
梅國賢說道:“是的,我夫人又懷孕兩個月了,狗在家里不太好,就給它新建了個狗屋。”
“這事你就沒有問一下唐師傅的意見?”孟子濤說。
梅國賢訝然道:“只是加一間小小的狗屋,難道在風水上還有什么說法?”
孟子濤聞言心里多少有些無語,梅國賢這么相信風水之說,卻對風水知識一知半解,連一般的常識居然都不知道。
“梅總,你知道嗎,像狗屋這種情況,在風水上來說叫做‘背布袋’,又稱為‘拖虎尾寮’、‘埋兒屋’。指的是在住宅宅旁邊加建一間小屋,如雞舍,狗屋或儲藏室工作間、車庫等,距離住宅越近,影響越大。”
梅國賢大驚失色:“啊,還有這種說法?那它會對運勢有什么影響?”
孟子濤解釋道:“自己房子的周圍環境,都與住宅有密切關系,如果已住進宅內,后來,因某些原因而需要增建宅,或增建宅側,對主宅都是有影響的。這種房子主要應驗傷殘,如果夫婦主臥室窗戶下有此類小屋,更應慎防胎兒先天殘疾、天折,流產等。”
“背布袋屋”全國各地的案例極多,很多居住者都是因為宅旁有空地,覺得空著很可惜,就增建了。又有很多宅主也認為后面是庭院或防火巷,就把它用來擴建,施建成廚房,無形中也形成這種壞風水。
其實這都是非常不明智的,貪圖一點點的方便,卻不知為自己的運勢埋下了禍患。由此可見,人實在不可貪求,有足夠的空間運用,即應滿足。
也許有人要說,全國各地這種情況很常見,又沒幾個人因此而倒霉,這種說法肯定是唬人的。
事實上,一些壞風水,只是說增加了隱患,至于會不會真出現這種情況,就要看機率了,或許一輩子都遇不到,但你也不能說它就有問題。
所以歸根到底,這還是信與不信的事情,老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命是一個要素,而自身努力則是另外的要素。風水不是決定一個事物展成敗的絕對要素,只是一個助力。
當然,以現代科學來說,“背布袋”也是有一定依據的,大家都知道人體有生物場,每個細胞都具有正負的離子運動,凡環境周圍的物質摩擦,必然會產生連帶的生電現象,這些電的質量,會對居住者造成影響。
當然,你要說我非建不可,而且本人又信風水,這種情況難道就不能破解了?這到也不是,如果非建不可,最好在動工之前,請高明的風水師實地查勘,妥善解決方位、擇日、高度等問題,且興修過程中家人盡量搬出去住,建完再入住,可避開災厄。
聽了孟子濤的解釋,梅國賢傻眼了:“我以為不過是一處狗屋,當初就隨便叫人建的,其他什么都沒看。”
說到這,梅國賢狠狠拍了自己的大腿:“我想起來了,這段時間生的怪事,確實都是在建了狗屋之后出現的,這狗屋很可能就是罪魁禍!孟老師,求您無教我怎么破解這個局面。”
孟子濤有些為難地說道:“照理說,這狗屋只要拆掉就算破解了,但這種事情破得好能財,破不好雪上加霜。而我又欠缺經驗,所以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梅國賢一想還真是這個理,于是說道:“那好吧,我再打一下唐師傅的電話。”
剛才唐師傅在飛機上,所以這回電話一打就通了,梅國賢在電話里把事情說了一遍,被唐師傅說了一通,并表示他快回來了,等他回來之后看了再說。至于這幾天,如果有法器應該也不會有問題。
有了唐師傅的說辭,梅國賢頓時松了口氣,隨即對孟子濤表示了感謝,帶著孟子濤來到客廳。
閑聊了一會,梅國賢說的賣家來了。
此人名叫方亮,是專門做法器生意的,據說能耐頗大,就算幾百上千萬的珍貴法器,只要給他時間,都能找得到。
寒暄了幾句,方亮就倒起了苦水:“梅總,您這回給我的時間可夠緊的,也是我運氣好,不然的話,還真找不到令您滿意的。”
梅國賢擺了擺手:“知道你辛苦,只要東西能令我滿意,價錢肯定也能令你滿意。現在把東西拿出來吧。”
“好咧。”方亮連忙把他帶來的三樣風水法器拿了出來,指著其中一件法器說道:“梅總,我建議您請這件法螺,它可是由高僧加持過的。”
方亮指著的那件法螺看起來異常精美,光從外表來看,就比另外兩件搶眼多了,梅國賢一眼就喜歡上了。
梅國賢戴上手套,小心地把法螺拿到手中欣賞了片刻,隨即就放到孟子濤面前:“孟老師,您看看吧。”
孟子濤點了點頭,接下來仔細打量這件法螺。
此法螺乃是以白螺為胎,通體包金鏨刻紋飾,間飾紅綠寶石,邊鑲金翅,其上鏨刻有蓮花生大師咒:阿省班雜咕嚕叭嘛悉地省。
蓮花生大師是印度高僧,傳為釋迦牟尼之子羅羅轉世,藏傳佛教的創始人。吐蕃王赤松德贊準備創建一座佛教寺院,遭到了極大的阻力,于是便派遣使者迎請了蓮花生大師前來扶正壓邪,降妖除怪,創建佛寺,弘揚佛教。
以這件法螺的造型,喻意著當人們吹響法螺,就念動蓮花生大師咒,便可得其護佑。
這法螺異常精美,在古代只有帝王權貴,才有資格使用,常人難得一見。再加上有高僧加持,確實是一件非常合適梅國賢的風水法器。
孟子濤檢查了法螺之后,梅國賢急忙問道:“孟老師,這件法器合適嗎?”
孟子濤微微一笑道:“我再看看剩余兩件吧。”
孟子濤的回答,讓梅國賢和方亮都怔一怔,桌上的這三件法器,明顯是這件法螺最為出色,孟子濤居然還這么說,是不是意味著法螺有問題?
方亮暗中撇了撇嘴,他覺得孟子濤完全是在嘩眾取寵,不過是想多表現一下而已。
孟子濤可不會去管方亮怎么選,他鑒賞了剩下的兩件法器,這兩件法器一件是辟邪,另外一件則是銅葫蘆,都是比較不錯的法器,相比之下辟邪更好一些。
“梅總,如果你一定要三選一的話,我建議你選這件辟邪。”孟子濤表了他的看法。
居然沒選自己花了很多精力和代價才找來的法螺,方亮心里十分惱怒,要是鑒定的是唐師傅這樣的高人,他就不說了,你這個毛頭小子又是什么玩意兒?
“孟老師,不知道你為什么不選法螺呢?”方亮皮笑肉不笑地問道。
“孟老師你盡管說吧。”梅國賢呵呵一笑,他對此也很感興趣。
孟子濤看向方亮:“如果按古玩市場的價值來說,法螺應該是三件當中最貴的,但以法器的角度而言,它不但是三件之中最差的,而且使用它不但沒有好處,還有壞處。”
“愿聞其詳!”方亮肚子里冷笑連連,心道:“居然敢這么說,如果一會給不出令我信服的理由,可不會客氣!”
孟子濤說:“問題就出在上面鑲嵌的寶石上,這到不是說寶石是假的,而是說,寶石應該是后補的。”
方亮聞言一驚:“后補的?你有什么證據!”
孟子濤指著法螺上的寶石說道:“不知道方老板對古玩鑒定有沒有經驗,你可以對比一下這幾顆寶石,這顆寶石上包漿非常明顯,而這幾顆卻非常新,這是不符合自然變化規律的。”
方亮的仔細一看現還真是這樣,頓時有些目瞪口呆。
孟子濤說:“想必方老板應該能夠明白,這件法螺為什么不能作為法器了吧?”
法器為什么會起作用,用現在的解釋,還是氣場的原因,現在原寶石掉了,補上了新寶石,它們之間的氣場會不一致,從而導致氣場紊亂的后果,這樣一來,當然就不能作為法器使用了。
當然,如果有高人重新加持這件法螺,也能起到作用,但關鍵方亮沒有啊,又因為東西是朋友幫他找來的,沒有多加鑒定,導致了現在這樣的問題,這就尷尬了。
“梅總,抱歉的話我就不多說了,為表歉意,如果您想請這尊辟邪,我愿意以三十萬讓給您。”
梅國賢笑著點了點頭:“好,那就不好意思了。”
“說不好意思的應該是我。”方亮連連表示歉意。
接下來,梅國賢給方亮轉了賬,方亮就拿著東西告辭了。
“孟老師,今天的事情真謝謝你,我前段時間得到一幅古畫,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
孟子濤明白梅國賢的意思,笑著表示可以,梅國賢就讓人把畫拿了過來。
孟子濤凝視,只見圖畫紙質泛黃,上面有幾個明顯的蟲蛀孔眼,看起來十分斑駁,品相不佳。
至于圖畫的內容,則是童子禮佛圖。
此畫的作者,筆力十分的精妙,只見畫卷之中,在大士前,兩位童子拜佛,抑或尚在玩耍的童子正要趕來,其情致和懵懂神態,寥寥數筆,便躍然絹素之上。
整個畫面淡雅且沉靜,大面積背景下看似不經意的涂抹卻是畫家巧妙的構思,與整個畫面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烘托出畫中童子天真自由的內心世界,也充分體現了當時佛教信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對兒童的熏陶和影響。
瀏覽閱讀地址:/jianbaoshengya/3781018.html
閩ICP備1601824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