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槍殺逃兵的原因就不用多說了,當然是為了阻止其它日軍效仿最終導致日軍的全線崩潰。
一般情況下日軍這么做是沒問題的,因為這至少可以使日軍穩住陣腳但是現在,這可讓那些玩潛伏的日軍怎么活啊?分配任務的時候可不是這么說的啊,難道讓他們用刺刀去面對中國人的坦克?!
應該說這些日軍還是有些勇氣的,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還是進行了一些嘗試,比如朝著中隊的方向甩出幾枚手榴彈,然后乘著手榴彈炸開的煙霧就往前沖。
但這方法明顯是行不通的開在前頭的可是又高又大的“謝爾曼”坦克注:謝爾曼坦克車高297米,日軍以臥姿甩出的手榴彈大多落在坦克前有些甚至還撞到坦克的前裝甲反彈回來,炸開后反而殺傷了趴在地上繼續潛伏的日軍。
更糟糕的還是,這還提醒了中國士兵,讓他們知道原來在前方的地下還有許多“潛伏”的日軍,于是隨著軍官一聲令下,中國士兵們就從坦克的間隙往前甩手榴彈,隨著“轟轟”的一陣爆炸,潛伏在前方的日軍就被炸得一片哀嚎。
有些日軍沉不住氣了,他們從藏身處一躍而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這種就是屬于相信“武士道精神可以打敗一切敵人”的那類,或許說他們是受不了壓力而胡亂發起的沖鋒。
對于日軍的這種嘗試,中國部隊只是輕松朝前方打出一排子彈就將他們壓了下去,這其中尤其是坦克上的762的機槍雖然此時天色才剛亮而且四周到處都是煙霧,在坦克內的機槍手有些不清目標,但這并不重要,因為坦克內的機槍子彈多的是每輛謝爾曼坦克攜帶的機槍子彈有六千多發,再者會出現在坦克前的肯定就是敵人而不會是自己人,于是前方只要稍稍有人影,那就不用多想了,扣動扳機吧!
數十輛坦克的機槍先后開火,再加上坦克后的步兵也在不斷往前射擊,此時迫炮部隊也加入了戰團,將一發發炮彈射往坦克前方此時的迫炮部隊其實根本就看不到目標,但其實也不需要看到目標,他們只需要知道坦克大慨的開到哪個位置,然后往坦克前方開炮并且逐步往前延伸就可以了。
于是子彈、炮彈很快就將打算沖鋒的日軍壓了下去。
日軍的處境就是走又走不了沖又沖不上來,想逃跑自己人又會在后頭開槍下一秒,這些日軍就做出了一個讓人想不到的決定,大面積朝兩翼海水方向崩潰逃跑。
這看起來似乎很傻,海水處沒有掩護那不是完全將自己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嗎?
但其實是他們唯一的生路坦克總不能跟著他們往海水里開吧!這至少可以使他們不用面對中隊的坦克,而且兩翼也不是中隊的主攻方向,中隊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對付他們,最重要的還是日軍第61守備隊,他們是長期生活駐守在夸賈林島上的部隊,由于長期駐守在海島上,所以基本人人都會游泳,甚至可以說熟知夸賈林島上的每一片土地,日軍知道海邊什么地方有暗礁可供他們藏身。
初時這么做的只是一小拔靠近海邊的日軍,但這一小拔日軍的成功很快就帶動了其它日軍一起朝海邊潰退。
中國部隊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這些日軍,依舊不停的用機槍和火炮對其展開追殺,但還是有些日軍消失在海水里。
這倒不是說中隊對他們沒辦法,而是中隊知道一點:更多的日軍還是在正面,兩側這些逃往海里的不過是小部隊,中隊不值得為了這些芝麻而丟掉西瓜從這一點來說,往兩翼海水方向逃走的日軍還是很明智的。
于是吳宇航一聲令下,坦克部隊就加快速度往前挺進。
不出吳宇航所料,前頭果然是日軍的主力部隊,而且這些日軍的主力部隊因為原本還是做著沖鋒并殺進“狼角”與中美聯軍肉搏的打算,所以大多都是輕裝其實,就算日軍不是輕裝也沒多大差別,日軍所謂的重裝備就是些重機槍、迫擊炮之類的,這些對“謝爾曼”坦克根本就沒有多大的威脅。
另外一些對“謝爾曼”坦克有威脅的東西,比如炸藥包、磁性反坦克雷等,又由于中國部隊有板有眼的步坦協同推進而根本就無法發揮作用。
于是中國部隊就像是虎入羊群般的殺入日軍部隊中,尤其是這一帶的地勢又平又窄
平,就意味著坦克可以在這里毫無障礙的前進。
狹窄,就是說日軍部隊要相對集中。
這就差不多就可以說是“謝爾曼”坦克76的裝甲和厚厚的履帶與日軍的血肉之軀之間的較量,當然,還有日本人所謂的“武士道精神”。
但“武士道精神”顯然救不了這些日軍,雖然日軍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試圖以步槍和手榴彈展開反抗,但是他們的反抗卻是那么的無力,坦克就像是絞肉機般的在子彈和炮彈的掩護下,帶著馬達的轟鳴聲將日軍輾得粉碎。
戰后幸存下來的日軍俘虜是這樣描述的:“幾分鐘前,長官還在激勵我們,說是不要擔心敵人的坦克,我們的飛機會將他們炸成廢鐵,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戰斗打響后用最快的速度沖進敵人陣地將敵人殺死,勝利永遠屬于我們大日本帝國!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在敵人坦克往前推進時,我感覺我們強大的部隊就像是支可憐的小綿羊,不堪一擊,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如果不選擇投降,就只有死!”
這場戰斗可以說是空前的殘酷,原因是中國部隊依靠的是坦克推進,而日軍卻擠在狹窄的正面被輾壓,于是整個寬七百米的長一公里的地帶全是肉泥,偶爾還可以看到肉泥旁有幸躲過坦克履帶而保持完整做掙扎或抗拒狀的手腳,因此美軍就將這段路稱之為“血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