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詹姆斯瑞恩出現時,影片已經走過了一多半,以肯尼斯圖蘭的推斷,按照好萊塢的制片規則和杜克羅森伯格的習慣,接下來必然還有一場大戰,實現最后的救贖。
但他明顯感覺到,其實瑞恩這個人并不重要,杜克羅森伯格想要表達的目的很明確——救誰并不要緊,重要的是救人這項行動。
同時,作為資深影評人和媒體從業者,肯尼斯圖蘭敏銳的察覺到,這部影片上映后必然會引發討論的風潮,即便它是如此符合美式價值觀!
杜克羅森伯格好像永遠都不會忽略市場?肯尼斯圖蘭嘴角掛上了一絲無奈的笑容,爭議和風潮往往能殺死一部電影或者引爆一部電影,那《拯救大兵瑞恩》呢?
這些來參加首映式的觀眾,很多都是沖著導演而來,對于杜克的習慣有所了解,既然開頭的大戰精彩殘酷到讓人靈魂都為之顫抖,那結尾高潮戲又會帶來什么樣的觀影體驗?
“大戰之前還有片刻的寧靜啊。”
聽到艾琳的話,安娜笑了起來,湊到她耳邊低聲說道,“羅森伯格導演這是在用美好回憶彰顯人性的光輝。”
在安娜眼中,經由戰場命運而揭示人的感情世界,是杜克在這部影片上最重要的進步和成功,為了表現人性的完美和對戰爭的恐懼,他特意在影片的第二次大戰之前安排了一次片刻的寧靜,在這種寧靜中讓人體會人性的光輝和戰爭對人性的摧殘。
在這一段落中。鏡頭又出現了米勒上尉顫抖的手以及他上半身的中景鏡頭,安娜看到了小分隊的最高指揮官在大戰之前對命運的擔憂和無望,當他坐下和瑞恩談論家人的時候,他告訴瑞恩要回憶和家人在一起的具體的事情而不是他們的音容笑貌。
杜克在這里巧妙的使用了一組正反打鏡頭,基本上都是兩人的面部特寫,安娜從他們的表情中看到的是無奈和辛酸。那位年輕導演似乎想通過瑞恩的嘴,將千千萬萬個美國普通士兵戰前的美好的生活傳遞給所有人,但是戰爭卻把這一切都攫走了。
在這片刻的寧靜中,沒有爭吵,沒有懷疑,雖然他們不知道命運最終會怎樣,但都懷著對往事的美好回憶與戰友共同迎接激戰的到來。
導演將這片刻的寧靜和后來必然會出現的激戰放在一起,用意非常明顯,就是為了突出這種寧靜生活的寶貴和戰爭的殘酷。表現出對生命價值的肯定。
相比于安娜,另一邊的肯尼斯圖蘭有不同的感受。
在他看來,真正有正義感和責任心的導演不會只迷戀戰爭的血腥和刺激,相反應該更多關注的是人情、人性,人在戰爭中所體現出來的寶貴的精神狀態,從而讓人類認識到戰爭的可惡,和平的珍貴,讓每一個觀看者都能從內心珍惜和平。遠離戰爭。
杜克羅森伯格終于控制住了內心的毀滅欲望,借用戰爭的毀滅表達了一個極其深刻的主題。
想要把這一主題繼續深化。同時讓觀眾銘記在心,徹底成為打動人心的力量,接下來需要的是什么?
那就是犧牲,沒有比犧牲更加合適的方式了!
不用去細想,肯尼斯圖蘭也能猜到,小分隊的大部分成員必然會倒在這片橋頭陣地上。
戰前。誰都有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有他們被子彈擊中時要為之感傷和不舍的東西,那究竟是什么?可能在美國,那是家庭的回憶,在別的地方又是別的什么。總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懷戀的,卻又遠離的東西。
而戰爭的作用在這里僅僅是毀滅所能毀滅的一切,戰斗者們便是要奪回他們能奪回的部分。
想要拯救代表美好的瑞恩,犧牲不可避免,小分隊的成員一個接一個陣亡,直到米勒上尉……
中槍后的米勒上尉倒坐在橋邊,用小手槍無力的對虎式坦克開槍,最后救援的P51飛機趕到炸毀了坦克,希望不曾破滅,小分隊犧牲六人拯救的美好,終究可以帶著他們的回憶和愿望,勇敢的活下去。
“別辜負了大家,”米勒死前說道,“瑞恩,好好活下去……”
影院中響起了抽泣聲,雖然一個人的聲音不算大,但抽泣的人太多了。
艾琳捏了捏發酸的鼻子,“我明明知道這是煽情,為什么還是想哭呢?”
“因為導演用了一整部影片在鋪墊這一刻的犧牲和煽情。”安娜相對要冷靜一下,“米勒上尉是個英雄。”
是啊,米勒上尉是個英雄,是個典型的平民化的美利堅式的英雄,這樣的英雄的犧牲最具感染力。
庫尼特斯用手背輕輕擦了下眼睛,旁邊的艾倫和瓊斯也在做類似的動作,另一邊的歐文眼中閃爍著水光,最終緩緩流淌了下來,他似乎還沉浸在電影之中,沒有半點去擦的意思。
“我親愛的瑞恩太太,我懷著萬分愉悅的心情通知您,您的兒子詹姆斯瑞恩毫發無損,此時,他正在從歐洲戰場返回家中的路上。從前線傳來的報告稱詹姆斯英勇而堅定的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即使他得知了家人在這場推翻專治和壓迫的偉大戰爭中遭遇不幸。我很高興同戰爭部長、美軍的全體官兵和美國公民一道祝愿您身體健康,并和身邊的詹姆斯一起幸福的生活,只有心愛的兒子安全返回才能補償您的心痛……”
米勒上尉死去,馬歇爾上將的聲音作為畫外音響起,那是美國政府在宣讀給瑞恩母親的賀信,硝煙尚未散去的戰場上,空鏡頭緩緩移動,坍塌了的鐘塔,深陷的彈坑,破碎的橋面和尸體,每個行動著的人的表情都沉靜而安詳,他們還活著,他們在聆聽,那些軍方贊美瑞恩的語言那么美,那同樣是贊揚所有軍士的語言,所有活著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無畏的人們。
“戰爭與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兩側,那么就注定了‘毀滅’二字的分量沉重。”
肯尼斯圖蘭聽到了托德麥卡錫似乎評判電影的聲音,“真正的戰爭片從不避諱人類為自己留下的創傷,而在戰爭陰霾的背后,同樣折射出人性燦爛的光芒。”
托德麥卡錫轉頭看向肯尼斯圖蘭,“影片很精彩,杜克羅森伯格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超越了自己!我可以在這里贊美他,也只會在這里贊美他!”
見到老朋友露出無奈的笑容,托德麥卡錫轉回頭去,不再說什么,這部影片是如此的正確,正確到想要抨擊杜克羅森伯格都必須謹慎!
如果抨擊影片的主題,那只是給自己找麻煩,抨擊其他方面又無痛無癢,托德麥卡錫忽然有種無處下嘴的感覺,只是思考了幾秒,就想出了最好的應對方式——無視杜克羅森伯格的新電影,就當它從來不存在好了。
拯救到底值不值呢?
似乎導演一直沒有給出太過明確的答復,當畫面重新回到老年詹姆斯瑞恩那里時,最后終于有了交待。
瑞恩得到拯救,回到了家鄉,平安過了一輩子,年邁的他來到戰友的墓前緬懷,留著眼淚問自己的妻子,自己是不是一個good.man?妻子捧著他的臉肯定他是,老臉方才有點釋然。
“我好好的活了,我是個好人嗎?”。
影片馬上給出了答案,他妻子回答,“你是個好人!”
白發蒼蒼的他對著米勒上校的墓地行了一個軍禮,飄蕩的星條旗再次出現,影片降下大幕……
字幕緩緩落下,劇院中一片沉寂,坐在杜克身邊的蒂娜菲忍不住回頭向后看,從影片放映中觀眾的掌聲看,現在不應該是這種態度啊?難道觀眾不認可這部影片?
她的眼光又落到雇主的臉上,杜克神色平靜,安穩的坐在那里,漆黑的眼眸中釋放的似乎全是自信?
如果讓她來評斷,這肯定是一部好電影,甚至是戰爭片中的經典,身邊的這位年輕導演將他最擅長的視覺效果和以前不具備的思想內涵近乎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即使其中存在大量煽情的場面,依然顯得自然流暢而不做作。
劇院寂靜了大概五秒,然后掌聲如夏日驚雷般爆發,從最后排的普通觀眾起,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他們站起不是因為退場!不是因為放松!而是為了向導演和影片表達祝賀和敬意!宣泄他們內心因為影片而帶來的激蕩情緒!
“他總是在成功!”
湯姆漢克斯站起來,主動向這邊走來,不等杜克伸出手,直接給了一個結實的擁抱,“杜克,我為這次合作而感到榮幸!你送給我一個經典角色和一部經典電影!”
越來越多的人走了過來,紛紛送上祝賀!
掌聲雷動,絲毫沒有停歇的趨勢,觀眾一直在站立鼓掌,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表達他們對這部影片,對那位年輕導演的喜愛!
首映式結束了,影片的風格能不能得到認可,還要接受市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