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是村長

第10章 咒語新升級

“一飯之計在于晨,一家之計在于唇。”

三頭身搖頭晃腦,一本正經的給人講解他娘教給他的圣人言論,“意思就是說,一天的三頓飯里,早上這頓最要緊。一家人過日子,吃飽吃好最要緊。”

朱方氏喜得親了他一口,“對對對!還是我們小地瓜腦子最好,什么都記得清楚。”

董二嫂更加敬佩的看著葉秋,果然是讀過書的,比她男人那個半桶水可強多了,反正她是從來沒聽她男人說出過這么有學問的話。

咳咳,帶歪自家小幼苗沒有半點心理負擔的葉秋,眼瞅著董二嫂那無比仰視的目光,臉皮頂得住,耳朵也頂不住的微紅了起來。

“別光顧著說話,吃飯,趕緊吃飯。”

她卻不知,董二嫂暗暗留了心。回頭還專門找了三頭身,專門把她那兩句名言生生背了下來。打算下回董二再說她不識字,就甩出去打他的耳光!

朱家五畝田里的棉花早已采摘完畢,那些棉花桿子幾天不澆水,也就干透了。把這些桿子收割,燒成草木灰來肥地,再把地翻一遍,就可以種冬小麥了。

這些事有朱家二老鎮守,葉秋沒什么可操心的。

她帶上銀子,叫上連升,打算駕上自家馬車,進城一趟。

頭一件事,當然是去買糧種。再有就是既打算種小麥,還得去弄些肥來。

朱長富覺得奇怪,漚肥不在鄉下收集人畜糞便,她跑城里去干什么?可葉秋卻不肯多說,只說到時就知道了。

這妮子!

朱長富一面瞪眼睛,一面跟寵溺女兒的老爹一樣,幫她算好了要用的糧種,又交待她去扯幾尺搭車篷的油布回來。

不僅是村里那車,自家的馬車也要搭一個棚。不僅體面,往后要是刮風下雨的出門,也更方便些。

董二嫂聽說,忙把自家小叔要拜的木匠師傅家地址,也告訴了葉秋一聲,“我昨兒在他那里,就看見做好的車棚子,你去問問價錢,要是合適也可以找他。”

就算是婆家人再讓她寒心,可外頭的場面事,能照應的,她還是要照應到了。

真賢惠。

可葉秋雖是笑笑應下,卻也沒表示一定會去。她也要貨比三家的是不是?

因怕孤男寡女不好看,又邀了連升的妹子連蔓兒跟她同去。因說好了要給工錢,連家無不愿意。

朱方氏又想著要她帶桶桐油和顏料回來,“今年掙了些錢,咱把那炕圍子也重新涮遍油,再畫一畫。省得你叔這些天閑在家里,也悶得慌。”

這話一說,董二嫂也有些意動。

刷了桐油,畫了炕圍子的墻面一個好看,二個還不會掉土,弄臟衣裳。她家還是她成親時刷過一回,如今早該換了。

只她知自己家境,眼下還刷不起。卻給她們提個醒,讓去問下村里還有沒有人想畫的,有就索性多買些,既能便宜,也能幫朱長富掙點小錢。

這個倒是可以,朱方氏在村里打聽了一圈,說好工錢,倒是有好幾家想畫的。朱長富重又算了所需的東西,葉秋拿紙筆記下,這就要跟連升出發。

只沒想到,原本說好的小地瓜突然鬧騰起來,非要一起去。

若是平時也就算了,可今天要買的東西太多,再帶個小孩就很不方便了。尤其葉秋跟陶家的臉已撕破,葉秋也不想帶著孩子去鎮上冒險。

可小東西也說不清為什么,就是犯上了倔勁。怎么解釋他也不聽,還滿地撒潑打滾,哇哇大哭的鬧著要去要去。

葉秋見此,本來想帶上他的,也不帶了。

一哭二鬧三上吊,這樣的潑婦毛病能慣么?

虎媽表示,堅決不行。

毫不留情的轉頭就走,被強行留下的小地瓜又著急又生氣又傷心,癟著一張又是淚又是泥又是汗,糊成的小花貓臉,指著葉秋憤怒的大叫,“你不帶我去,就要被壞人搶走!”

葉秋聽得又好氣又好笑,這是他升級出了新咒語?

這都上哪兒學來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啊,等她回來,非好好教訓他不可。

并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的葉秋,和連升兄妹一起,離仙人村漸漸遠去了。

八角鎮,陶家大宅。

還在家養著尾巴骨的陶宗名,歪在軟榻上,半信半疑的問,“你說的當真?”

半跪在榻前的陶七垂著眉眼,聲音低沉,“昨日遇到一個仙人村的婆子,都打聽得明明白白了。”

陶宗名挑眉掃了他一眼,道,“把事情辦牢靠了,再回來上工吧。”

陶七點頭起身又行了一禮,這才恭敬的退了出去。

眼中,掠過一抹狠厲。

別怪他狠心,要怪就只能怪那丫頭,不給他們一家活路。

他大步走開,卻渾然忘了。最早在人家找上門時,是誰先欺壓價錢,出口傷人。

葉秋今天辦事頗為順利,先去客棧買了糧種,談定肥料。

其實說穿了也沒啥,種冬小麥最需要的是磷肥,所以葉秋叫陳掌柜幫忙收集些客人吃剩的魚刺骨渣給她。如果他能把城中酒樓的都談下來,她也可以長期接收,一并付錢。

然后又去扯了油布,訂了車棚。

比較一番后,葉秋還是選定了董二嫂介紹的那一家。

價錢手工都合適,就是葉秋說要把車篷做成可伸縮式的,那位譚師傅琢磨了一會兒,就拿幾根小木頭搭了個樣子出來,比葉秋之前的設想還要簡便好用。

果然譚家有木匠傳統。

葉秋很滿意,給了訂金,還替董二嫂說了幾句好話。

不過現成的人情,為什么不做?

當然,跟她出來的連家兄妹也收獲頗豐。

原本村里人說好,幫忙趕車是不收錢的,只管飯就行。但葉秋約人出門前,就悄悄跟連大娘說好了,她不包飯,給錢。

其實算來,這跟包飯也差不多,但鄉下人節儉,明顯更愿意拿錢。自家收拾幾張大餅,怎么不能混個肚圓?

連升趕車辛苦些,給十文。連蔓兒只管作伴,就給五文。

連家大娘早交待了一雙兒女,讓兄妹倆拿這錢去扯兩尺布,回頭也好替家里人都做一雙新鞋面,過年好穿。而作為賺錢的獎勵,要有的話,兄妹倆可以多做一雙。

到了布鋪,看著才到自己肩膀高的小連蔓兒,跟她翻揀挑揀著布面,讓葉秋心中大是感嘆,覺得還是養閨女有意思。

象她家小地瓜,就是第一次進城,也特別不愛看這些布匹針線。想來日后想要他陪自己逛街,多半就跟連升似的,去門口蹲了。

要不,她去抱個童養媳回來養著?

抱一個軟軟的,白白的,胖乎乎的小丫頭,天天給她扎小辮,穿小花衣……

葉秋正在這里流著哈喇子遐想連篇,冷不防連蔓兒叫了她一聲,“葉家姐姐,你能幫我叫一下我哥么?”

怎么了?

連蔓兒不太好意思的看了旁邊伙計一眼,“我看中這兩尺布,可一共要十七文呢。我想問問我哥,能不能買。”

不就兩文錢嗎?葉秋很大方,“買吧,我借你就是。”

其實送也可以,不過為免以后村里人都養成這毛病,葉秋還是理智了一把。

連蔓兒卻搖了搖頭,“算了,我還是去問問我哥吧。”

小丫頭小跑了出去,又小跑了回來。

如葉秋所料,一般男人在買東西上,就一個意見——

隨便!

所以連蔓兒還得請葉秋幫忙,看是買塊差點的料子,還是貴上兩文錢?

看小丫頭有心要那好料子,又怕擅自作主回去挨罵。葉秋想了想,問那伙計有沒有相似的料子,賣剩下的布頭子。

伙計倒是好說話,真給她們翻了幾塊布頭出來。雖然顏色差了些,還有些臟,但尺寸卻還更寬裕些。

連蔓兒比了比,最后挑了一塊舊布頭,又買了一塊新的,正好湊夠十五文。滿意的付了錢,歡歡喜喜跟葉秋走了。

出門見到他哥就拿出新料子顯擺,“哥,你瞧這個好看吧?可是全新的,到時給你和爹做新鞋,穿出去也體面。”

年輕人沒有不愛俏的,連升雖不耐煩逛街,可瞧見給自己買的新鞋面還是歡喜的。

見這小姑娘懂事,葉秋幫她道了句,“你妹子為了省錢給你們買新的,給自己拿的可是舊布頭子呢。”

連蔓兒小臉一紅,“我和娘還有妹妹,又不用怎么出去見人,穿舊一點不要緊的。”

連升臉上笑容收了幾分,但眼中暖意卻添了幾分。

也不說話,只抬手粗魯的揉了揉妹妹的頭。兄妹倆對視的那一眼,忽地刺得葉秋想養童養媳的心,更熱切了。

就是日后不能給兒子當媳婦,做兄妹也好啊。

多有愛啊!

要不,回去問問那小東西?

把要買的東西買齊,載著滿滿的收獲,葉秋和連家兄妹踏上了回家的路。

出了鎮子,尋個寬敞地兒停下,葉秋啃著剛買的肉包,連家兄妹啃著自帶的大餅。

本來葉秋是要請他們的,可他們因收了錢,死活不肯。

連蔓兒說得認真,“葉家姐姐,你快別客氣了。若娘知道了,肯定要打死我們的。”

村里有朱德貴家的那樣不講理的,但更多的還是象連家大娘這樣管教孩子的。

別說鄉下人不識字,可他們講究起臉面來,不比讀書人差。葉秋肯付工錢,就已經是給他們占便宜了,要是還順桿子爬,那就會讓人看輕了。

所以葉秋讓過一回,也不再勉強。

只她的肉包子才啃了一只,正要向第二個進軍,忽地,從旁邊沖出來幾個牛高馬大的漢子,把她從車上拉下來,麻袋套頭,搶了就跑!

小劇場:

地瓜:我就說了,你不帶我,會被搶走的

瓜娘:(星星眼)兒啊,莫非你其實是進化出了吉祥物的功能,還能趨吉避兇?

某神棍:無知的人類!你兒子還是烏鴉嘴,只不過功能升級,可以進行災難預報了。哦也

瓜娘:誰給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