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一定是私貨,在荔原堡與平戎鎮依然有不少蕃人生活著,只要有人,就會產生交易。但這支商隊規模很大,七八十輛驢車,私貨的可能性極大。
“就是私貨,我又怎么辦,要禁私貨,先將朱歡抓起來吧。”
陸平與李三狗同時樂了起來。不但要抓朱歡,連王巨自己也得抓,好歹也做過一回騾子。
“大郎,我不是說私貨,而是說大郎第一天就上任,他們猖獗地將私貨運到華池城,豈不是不給大郎面子。”
“二長子,你不懂,權利不僅是一身官服與一個印符,還要有威信,下面的人誠服配合,政令才能暢通,才能令行,如果下面的人不配合,連衙役都調動不起來,去管誰,去抓誰?”
“知縣說得對,軍中也是如此,如果軍士不服,即便做了上級將領,也不能很好地調動軍隊。”李三狗道。
“不用管他們了,我們回去休息吧。”王巨輕描淡寫地說道。
老薛在陜西做得不錯,可是犯了一個小糊涂,回京述職,與一個叫崔令孫的客商爭入驛站,崔令孫不知他的身份,兩相爭了起來,結果薛向將他身份說出,崔令孫嚇得面如土色,正好那時他又在生病,不然下人也不會爭往驛站了,這一嚇又是生病,崔令孫便嚇死了。薛向沒有動手,可他在陜西政績那么出色,有很多人眼紅,又沒什么朋黨替他說話,便貶知汝州,后來又調回陜西,但成了轉運副使。
老薛一下,陜西就失去了方寸,因此在一些綏靖派的支持下,宋夏兩國又重開互市,并且又給歲賜了。
然而一年讓出幾十萬的好處,換來了什么?
包括私貨隨著互市開放,似乎在一些地區又開始泛濫成災。
況且王巨小啊,誰怕?
不過好事能變成壞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王巨也想動一動這個私貨,但不是全二長子腦海里那個動法。
進了新家。
李三狗的婆娘說道:“王知縣,要不要請一個小婢侍候你?”
家里面五個大漢子,就她一個婦道人家,做做家務活還可以的,不過有的她不能侍候了,例如替王巨洗衣服,不能現在成了一個知縣,王巨還要親自動手洗衣服,那傳出去,人家會笑話的。平時沏茶端水,這種貼身式的侍候,她同樣也不能做。
“三嬸,請一個婦人來吧,就象我在延州城那樣,不用請小婢了。三狗叔,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錢。”
“錢?”
“若是我們組織一支新蕃落營,王知縣打算募多少兵士?”
這就是宋朝的各營編制問題,基本步兵營一營是五百人,騎兵營一營是四百人,實際不會滿額的,再加上部分將領吃空餉,這個數字能縮小三分之一。
“三狗叔,你打算編置多少?”
“越多越好,最好是四百多人。”李三狗說道。編置這個營的用意,還是便于調動,畢竟王巨只是一個知縣,即便孫長卿給了手令,讓他擁有練兵的資格,甚至部分揀兵的資格,但沒有多少調動的權利,調動可以,必須要知州同意,諸堡砦的將領才會聽王巨的指揮。所以必須置一支強大的騎兵營,至少王巨能直接控制這支騎兵營,以后在華池便好做事了。所以人數不能少。
實際王巨心中暗笑,未來那可是十萬敵人,不知道李三狗知道這個真相后,心中的人數會是幾百,或幾千?當然,他編營可不僅是李三狗所想的,他的心更狂野……
王巨仍平淡地說:“不是四百人,如果可能,我想編上近千人,沒有近千人,最好也有七八百人。”
“朝廷不會允許。”陸平說道。
“先編起來,再練,正式的蕃落軍刺臉,余下的不刺臉,只編置練軍。”
“這樣也行?”
“陸平,你不明白,即便編入蕃落,人家蕃人也未必高興,待遇太差了,還不如禁兵,所以容易辦,余下的待遇一樣,說不定蕃人還高興這種新奇的編置。”
陸平還有點想不明白。
“兩種編置,情況一樣的就是同駐進營,同樣訓練,同樣戰斗,同樣待遇,不同的就是后者有來去的權利,但離開了,必須脫下鎧甲,放下武器,取消待遇,前者將會被軍隊限制住了,然而述說軍功時,前者會得到更多的賞賜。因此只要做到兩條就可以了,編制前必須說清楚,一旦進來,必須與正規軍士一樣,以軍法論處戰斗與訓練、軍紀,一旦退出,必須提前三個月申請,更勿得在戰斗前提出退出的請求,否則軍法論處。”
“會不會有人不服?”
“待遇跟上,就不會有人不服。”
“那樣用的錢會更多,就打算八百余人,華池也有了八百余壯馬,可這些壯馬手中的馬良莠不齊,想要一支真正的強大騎兵,必須要更換掉近半戰馬。況且未必所有壯馬會有意進入這支新蕃落里,說不定連一半人也沒有。另外還要準備一些備馬與馱馬,若是八百余人,最少要準備一百匹備馬,與兩三百匹馱馬。”李三狗擔憂地說。
“錢哪。”全二長子終于明白。
如果按照李三狗這種算法,八百余人,可能得準備七百余匹良馬,近三百匹馱馬。真正的良馬一匹最少得要五十多貫錢,僅是這個馬就得要多少錢?
況且還有武器鎧甲,以及王巨所說的待遇,恐怕其他的各營說不定也要一些資助。
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的費用。
“相信我吧。”王巨說道。
就這四個字,李三狗閉嘴了。因為看到了太多太多,與朱李兩家一樣,不得不相信。
這時,那支商隊也進了城,里面還有幾個駱駝,駱駝上系著駝鈴,在夏日的晚風吹拂下,悅耳的駱鈴聲居然飄入王巨的耳際……
“又增一野戰的利器,”張玉說道。
此人被夸為以后將兵法執行后河北三十七將中第一將。可能夸大了,也可能是朝廷沒有用好,但能算是一個大將之才,一眼就看出王巨用意。
為什么不大型化,而是小型化,因為操作簡便,運輸也方便,可以用來野戰。
這正是王巨的想法,未來若是李定繼續帶過來神臂弓技術,兩者就可以很好的搭配。
象現在的小火蒺藜不行了,即便改良了火藥配方,殺傷力仍然不大,想要產生大殺傷力,必須讓火蒺藜重量達到十來斤,因此它的射程只能有三四百米。
但它比現在的宋朝投石機射速快,兩軍對壘時,若是將兩人操作改成四人操作,配合好,在這個距離里,就是敵人騎兵沖刺而來,也能拋出兩到三次大火蒺藜,若是步卒,能拋出六七次。
步卒那就算了,看看以后能不能在打交趾時派上用場,西夏與遼國多是用騎兵沖鋒的,要么運氣好,西夏讓一群撞令郎來沖刺,那才能產生更大的殺傷。
再加上神臂弓,第一道火力便會變得很強。
不過總的來說,它的射速仍很慢,這也是火炮最終取代回回炮的原因。
另外就是造價貴,比如這個螺絲螺帽,即便以后能改進一些模具技術,造價恐怕也是后世的一百倍以上。
次之便是得用好鋼,特別是那個滑輪組與彈簧組,但有一門好處,無形中提高了它的門檻,即便以后打敗了,被西夏人得到,也不易被西夏人仿造。除非治鋼技術泄露。
幾人讓衙役小心翼翼地將它們裝上車,運向京城。
火藥的改進,鎧甲重量下降,新石炮,火蒺藜,這四樣綜合在一起,已遠勝過神臂弓,由不得幾人不重視。
“就不知道朝廷怎么看了,如果用這種新鋼鐵對鎧甲武器進行換裝,那怕換裝了一半,再投入五千門火炮,環慶路戰力會提高一倍。”種診說道。
說得沒錯,但宋朝那來的錢哦。
兩千門火炮,一半鎧甲武器換裝,恐怕就是熙寧變法后,國庫情況變好了,也做不到。能做到,可環慶路一換,其他四路換不換?而且河北河東那邊也要多少換一換吧。一路不多,這么多邊區合在一起,那得花多少錢?
所以這個想法落了下乘,王安石與趙頊也是這么想的,財政寬裕了,就能發起征伐了。
都想錯了。
武器宋朝不是不先進,而是相當先進,主要還是制度。除非王巨有金手指,將武器發展到八國聯軍入侵清朝時的歐洲水平,那得牽動多少工業體系?恐怕就是一個科學家來到宋朝,也做不到。
但是孫長卿很喜歡。
他性子軟,對軍事又不懂,只能被動的防御,有了這種石炮與火蒺藜,防御的強度就會增加,至于野戰,見鬼去吧。
雖有些佩服王巨的玲瓏心思,心中卻有點擔心。
“張將軍,他向我討要了練兵權。”
“練兵權,他想練兵?”
“似乎是有這個想法。”
“他能練什么兵?”張玉譏諷道。不是看不起王巨,這同樣得有經驗,一個文人,并且還是一個毛頭小子,那會什么練兵之道?
“你也沒信心?”
“實事求是,他有些年青了,年青好勝。”
“不好,張將軍,你立即去華池。”孫長卿說道。不能憑自己想,也不能聽王巨說,得聽懂的人意見。張玉說不行,那就是不行,萬一激起了軍中嘩變,王巨悲催,自己更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