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擔心找不到本站?在也可以直接
輸入小說名可以少字但不要錯字
第三八三二章科南克的竹雕大禮
張天元笑了笑,續著他的話道:“據《履園叢話》記載,‘周制’百寶嵌的做法,以金銀、寶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瑪瑙、玳瑁、象牙、沉香等。∩雜Ψ志Ψ蟲∩
雕成山水人物、樹木樓臺,花卉翎毛,嵌檀梨漆品之上,大則屏風、桌幾、書架、窗隔,小則筆床、茶具、硯匣、書箱,五色陸離,難以形容。
由此可見‘百寶嵌’這種工藝水平之高超。”
“對對對,那個專家也是這么說的。”
科南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其實他沒必要不好意思,他不懂這些,只要張天元懂就足夠了。
張天元仔細觀察了一下這件竹雕百寶嵌花果紫檀盒。
基本可以斷定為清代乾隆時期的作品。
紫檀盒的口徑目測大約為三十厘米,寬為二十五厘米,呈六角形,通體以金星紫檀木制成,盒上有蓋,盒蓋的口沿部飾有描金回紋一圈。
盒面上鑲嵌著色澤不同的藕、蓮蓬、白菊、黃菊、芙蓉、蘭花等各色花果。顏色是金黃相間,相輔相成,很是好看。
盒面花果采自竹雕刻繪畫,但其效果卻遠勝于繪畫,極富立體感。
單從這盒的外部來看,真是富麗堂皇。
“東西不錯啊。”
張天元贊嘆道。
科南克議員急忙說道:“那個行家也告訴我這竹刻百寶嵌可是難得精品,值得一藏。”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國家,所以竹雕在我國由來已久。
竹雕又稱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
明清時期,竹雕發展到一個繁榮階段,尤其是其雕刻技藝,十分精湛,超越了前代。
所以,此時期里的竹雕作品成為今天市場上最受關注的品種。
竹雕雖是小器,但往往精雕細琢,竹雕光傳統手法就有透雕、浮雕、圓雕等,創作者要具備繪畫、書法等功底。明清時期,竹雕領域名家輩出、風格獨特。
因此對后來的藏家來說,明末至清乾隆期間的竹雕作品最為珍貴。
仔細觀賞科南克議員收藏的這件竹雕百寶嵌花果紫檀盒,似乎能感受到雕刻師嫻熟的刀功手法。
中國嘉德十余年來也上拍過數百件竹雕拍品,成績最為突出的當屬2003年秋拍“儷松居長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會,推出的14件竹雕器100成交,其中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拍品創下近10年來竹雕器拍賣的歷史最高。
縱觀近年竹雕拍賣市場,竹雕精品迭出,市場活躍,創造了一批中國拍賣市場的佳績。
專家認為,竹雕還有較大的市場運作空間,特別是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品,或是經公認的收藏大家鑒賞收藏過的作品,將有更大的保值、升值可能。
竹雕制品的收藏前景被普遍看好。
所以這種收藏,其實是極為可觀的。
“張先生,我這里還有個竹雕筆筒,不過不太清楚到底是古品還是現代的,順便就給您拿來了,您要是覺得好,就收了,不好的話,我再拿回去就是。”
科南克議員說著話,從箱子里又取出了另外一件東西。
張天元看到這竹雕筆筒,不由露出了微笑。
“您知道這上面刻畫的是什么嗎?”
他問了一句。
“好像是牛郎織女啊,是你們國家有名的故事吧?”
科南克議員還真是下過功夫的,沒想到連這個居然都知道。
難得。
由于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歷史悠久,浪漫動人,因此和“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和祝英臺”以及“白蛇傳”一起被列入我國民間的四大傳說。
直到今天仍然經久不衰,感動著憧憬愛情、向往愛情的男男女女前赴后繼。
而這款竹雕筆筒,上面刻畫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
根據張天元的鑒定,它應該是一款清代的竹雕筆筒,為圓筒狀,目測直徑10.5厘米、高14.3厘米。
它采用淺浮雕的形式雕刻著七夕之夜,牛郎和織女相會于鵲橋的故事。
只見白云朵朵,大如雪團,尤其是最上方一朵,就像是一朵美麗的大紅花,襯托得氛圍喜慶而熱鬧。
層層疊疊的白云之間,手拿斗笠的牛郎面向織女而立,在不遠處,織女正手捧著幾匹織布朝牛郎緩緩走來。
牛郎的身邊,有一頭老牛,它正悠閑地搖著尾巴,看樣子,它為自己終于完成主人相見的任務而感到滿足,為了這次相見,牛郎跨越千山萬水,不遠萬里來到天上銀河,老牛居功至偉。
一只只喜鵲在天空中飛舞著,仿佛能聽到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
由于對牛郎和織女每年一度的相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喜鵲也因此一躍成為我國的吉祥鳥類之一,留下“喜鵲登梅”、“喜鵲**”、“喜鵲報春”等許多吉祥用語。
在筆筒的另一邊,有“戊子五月制,山人”的款識,另有“山人”印章,清代的戊子年當為1888年,只可惜,山人是誰,尚且沒有可靠來源。
不過,從這件竹筒筆筒如此精雕細琢來看,當為當時名家所作無疑。
古往今來,吟詠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詩詞很多,最著名的當屬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來反襯牛郎織女。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將整首詩推向**。
而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也很有名,“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最后兩句可以稱作是永恒之經典。
北宋女詞人朱淑真寫的《七夕》詞也很感人。
“巧云妝晚,西風罷蜀,小雨翻空月墜。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微涼入袂,悠歡生座,天上人間滿意。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也可稱作神來之筆。
這個筆筒不僅做工精妙細致,而且人物刻畫惟妙惟肖,當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啊。
本網站提供的最新小說,電子書資源均系收集于網絡,本網站只提供web頁面服務,并不提供小資源存儲,也不參與上傳等服務。
Copyright20102016雜志蟲聯系我們:888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