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汀邁城的百姓而言,王爺入城的三天,如同過年節一樣熱鬧。伴隨著菜市審案的消息,被城里百姓奔走相告。一些臨近的鄉鎮,也終于知道那告示說的并非假話。
這位王爺第一天審案,就砍掉了陳家三代兩人的頭顱。這對畏懼陳家權勢威望的百姓而言,跟看到了光明一樣,紛紛涌入縣城,那怕不告狀,也希望親眼看看王爺長啥樣。
隨著整個汀邁鄉下的百姓,幾乎都涌入縣城。居住在縣城的百姓,也第一次發現,原來縣城人多了,還是會讓人產生擠的走不動的感覺啊!
望著這些涌進縣城的百姓,趙孝錫自然命令侍衛跟衙差,全體出動安置百姓。一些露宿風餐的百姓,也被衙差安排進城里的百姓家,或者住進了軍營之內。
至于敢在這種情況下,制造混亂的地痞無賴,都會被侍衛毫不留情揪出來。拖到菜市那里打一頓殺威棒,嚴重點敢反抗的,直接讓他人頭落地。
一手溫善,一手鐵血的方式,讓汀邁城盡管人潮涌動,卻顯得井然有序。而接下來,三天的開堂問案,也讓汀邁跟瓊州的百姓,看到了趙孝錫的親民。
那些被押入大牢的縣官,除了縣令將被押送進京,交由刑部論處之外。其余犯有人命案的官員,一經查實,都會被直接拖到菜市口門斬,連秋后都不用等。
而一些處境貧困。被官員逼迫的家破人亡的百姓,也得到數量不等的官府撫慰金。拿著這些撫慰金,這些前來告狀的百姓。對趙孝錫可謂敬重有加。
趁著全城百姓大部都來的機會,趙孝錫每次審案結束,都會跟百姓說道:“從今往后,瓊州將是本王的封地,任何貪官污吏都將受到嚴懲。
而本王也會在最快的速度,肅清瓊州各縣的吏治。敢不為做主的官員,本王一律將其削官為民。如果觸犯朝廷律法的官員。同樣依律嚴懲不怠。
可本王希望百姓們,能夠轉告家中有人進山從匪的青壯。讓他們盡快到縣衙自首。只要他們沒犯人命官司,本王一概既往不究。
如果在本月之內,汀邁境內還有頑抗到底,不肯下山自首的山賊。下月初。本王就會興兵清剿。所有不自首的山賊,一律流放斬首。還請百姓互相轉告!”
清楚這年頭,很多百姓都是迫于無奈上山從匪。趁著整頓吏治的機會,趙孝錫也希望,能這些山賊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他們不珍惜,那就別怪他鐵血了!
對于趙孝錫的這種警告,一些家中有親人上山的百姓,也覺得這個時候,是他們下山改過自新的最好機會。如果錯過。下次只怕真的無路可走了。
就在這個時候,趙孝錫也適時的道:“本王得皇上恩寵,特旨可在瓊州開府成軍。各家如有子弟。年滿十八身體健康,能吃苦的子弟,都可到軍營報名參軍。
只要最終能通過考核的士兵,每月能領到五兩的餉銀。本王治軍,絕無克扣軍餉一說。所以,家中有子弟符合條件者。都可去試一試。
雖然大家都覺得,好男不當兵。可本王要說的。如果你家子弟,真覺的有本事,那就到軍營里一展身手。只要你能立功,本王不吝重獎。”
五兩一月的餉銀,對于這些一年到頭,也未必能賺到這么多銀子的百姓而言。自然是充當了誘惑力,有不少前來看熱鬧的青壯,立刻到汀邁軍營報名。
而這種招兵的情況,自然對那些大多以青壯為主的山賊,擁有不菲的誘惑力。當山賊,無非就是能吃頓飽飯,可要過著提心吊膽,讓人看不起的生活。
如果能進入軍營,當上官兵,面子有了之余,還能領到如此豐厚的軍餉。不少百姓突然覺得,以前發愁子弟,找不到什么好差事的他們,或許從軍是個好去處。
只是對趙孝錫而言,能拿到五兩軍餉的官兵,必須個頂個的精兵。想拿他發出的軍餉,那必須擁有真材實料。在他的軍隊里,混是永遠混不下去的!
在結束審案的第三天,趙孝錫將從琉球趕來的吏部新銳官員,直接提拔到縣令的位子上。當著全城百姓,給他們做了一番介紹,也算來了個與眾不同的新官上任。
考慮到汀邁的縣府,官員大多都老朽不堪任用,趙孝錫也交待這位新上任的汀邁縣令。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將縣衙一應官員給配屬齊全。
下一步,他會交待工部,加快修路的步驟。有了這個大工程,相應新上任的縣令,也能給汀邁百姓,留下一個好的名聲。總之,在趙孝錫手下當官,一切看政績還有民望。
這些大多從大宋境內招攬到的新銳年青秀才,也是通過在新南城的實習,慢慢進入到瓊州王府治下的吏部。不用通過科舉,就能當上一府縣令,他們自然非常珍惜。
做為王府的嫡系官員,他們都清楚,只要瓊州王的威望不斷提升。他們的官職,也能不斷的提升。一句話,想進步,就看他們未來在官場當官的表現。
趙孝錫離開汀邁的時候,全城官員百姓都出城相送。甚至連被趙孝錫,整的一點脾氣全無的陳延宗,也帶著幾位幸存的家族成員,到城外送行。
這次陳家可謂元氣大傷,一些觸犯律法的家族成員,被斬的被斬,被關押的被關押。他們通過扼索,得到的大量土地,也被一一宣判退還。
總之,陳家的威望在汀邁已經蕩然無存,能保住現在的家業,也是趙孝錫恩外開恩。如果他們想重新崛起,一切就看他們未來的表現了。
對于汀邁的百姓而言,他們已然意識到,如今的汀邁已然變天。陳家再也不能跟以前一樣一手遮天,那么他們自然不用,太過畏懼陳家的威望。
至于新到任的汀邁縣令,在離開的時候,趙孝錫也特意提點過。對于陳家這樣的大家族,不能打壓的太狠,但要適當的敲打一下,讓他們明白對官府的敬畏心。
如果有什么陳家能做的事情,也不要因為這次的事情,就拒絕陳家的加入。不管怎么說,陳家在汀邁,也是建族近百年的家族,底蘊還是有一些的。
離開汀邁的趙孝錫,并未返回瓊州府衙。而是根據事前的安排,繼續他的下鄉視察之旅。其所到州縣,官員無疑都心存敬畏,可百姓卻夾道歡迎。
一些在任上沒作為的官員,只要沒犯什么大錯,趙孝錫會給他們一個體面的離職。甚至想離開瓊州的官員,他也會提請朝廷吏部另行任命。
而真正觸犯了朝廷律法的官員,只要不是正職縣令或知府,趙孝錫都一律當眾斬首。他這一路視察,似乎都帶著血腥之氣,讓整個瓊州官員為之敬畏。
可對于一些百姓而言,他們卻看到了希望。尤其每到一處,趙孝錫都會留下一些有助于改善百姓生活的基礎建設工程。其中幾個物資豐富的州縣,更設立了專門的工廠。
只要那些工廠組建完成,附近的百姓,都有了除種田打漁外,另外謀生賺錢的機會。而這個時候,新南城的貨物糧食,也通過海運的方式,源源不斷涌入瓊州。
這些低價物資糧食的帶來,無疑也促進了百姓購買的熱情。一些消息靈通的商人,更是跟著商隊,陸續在各縣搶占地盤,給這些縣府也帶來的豐厚的商業稅收。
同治理琉球島的規矩一樣,趙孝錫抵達瓊州,送給百姓最大的福利,就是取消農業稅。而征收農業稅的對象,便是那些掌控瓊州大部糧田的地主。
一句話,人均三畝田地以下的百姓,可免交一些農業稅賦。而這種法令,無疑就是沖著這些地主去的。他們所擁有的田畝,都遠遠大于這個數字。
只是有陳家的例子在,這些地主都清楚,對抗的下場是自取滅亡。更何況,趙孝錫對一些地主,提出的建議,并非不容討價還價。
用趙孝錫的話,只要他們愿意,將家族經營的田產,分給附近的村民。官府會根據他們提供的田畝,給予相應的技術扶持。不種田,可以辦廠啊!
有些頭腦精明的地主,看到這種額外給予的好處,自然清楚種地跟開廠,到底那樣來錢快。紛紛以非常低的價格,將手中的田地出售給官府。
再由官府,將這些田地分配給附近的百姓種植。只要每年交納一定的田租,三年過后這些田,同樣將享受免交稅賦的好處。
這樣一番仁政,對于瓊州的百姓而言,無疑是萬家生佛般的善舉。趙孝錫這位瓊州王,通過整頓吏治肅清地方匪患的方式,在很短的時間,就得到了瓊州的民心支持。
而對于一些,幸運逃過一劫的官員。他們在看到,百姓對于官府,不再采取以前那種敵對態度時,同樣覺得施政更容易了許多。
加上趙孝錫,又給予的諸多官府福利。這些官員,也不用擔心,每月的俸祿都成問題。干事的勁頭,無疑也越發的充沛,瓊州至此也開始了快速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