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攻略

五百九十四 最后一戰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要是在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伏允可汗也就不要做可汗了,所以伏允可汗非常果斷的下達了撤退命令:“步兵留下來抵擋唐軍進攻,騎兵突圍!去會合援軍,然后再打回來!”說完,掉轉馬頭拍馬就走。

所以說當上可汗的人跑起來也是很快的……

天柱王緊接著就跑了,他的命已經和伏允可汗系在了一起,保住伏允可汗才能保住他,現在不跑更待何時?遲允一看管事兒的都跑了,也不等了,大喊一聲“弟兄們撤退”就跑了,騎兵們有馬做腳力,當然會非常方便,一看大官們都跑了,他們自然也要跑走,可是步兵們就不一樣了,城池里面的騎兵不多,大部分都派出去和北面的突厥人對抗去了,也沒回來幾個,差不多全軍覆沒了,現在城里面的馬匹也很緊缺,沒幾個人有馬騎。

逃走的只是少數,沒逃走的還傻愣愣的和唐軍展開肉搏的人占了大多數,他們不知道他們所保護著的大官兒們已經走了,面對著如狼似虎的大唐鐵騎和突厥騎兵,他們只有死,被投石機和床弩打亂了陣型,可以指揮他們的將軍遲允又逃走了,面對著騎兵,無法組織起有效的軍陣,真的只有死路一條,更何況是帶著鬼臉面具的惡魔一般的唐軍。

看著那些帶著鬼臉面具的唐軍沖過來的時候,他們真的感覺到時魔鬼在沖過來,所以。沒有像樣的有效的抵抗,三萬人直接就崩潰了。算上城池里面居住的數萬人,快十萬人在城池里面四散奔逃,亂成一團,唐軍只要揮舞鋼刀就能砍殺吐谷渾人,這種感覺可真是爽。

不過唐軍不是獸軍,而是有嚴格軍紀和軍規的正規軍,殺了一陣子發現沒什么抵抗之后,就開始要求這些人投降。知道了大唐對外開戰的意義所在之后,他們就明白了這些人都是工具,是財富,是他們的親人免于徭役的重要財富,所以能抓一個是一個,到時候家人也可以不用服徭役了,都讓這些人代替了。

老弱病殘看不上。這些當兵的青壯才是真正的勞動力,所以能不殺就不殺,唐軍不明白吐谷渾的話是怎么說的,但是那些突厥人長期和他們打交道,找到幾個懂吐谷渾語言的不在少數,于是在這個時候。一些勸降的人就出現了,高喊著“放下武器就免死”之類的,一下子就有大量吐谷渾人放下了手中武器,跪伏在地上求饒。

這只是少數,畢竟這個城池不算小。十余萬人的城池,唐軍只是攻占了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只有騎兵在穿插進攻,步軍步步為營,一邊占領,一邊招降,收獲很大。

唐軍在進攻,但是吐谷渾軍卻在這個時候產生了內訌,因為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知道了伏允可汗已經先一步逃走了,唐軍在后面追,領頭的人卻已經逃走了,兵無戰心,大家紛紛商量著要逃走,幾個想要阻止的軍官被砍死之后,這種浪潮再也無法阻止,軍心已經散了,在抵抗也沒有意義,所以大家都在爭奪要逃命所必備的東西——馬匹。

大部分馬匹已經被騎兵們騎走了,留在城中的馬匹還不知道有沒有五百匹,能逃走的人實在是太少了,于是大家就開始打起了各自的心思,從第一個人拔出戰刀砍死身邊兩個人翻身上馬撞飛踩死好幾個人卻順利逃走之后,混戰就不可避免的開始了,吐谷渾的歷史上肯定要記下這一筆,在亡國之境時,居然還自相殘殺。

不少人搶到了馬匹,但是翻身上馬想要逃走的時候卻會被手持弓箭的人一箭射死,我走不了,你也別想走,在這個關頭,什么東西都是清清楚楚的,你想跟我搶馬?那我就殺了你!殺了你之后還要上馬,縱馬奔馳,砍死踩死擋路的,還要環顧四周有沒有人拿弓箭對準著自己,跑起來還不能走直線,還要不時地扭動身子,沖出了后城門才算是真的安全,然后就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

一共只有五百匹馬,想要爭奪的人卻數十倍于之,所以,當大唐軍隊打到這里準備再來一場苦戰的時候,卻經驗的發現這里已經成為了尸山血海,并不是大唐的軍隊所造成的,而是他們自己所造成的……

李世績得到消息之后覺得很不滿意,但是并沒有出乎預料,這個結果在他的預料之中,反正每一次打大型戰爭的時候總是很難把他們的領導者給抓住,畢竟領導者總是被萬軍保護住要說李世績自己的話,就算是大唐軍隊被打敗了,他也會是最安全的一個,相反,若是主帥死了,仗卻打贏了,不說這種結果幾乎沒有出現過,就算出現了,軍隊中也會為此而死一大批人。

軍隊里的慣例,主帥或主將戰死,身邊親兵首先就要被處死,因為親兵存在意義就是為主將而死,現在主將死了親兵還活著那就是沒有遵守命令,直接就可以去死了,大將率軍出征的時候基本上是不會親自出戰的,而是被大軍和戰將里三層外三層的保護起來,蘇定方這種悍將那是個人勇猛的極限,不會常常出現。

所以古代史書上談論到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這種事情都會忍不住的驚嘆,歷史上能夠做到這一件事情的人也沒幾個,主要是大將都被嚴密的保護起來,想殺掉真的很難,蘇定方拼了命的進攻吐谷渾中軍,吐谷渾大軍雖然潰敗,但是中軍始終嚴密的保護著遲允,中軍被突破后親兵是一個接一個的上來送死,最后逼得蘇定方沒辦法才想射死遲允,結果還是被一個沒死透的親兵撞了一下馬匹,箭射偏了。遲允撿回一條命。

蘇定方也有專屬自己的親兵,專門負責為自己而死。李世績的親兵就更多了,足足五百人,圍在他身邊就是銅墻鐵壁,想要殺進去真是比登天還難,所以伏允可汗還有遲允這些人逃走了一點兒都不奇怪,當初打東突厥之戰的時候,要不是蘇寧放火燒山逼得頡利可汗無處可逃,那還真不好說能不能抓到頡利可汗。

他們逃了。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去會合三萬來援的軍隊了,大概這三萬人是他們的依仗,他們原本的打算就是靠著兩萬羌兵和三萬守城軍隊堅持到三萬援軍趕回來,然后和唐軍展開決戰,結果沒想到兩萬羌兵太沒用,一個晚上就被打垮了。被墨家子弟改造過后的攻城武器又太犀利,三下五除二解決了這個土城,攻破了他們的防守。

估計他們還會打回來,不過,防守不是大唐軍隊的特長,大唐軍隊擅長進攻進攻再進攻。特別是野戰和遭遇戰,更是大唐所有將軍最喜歡的,因為大唐軍隊的野戰能力,即使是放眼整個中華帝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巔峰時期的大唐軍隊,每戰死一人就能換走五十個異族士兵的性命。

相對于和大唐走了兩個極端的宋代軍隊的野戰能力。倒也不能說多差,只是實在太缺少馬匹,沒有騎兵的策應,只能夠用步兵作戰,那么只能被動挨打,大唐的野戰能力之所以強大就是大量的騎兵,宋軍戰斗力孱弱卻是戰馬極端短缺導致,以至于宋軍脫離城池作戰敗多勝少,泱泱大國連一個小小的西夏都收拾不了。

大唐卻不一樣,大唐的將軍和士兵最喜歡的就是野戰,尤其是騎兵,就是為野戰而生的,這仗一打,騎兵們都嗷嗷叫著往前沖,帶著鬼臉面具,一沖起來確實是震撼人心,打起仗來一個比一個猛,漢人的尚武之風的確是在大唐得到了最大的發展,乃至于絕響,也只有大唐才能誕生專門的邊塞詩派,連文人都能躍馬揚刀,來一個不破樓蘭終不還,何況武人乎?

這一仗打得的確精彩,十多萬人的城池被唐軍緩緩包圍,先是堵住了后門,又堵住了其他幾個門,把退路都堵死,然后下達命令,凡是放棄抵抗的都可以活命,待在家中不要出來,否則殺無赦,等待大唐官員前來統計,然后前往蘭州,投入到勞動改造事業的大浪潮中,為大唐百姓減輕生活的壓力做出杰出的貢獻。

吐谷渾的精華就毀在了這里,人口和財物被唐軍一掃而空,伏允可汗走得急,大量的珍寶都在這里沒帶走,李世績立刻組織人手收繳這些財物,上報朝廷,準備論功行賞,同時也在預備著和吐谷渾最后的決戰的到來,他們得到了三萬援兵之后必然會卷土重來,大唐軍隊就在這里重整聲勢!

李世績下令李道宗率領一萬突厥鐵騎和五千大唐鐵騎做先鋒,沖殺而去,他認為要先試探一下吐蕃人的實力,因為在此之前大唐軍隊并沒有和吐蕃人交手的經驗,要試探一下吐蕃人的戰斗力,然后再進行戰略策劃,所以用突厥人來試探是最好不過的,不過也不能把突厥人用的太狠,否則西突厥會說閑話,五千大唐鐵騎就是最好的煙霧彈。

李道宗領命而去,帶著一萬五千鐵騎呼嘯而去,一路追著伏允可汗他們狼狽逃離的路線而去,期待著可以迎面撞上來援的吐蕃軍隊,大唐和吐蕃第一次交戰就在自己指揮下進行,然后取得勝利,擊潰吐蕃援軍,一舉擊破吐谷渾最后的力量,將其悉數捕捉!

李世績率領軍隊在吐谷渾王城內做修整和善后工作,同時滿城視察,看到軍營里面一片狼藉的時候還很驚訝地詢問大唐軍隊是不是在這里擊潰了吐谷渾最后的抵抗,結果一個知情者說并不是這樣,他們來這里的時候就已經這樣了,看來是爭奪馬匹逃跑所導致,李世績冷哼一聲道:“如此焉能不敗!”

不過挺可惜的,一萬多人就這樣死在了自己人手上,對于吐谷渾而言是一場大失敗,但是對于大唐而言也不是好事,這畢竟是一萬多青壯,打散了編入各地勞動改造軍團中,也是一支很大的助力,可以干苦力,干一些老弱病殘干不了的事情,現在這一萬多勞動力就這樣沒了,李世績不由得有些郁悶。

戰果統計出來了,除去死掉的和傷勢太重無法救治的吐谷渾人以外,還有八萬多人,青壯三萬余人,老弱婦孺五萬多,青壯可以做苦力,老弱婦孺可以做一些縫制衣物手工活之類的,反正只要是個俘虜,就有他的用處,大唐如今這方面研究的相當透徹,不會有勞動力浪費的情況出現。

大唐方面自開戰以來戰殞一千六百五十三人,和吐谷渾人比起來,這個損失比例還算是比較小的,吐谷渾全國不過三十萬人口,加上之前的損失,他們已經失去了二十多萬的人口,等于是亡國邊緣了,最后一戰,把吐谷渾最后一支成建制的軍隊干掉,他們就徹底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