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艘航母去抗日

1818 防空氣球

林遠看著松本云清一臉難過的樣子,忍不住想道:“雖然我們是多年的對手,可是我一直忽略了,他還是一個老人,看他的樣子也挺可憐的,可是這些事情關系國家利益,是絕對不會因為個人情感而改變的。”

林遠于是柔聲說道:“松本先生,您不用再說了,我的底線很明確,不會因為個人感情而改變,希望您能理解。”

松本云清默默地低下了頭,林遠說道:“我可以告訴你一些軍事情報,說不定能讓你高興一些,我現在正在釜山修筑軍用機場,釜山距離日本本土的下關只有二百多公里,我們轟一型轟炸機只需要十五分鐘的時間就可以飛抵下關上空,你們做些準備吧。”

松本云清無奈地心想:“這哪里是在告訴我軍事情報,這分明是在向我們大日本帝國炫耀武力。下關在三年之前還是日清甲午戰爭談判的舉辦地,那個時候日本還能和中國一較高下,可是現在,中國在林遠的治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天朝上國了!”

松本云清一邊想著一邊告辭,林遠親自把他送出辦公大樓,雖然林遠的初衷是想安慰一下松本云清,可是在松本云清看來,林遠這分明就是在炫耀武力,有意拿自己尋開心。

林遠送走了松本云清,回到辦公室,把電話首先打到釜山的中部方面軍指揮部,問道:“在釜山的機場修建得怎么樣了?”

肖英武答道:“我們把這個工程當成了對日戰爭準備的重中之重,所有資源都向機場工程傾斜,工程兵部隊這幾天不分晝夜地修筑,預計在六月九日的時候就可以投入使用。”

林遠說道:“很好,等到機場修建完畢,立刻命令空一師轟炸日本的下關。”林遠說完便放下了電話,看著地圖上的下關心中想道:“在我的時代,日本下關是一個讓中國人無比傷心的地方,因為馬關條約就是在這里簽訂的!”

“因為馬關條約,中國失去了臺灣,賠償了白銀兩億兩,中國因為馬關條約而加速衰敗,日本則因為馬關條約獲得了巨額資金,利用這些資金一舉成為世界上的強盛國家,從此開始了對中國長達半個世紀的侵略!”

“可是今天,我們中國強盛了,我們的轟炸機即將越過對馬海峽,轟炸下關,這里是日本本土支援對馬島的最直接港口,炸掉下關,就切斷了日本本土對對馬島的支援。”

轉過天來,六月八日上午九點,林遠為第一次全國大學入學考試講話,為了培養大量人才,林遠在全國各地建立了現代式的大學,教授現代的知識,入學考試則是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渠道。

六月八日下午四點,林遠讓對日策反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我軍即將轟炸日本下關港口,請無辜平民注意躲避”的消息,這個消息在對日策反的廣播電臺中反復播出,晚上九點,四架殲25戰機攜帶反輻射導彈,對日本下關——北九州——福岡——長崎一線的雷達站進行了斬首作戰。

這一帶部署的都是大型固定雷達,無法移動,在反輻射導彈的打擊下頃刻灰飛煙滅,本來從釜山飛抵日本本土就不需要多少時間,雷達站一沒,日本就連這點反應時間都沒有了。

六月九日上午八點,林遠對空一師下達了轉場釜山的任務,六十架轟炸機和二十四架運輸機從吉州機場相繼起飛,進入釜山機場,中午十二點,全部飛機轉場完畢,下午二點,空一師轟炸一團三十六架戰機在師長李一光的帶領下,向下關飛去。

六月九日這天陽光明媚,大海呈現出一片碧藍,綠色的九州島就如同大海上的一顆明珠,很快,下關港口就隱隱約約出現在李一光的眼前,可就在這時,他卻突然看見遠處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了很多個圓球,那些圓球就好像是漂浮在空中的巨大氣泡。

001號飛機的飛行員看著那些東西忍不住問李一光:“師長,那些大圓球是什么東西啊?”

李一光搖頭說道:“太遠了,太不清楚,等飛得近一些再看吧。”

機群又向前面飛了一段,這時012號飛機的飛行員發來消息:“洞洞幺,洞幺兩呼叫洞洞幺,我覺得不明圓球是飛艇。”

李一光心中一動,想道:“又是飛艇?飛艇這個東西在東北戰爭的時候就出現過,后來在清津海戰的時候美國人也出動了飛艇。日本人把飛艇升上天空,難道是想用飛艇來攻擊我們?飛艇那個家伙個頭太大,機動性奇差,我們轟一的機炮都能對付它。”

這時李一光也看清楚了天空中的東西,只見那些東西都是橢圓球形的,每一個都有幾十米長,有的高有的低,好像在空中搭起了一堵高高厚厚的圍墻,李一光拿起望遠鏡,隱隱約約看見:那些橢圓球形狀的大家伙的下面,有好幾條長長的繩子,一直垂到地面上,李一光頓時明白:“這些東西根本不是飛艇,而是防空氣球。”

在林遠時代的一戰和二戰中,各國都曾經使用過防空氣球,這些氣球由纜繩系留在地面上,在空中組成一堵“氣球墻”,一但飛機撞上,組成氣球的紡織品就會纏住飛機的螺旋槳,讓飛機失去動力,機毀人亡。

雖然轟一是噴氣式轟炸機,沒有螺旋槳,可是它同樣不敢去碰這些氣球,因為渦扇發動機一但把氣球外面的紡織品吸入,進氣流場就會改變,直接影響燃燒室的工作,發動機很有可能空中停車,那樣一來飛機同樣得機毀人亡。

李一光想到這里立刻對各架飛機的飛行員說道:“立刻把飛機拉起來,別撞上那些氣球,他們不是飛艇,而是氣球。”

機群中的飛機也早就在準備避開那些氣球了,飛行員接到命令之后立刻拉起駕駛桿,升高了高度,李一光看看高度表,只見上面的指針停留在“6000米”,李一光心想:“六千米高度投彈的誤差太大了,看來我們應該首先把這些氣球清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