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

NO.493 奇貨可居,聯吳伐曹

正文NO.493奇貨可居,聯吳伐曹

三日之后,曹操的那封手書便出現在了孫權的手中,諸葛亮作為荊襄使節,親赴江東,于孫權面前言明,各家諸侯休養生息三年時光,大漢丞相已耐不住寂寞了。(第一中文)

孫權看過曹操書信,震怒不已,于堂上對曹操暗謀廬江之事,連聲咒罵。

“當我江東可欺乎?若不是我那妹婿,曹操詭計,幾得逞!”孫權說罷,目視諸葛亮道:“孔明軍師此來,莫非是連我江東,共抗中原?”

諸葛亮聞言搖了搖頭,心中卻對孫權對龐山民的稱謂有些膩歪,二人同官拜公侯,孫權總以龐山民妹婿相稱,莫非時至如今還搞不清自家位置,這江東又比之荊襄,又有何強處不成?

想到此處,諸葛亮微微一笑,對孫權道:“荊襄近年來風調雨順,安心發展,并無征戰之念,且吳侯見曹操手書,莫非心中,對此書信真偽毫無疑?”

諸葛亮說罷,孫權訕笑一聲。

韜光養晦數年,孫權也明白如今天下三足鼎立,開疆拓土,必然要拉一個,打一個,江東與荊襄之間有著姻親關系,些許舊怨早已淡漠,至于曹操書信真偽,孫權并不在乎,而諸葛亮的到來,卻給了孫權一個用武的借口。

被諸葛亮一語道破,孫權略顯尷尬,周瑜見狀,對諸葛亮笑道:“孔明,山民算計,瑜已知曉,若我江東用武,你荊襄謀劃何處?”

聞周瑜之言。諸葛亮笑而不語,孫權卻一頭霧水道:“莫非荊襄亦要用兵中原?”

諸葛亮頗為詫異的看了周瑜一眼,對周瑜道:“公瑾又是如何知曉我荊襄打算?”

周瑜聞言笑道:“皆因這曹操手書。若非荊襄用兵中原,又何須將這曹操信箋,交由我主觀之?三年以來,天下間少有征戰,然而這等表面上的和平又能維持多久。我主與山民皆有大志之人,更不要說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丞相了,北地曹操已遷都鄴城。再無須擔心圣上于你荊襄兵鋒所指,且匈奴,烏桓被曹操所破。中原已漸漸恢復往日雄風,雖荊襄強于商賈貿易,可是只論軍力,荊襄與中原只在伯仲之間,孔明此來,便是以這曹操書信,引我江東征伐之心,一旦江東用武,荊襄大軍亦可聞風而動,此聯吳抗曹之計。周某又怎會不知?”

三年已過,江東周郎風采不減,只憑只言片語,便可將荊襄打算,分析的不離十。聞周瑜侃侃而談,諸葛亮贊許的看了周瑜一眼,微微點頭道:“的確如公瑾所言,只是公瑾莫要忘卻,我主現下選擇聯曹,聯吳皆可。而你江東,可聯曹操?”

周瑜聞言,猛然醒悟。

龐山民經營荊襄,一直以來并未與兩家諸侯深度交惡,然而無論是青州一役,抑或是更為久遠的壽春一役,江東兩伐中原,皆有落井下石之嫌,曹操雖未對江東用兵,只因江東水軍震懾,若無強橫水軍,這三年來,曹軍鐵騎怕是早已踏上江東土地了。

如此看來,諸葛亮此來,除聯結江東外,亦是在提醒江東當擺正位置,勿要令龐山民狠下心來,拋卻姻親情誼,連曹伐吳。

周瑜還未及答話,孫權卻心中急切道:“孔明先生,以山民義氣,怎可能聯結曹操?”

“也只是亮隨口言之。”

諸葛亮并未于此事上與孫權細說,卻總要讓孫權心中警惕,莫要再如從前那般,吃相過于難堪,若兩家聯結,同伐中原,勝算極大,江東便是弱勢,好歹也休養生息三年之久,江東軍馬難以攻城拔寨,若說只拖住曹操軍力,總能做到。

周瑜見孫權聞諸葛亮言語,大驚失,不禁笑道:“主公勿憂,孔明此言,只危言聳聽,既然臥龍先生都肯親赴江東了,又怎會再往北地,聯結曹操?”

諸葛亮聞言亦笑,對周瑜道:“亮只是想讓吳侯知曉,如今荊襄,奇貨可居!”

“的確是奇貨可居……”孫權聞言輕嘆一聲,心有戚戚,對諸葛亮道:“那先生以為,我江東當如何用武,莫非再如之前那般,跨海一戰?”

“非也。”諸葛亮笑著搖了搖頭道:“亮以為,合肥,壽春皆吳侯所。”

“兵出廬江么……“周瑜口中喃喃,繼而思索強占合肥,壽春等地的可能。

張遼守合肥日久,雖之前從青州遁逃江東之時,周瑜過合肥并未遭張遼阻礙,可是實際上周瑜卻對此曹營上將,極為重視。

張遼此人成名已久,官渡一戰功勛赫赫,深得曹操所喜,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曹營異姓將領之中,少有人才華勇武可與其相提并論……

見周瑜眉頭緊鎖,諸葛亮笑道:“張文遠的確為江東勁敵,只是以公瑾手段,強奪壽春卻是不難,亮此來得我主授意,聯結江東,只有一個請求,便是請公瑾以江東之力,拖住中原半數兵馬!”

“什么?”周瑜聞言,大驚失道:“孔明也太過高看我江東軍力,若借大江之險,守我江東土地,倒是不難,可要說往中原攻城略地,拖住曹營半數軍馬,此對我江東而言,力有不逮!”

“公瑾何必漲他人志氣?”諸葛亮聞言失笑,對周瑜道:“剩下的半數軍馬,自有我荊襄承擔,且若戰事開啟,曹操亦會用更多的實力,來應對我荊襄數路軍馬攻勢,唐侯的打算可是將曹操驅往黃河以北,若我聯軍大勝,江東所占之地,即歸你江東所掌,此番公瑾再不是之前于青州那般孤軍奮戰了!”

“山民居然想一鼓作氣,將曹操驅逐河北?”

周瑜,孫權二人,聞諸葛亮之言,瞠目結舌,二人半晌才回過神來,周瑜口中喃喃,對諸葛亮道:“孔明此番還請于我江東多盤桓一些時日,此事關乎我兩家日后興衰,不得不慎重行事,瑜與主公亦要與我江東群臣,好好商議一番,才可予孔明答復!”

第一溫馨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