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2章 被總編看好的新人

  第112章被總編看好的新人第112章被總編看好的新人←→::mayiwsk

  肖飛帶著劉澤來和蘇情兩人出了寢室,直奔大門。

  在大門口又被門衛大爺攔住詢問。肖飛讓了一根紅塔山給大爺,跟他說了下自己的情況,請求大爺通融一下。

  門衛大爺得知面前這瘦而高的男孩就是肖飛時,大大夸獎了他一番,繼而又很是大度地一揮手說:“好孩子,有事就出去辦事,咱這是學校不是監獄,要不是學校領導對我要求得嚴,這得罪人的事我才不會干,你去吧!辦完事記得盡快回來就好。”

  三個人就出了校門。

  河陽一中在縣城的南部邊緣,學校大門附近一帶還是有些小商店、小飯館、小型的招待所之類的。

  但朱旺年上任之后,采取了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制度,平日里學生連學校大門都不能出,附近的這些商店、飯館、招待所一下子變得門可羅雀、生意慘淡,紛紛倒閉,即使還沒關門的也是半死不活。

  肖飛覺得在這里招待兩位老師似有怠慢之嫌。

  還是去城里找一家像樣子的飯店吃飯比較好。順便的,在就餐的飯店附近找個話吧打電話也更便宜一點,讓蘇情打電話回出版社請示一下領導。

  “劉老師,蘇老師,咱們往前稍走一段路吧。”肖飛笑著對兩位編輯說道。

  “啊?!還要走路啊?我腳都快磨破了。”蘇情哀叫著。

  劉澤來鄙視了自己的朋友一眼:“才走了這么點路就叫苦連天的,不像個爺們。”又轉頭對肖飛說:“肖飛,這里你熟,你帶路吧。”

  “什么叫就走了這么點路?我們今天已經走了不下十公里了吧?我怎么就不是爺們了?我這叫文質彬彬溫文爾雅不行嗎?”蘇情啰啰嗦嗦反駁著。

  肖飛一笑,帶著兩人走了一公里多點的樣子,就拐到了河陽縣城的南大街上。

  雖已入秋,太陽挺大,熱氣蒸烤。

  三人都是走得滿頭大汗。

  肖飛看看時間,才上午不到11點的樣子,這時吃飯為時尚早。他指著不遠處的一個門面說:“蘇老師,這里有個話吧,你可以過去打個電話。”

  話吧也算是時代特色的產物。

  在電信公司還沒有大規模在城市大街小巷布設插卡式公話前,很是流行了一段時間。

  “好吧,既然你執意要按版稅制付酬,那我就去給領導匯報一下,看他怎么指示吧。”蘇情晃了晃腦袋,跟著肖飛去話吧。

  十來個平米的一間小房子,隔成一個個卡位,擺放了十多部的電話機。話吧里挺干凈也挺涼快的,打電話的人不少,不斷地有人進進出出,每部電話都有人在用。

  肖飛跟劉澤來在旁等待。

  蘇情去排隊等著打電話。

  在等待的過程里,劉澤來跟肖飛交談起來:“肖飛,你的專欄稿子又快發完了,現在有新稿子嗎?”

  肖飛就從隨身的包里掏出一疊文稿來笑著說:“劉老師,已經準備好了,你要是這兩天不來,我就直接給你寄過去了。”

  劉澤來接過稿子,翻看了一下,一共是十篇稿子,質量一如既往地優秀。

  他心里便感嘆起來,這孩子一邊學習一邊寫稿,居然速度還不慢,質量也沒有差,沒有天分的人根本做不到啊!

  “那好,我剛好直接帶回去。”劉澤來直接將稿子裝進了自己的包里,還小心翼翼地拍了拍。

  然后,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笑著從包里又掏出一張紙來說:“我差點忘了,你8月份的稿費已經出來了,這是清單,你先看看,我估計就這兩天稿費單子就會寄到你們學校了。”

  肖飛將那張清單接在手里一看。

  他發現8月份每篇稿子的發稿日期、篇目、稿費都在上面呢。

  8月份,他一共在中原晚報發了22篇稿子,每篇150元,合計一共3500元的稿費。

  這筆稿費并沒有扣稅,而是一分不差地都要匯給肖飛。

  “謝謝劉老師。”肖飛忙致謝。

  “呵呵!謝什么謝,我還要靠你的稿子撐門面呢,自從你的專欄開設以來,好多讀者往報社打電話、寫信,都夸我們的副刊版面稿件質量高,耐看。”劉澤來搓了搓手,笑著說道。

  肖飛的文章受歡迎,他也一樣的與有榮焉。

  做編輯6年,也曾扶持過不少的新人,但能像肖飛這樣飛快躥升的,他可是一個都沒再見。

  劉澤來現在對肖飛很是重視。

  兩人在說話的當兒,蘇情已經打通了電話,在跟他們出版社的傅明德總編匯報工作。

  傅明德聽說肖飛不要稿費,堅持要版稅付酬,也很訝然。

  一個文學新人。

  一個小年輕,能夠出書已經是一樁很大的成就了。

  這個肖飛居然還談條件,要求版稅分成,這就有點意思了。

  傅明德是位將近50歲的老資格編審了,他坐上文藝社總編這個位子也有四年多的時間。他為人寬和,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做了不少工作,但出版社的業績一直不能有太大的提升。

  這讓傅明德很是郁悶。

  現在的出版社所要做的工作很簡單,那就是搶名家新作,將名家的優秀作品爭取到本社出版。

  爭取到的名家越多,那么出版社的效益才可能會更好。

  但河西文藝出版社一貫就不是個強勢的出版社,就連本省的名家有很多都不愿在他們這里出書。

  更遑論外省乃至國內的一流名家?

  傅明德心里急呀!

  所以他才會想到推有潛質的新人,結下點香火情份,將來推出的新人成名了,能夠繼續合作。

  這幾年,余秋雨正是最熱的時候,一本文化苦旅92年出版后轟動全國,整個兒的賣瘋了,印刷廠的機器日夜不停地重印,都趕不上市場的需求。

  傅明德也將目光轉到了散文領域。

  于是,他就發現了肖飛開在中原晚報上的小品文專欄,讀了之后,他很是驚艷,得知作者還是個19歲的年輕人的時候,他看到了自己的機會。

  這就是傅明德匆匆派出蘇情要找肖飛簽訂出書協議的原因。

  他要將這年輕人攥到自己手里。

  即便是一本書捧不紅,那應該也不會太差吧?作品質量在那里放著呢,國人又十分的推崇少年天才,大力宣傳一下,應該不會太差吧?

  電話里,傅明德沉吟了良久,他在想,答不答應肖飛提出來的條件呢?:mayiwsk←→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文藝圈梟雄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