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異

丁卷 第二十二節 巧舌如簧動人心

最新網址:yingsx丁卷第二十二節巧舌如簧動人心丁卷第二十二節巧舌如簧動人心←→:

“丁師伯,這事兒恐怕就要幾位尊長來決定了,從未有過唾手可得的利益,一座靈山意義何其巨大,妄想不付出代價,就拿到,恐怕難度不小。”

陳淮生很坦然地看著對方:“當然這種可能性并非沒有,只不過很渺小,就算是某個九蓮宗的宗支對咱們非常景仰,愿意歸附或者如凌云宗那樣并入咱們,但如果我們不能展示出足夠的強大,只怕也無法實現。”

陳淮生的這番話也讓商九齡和朱鳳璧深以為然。

一座靈山要想拿到手,還是有主之物,無論是九蓮宗的這個宗支,又或者外部對這座靈山垂涎三尺的勢力,只怕都不會輕易將這樣一塊肥肉拱手讓人,唯有實力和鐵血,才能贏得。

“但我以為值得,現在白石門的勢力仍然在膨脹,短期內恐怕我們無法重返朗陵,相較于與白石門殊死拼搏奪回朗山蟠山,我以為也許拿下九蓮宗某座靈山才是我們重返大趙的唯一機會。”

陳淮生看著丁宗壽:“起碼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是如此,除非我們暫時不考慮回歸大趙尋找一個合適立足點,否則只能選擇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丁宗壽無言以對。

他很清楚回歸大趙對商朱二人誘惑,但對自己又未嘗不是如此?

他也是從濟郡搬遷到河北的,一樣渴望回歸大趙。

宗門里渴望回歸大趙之心可以說無人能阻擋,現在有這樣一個機會,誰能拒絕?

剪丁宗壽不做聲了,陳淮生才又道:“除了先前所說的那幾座靈山,師尊,師伯,可還有其他合適的靈山,哪怕只有一線機會,咱們都可以去搏一搏。”

商九齡搖了搖頭:“宛郡太合山和濟郡重陽山就是最合適的了,玉菡宗擁有兩名紫府,而錦蕖宗只有一名紫府,但重陽山距離我們更近,更適合我們,可玉菡宗與我們關系疏遠,……”

“錦蕖宗與我們一樣關系疏遠,真正與我們關系稍微親近一些的恰恰是元荷宗和汐蕓宗,而這些都是天云宗和大成宗的囊中物了。”朱鳳璧有些遺憾地搖搖頭。

“那就重陽山!”陳淮生悍然建議:“什么關系疏遠不疏遠都不重要了,我相信玉菡宗和錦蕖宗也一樣有人盯上了,我們還得要虎口奪食,免不了一場惡戰呢,玉菡宗兩個紫府反而對我們有利,當他們面臨虎狼吞噬的時候,我們起碼還是他們的盟友,債主和股東,我相信他們應該做出明智的抉擇,弟子更擔心的是我們聯手玉菡宗,能不能扛得住,或者說逼迫覬覦重陽山的敵人退縮,……”

似乎是被陳淮生的話所觸動,商九齡目光望向朱鳳璧和丁宗壽,丁宗壽有些遲疑,而朱鳳璧則是緩緩點頭:“覬覦重陽山的,如無意外,應該是清光道。”

清光道,濟郡第一大宗門,總榜排位十七,宗門榜排位十五,在濟郡中與第二大宗門星火宗是對頭,但星火宗位于緊鄰魏郡和西邊云禾府,而清光道則是位于緊鄰重陽山所在歷陽府的萊安府,兩府緊鄰。

而且關鍵星火宗在總榜排位十七,宗門榜排位十四,兩方實力相近,而且素來水火不容。

“如果是清光道的話,也許這正是我們的機會,星火宗絕對不愿意看到清光道吞并玉菡宗,而且還拿下重陽山,但是他們與清光道的實力還差一截,根本無力干預清光道的行動,只能暗自著急,可如果我們介入的話,星火宗絕對是寧肯讓我們得手,而不愿意見到清光道吃下,……”

丁宗壽冷冷地道:“但星火宗也絕不會幫我們……”

“如果想要吃下重陽山,就決不能指望誰幫我們,只能靠我們自己!”陳淮生立即回擊:“我知道丁師伯想說什么,我們實力不如清光道,但是如果加上玉菡宗呢?”

“玉菡宗就會站在我們一邊么?”丁宗壽冷笑:“淮生,你未免太一廂情愿了,沒準兒玉菡宗就指望著我們與清光道兩敗俱傷呢。”

“沒錯,玉菡宗肯定有這方面的幻想,但是如果我們能表現出足夠實力,同時讓其明白,即便是清光道得不到他們,那星火宗也絕不會讓其生存下去,九蓮宗各宗支是滅定了,也許他們就會冷靜下來,做出明智抉擇了。”

陳淮生思路越來越清晰,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判斷和意見無法左右商丁朱三位,如果三人不認同自己的觀點,一切也都是枉然。

自己已經把該說的都說到了,至于說最終他們如何決策,他也只能等待了。

丁宗壽望向商九齡:“九齡兄,清光道實力強于我們,他們有五名紫府,而且筑基高段亦有多人,這一戰……”

商九齡也有些遲疑,看了看朱鳳璧,“鳳璧,你意如何?”

朱鳳璧沉吟著道:“妄想不靠一戰就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本身就不現實,但這一戰能不能達到目的呢?”

這是一個矛盾,不戰,半點機會皆無,可要一戰,萬一未能得手,也許就白白犧牲付出了。

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看得出來,丁宗壽傾向于保守,而商朱二人則更傾向于押注一試,但仍然有些拿不定。

“淮生,你覺得呢?”商九齡知道最終還得要自己來拿主意,在做決定之前,他還想聽一聽陳淮生的意見。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把陳淮生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更認可對方的智慧謀略了。

“師尊,清光道固然實力略高于我們,但是他們也未必如我們一般敢放手一戰,因為在濟郡里還有星火宗這個變數,清光道需要考慮與我們惡戰之后,會不會被星火宗所乘,漁翁得利,而我們沒那么多顧忌,便是輸了,我們退回河北便是,如果我們能夠在道義上擺明,贏得幾個大宗的認可支持,或許這一戰我們就有更大把握,當清光道意識到我們的決心和意志后,也許他們的戰意就未必有那么強了,……”

陳淮生的話終于讓商九齡下定決心。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