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1/5)←→:
池頭的地塊令李丹很滿意,鈔幣廠的工程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朱二爺的徒弟龍厚已經抵達西安,他帶著余干工程學校的四十名學生在南郭門外建立了陜西建筑工程學院,一家名為新昌建筑會社的企業同時注冊,大股東有三位:
合陽王府的合陽投資商社、杜閑弟弟名下的杜氏投資商社,以及李丹弟弟李勤名下的陜西新長安投資商社。
龍厚等開始忙著為印鈔廠和鑄幣廠進行測繪和圖紙設計,李丹計劃這里不但建成鈔幣廠,而且還將是個像北平宛平城那樣的衛城設施。
另有二十名學生在五名工程師帶領下在樂游原下建立了規模宏大的水泥廠,因為地處唐廣德坊,所以就叫廣德水泥商社。
蕭貴交好了幾位本地幫會的不良人都頭,得到他們相助從各地雇來三千人。
工人都是從天水、平涼和陳倉一帶雇來的,條件極優厚。
每日每人三頓飯、管住宿,外加二十錢,月底全勤者、無過失者再加二百至四百錢,也就是每月最高可以純掙一貫!
這樣的條件誰不趨之若鶩?這些人為工程的迅速展開提供了穩定的勞動力,條件是已經繳納夏稅,可以出示完稅證明。
另一面商貿博覽會取得了巨大成功,會上簽訂的合同和意向書已經達到驚人的一百四十萬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三項是:
東日升車輛制造商社與趙、嚴、柳等七家本地巨商旗下商社簽訂了合資興辦“西北車輛制造廠”
的合同;
饒南商社向本地三家商社供貨并許可煤餅爐專賣的協議;
京南玻璃制品廠與五家投資商社合資建立京兆玻璃制造廠的合同。
另外還有遼寧撫順東寧煤礦設備廠向銅川聯合煤業出售六套軌道式絞盤牽引礦石車,和六套畜力鼓風機設備,及相關安裝、維護業務的合同等。
蔣存理帶著衛、伍憲哲等人參觀了博覽會,不由四顧驚嘆道:“我等在關中做官數年,不料天下已經如此巨變,真如坐井觀天、令人汗顏!”
伍憲哲道:“如李右參設想,這些機器、設備進入關中,出產將會更多,但價格亦會下降。
許多東西如煤餅爐將進入尋常百姓之家,民眾生活更加便利、富足,溫飽解決也有助于畝產、量產的進一步提高。”
“哦?這之間什么關系,下官沒聽明白。”
衛趕緊問,他現在每逢別人提到李丹說的話都聽得極仔細、認真,不僅因為他認為自己有責任搞清楚,而且還覺得李丹思路縝密。
有許多新的東西,他如果不了解很快就會落伍。
“是這 ←→新書閱讀: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2/5)←→:樣,倉廩實而知禮節,李右參認為百姓如果天天想怎么吃飽、下頓伙食如何著落,那么就沒功夫想如何挑選最好的種子、如何深翻土地和防治蟲害。
只有讓他們解決溫飽問題,才能讓他們開始琢磨,或者說有余裕想其它事。
這樣同一畝地興許就能多打一斗糧,礦山里就能少些損耗多出些正品。
農民如此,工人也是如此!
積少成多,在整個陜西那就是筆不小的財富。”
“有道理!”
蔣存理點頭:“我們過去只想著如何在這點地畝、產量上做文章,卻沒想過土地可以開墾,產量可以增加,而且用了機器,礦山也可以出更多礦物的。
誒,真是抱守故記的死腦筋!”
“是呀,用這種畜力鼓風機可以把新鮮空氣吹到地下,這樣工人就不必每個時辰都上來休息,人效就提高了。
再加上這絞盤車及時將礦石提升到地面,日產量自然增加。
怪不得當初李右參和我說:機器是工具,會巧妙利用工具的才是聰明人!”
伍憲哲感慨道。
蔣存理想起來李丹給他畫的一幅圖,上面標注出了一年之內要在陜西推行的新政和計劃開始時間,不由說:
“看來,一年后的陜西將富甲西北,只不知道內閣諸位給不給咱們這個機會呀?”
衛聽了看他一眼,若有所思。
入夏之后,朝廷頒布了新的政令:
設立工商部和外務部。
以原工部右侍郎戚善為工商部尚書,包括工礦、鹽務、冶金、內貿、外商、規劃與財務、法規等七個司級單位;
以原禮部尚書王甘為外務部尚書,包括:策略、約法、禮賓、駐使、財務行政五個司;
拆分后的工部保留營繕司,新增財務行政虞衡工法、規劃、城市管理、法規、行政財務六個司;
原兵部車駕司、武庫司全部劃入新成立的總裝備司,司務廳升格為總后勤司,會同館改為禮賓司,武選司改為編選訓教司,職方司改為軍情司,從職方司中分離并新設軍法鎮撫司。
新設交通部,以南京工部左侍郎劉存五為交通部尚書,下轄郵政、舶運、陸運、道橋、車船、馬政、交法七個司;
晉升吏部右侍郎李賢為左侍郎,原鴻臚寺右卿孫松為禮部尚書。
六部變九部,新增的三個尚書荊川、江南、北地各占一個名額,挺均衡。
大家都很佩服陛下,不知他怎么想到這個主意的。
看上去給各派增加了分量,但實際又沒增加。
內閣樂意,官吏們興奮,唯獨涉及的幾 ←→新書閱讀: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3/5)←→:位尚書不大爽,被分權了嘛,可這事兒胳膊擰不過大腿,只好就和眾人的意見!
最得利益的是皇帝,荊湖和江南要總這么聯手對付自己可不是好勢頭,一個較強的內閣加上朝廷就是皇權的噩夢。
好在李丹信中一句:“荊湖和江南都想擴大自己的勢力,利用之,似予實分,如晁錯推恩之功效…。”
點醒了他。
大量出現的新職位讓各方忙于搶奪,皇帝則輕松地重新布局朝堂,使所有人爭先恐后表現效忠。
令人驚奇得很,這段時間皇帝推出的新政令相當順利,無論內閣還是朝廷都很少有反對的聲音。
“李三郎這家伙,雖然年輕卻真是將這些文官們看透了!”
他笑著告訴皇太后說。
“是呵,這孩子真是世上少有!”
皇太后先夸了句,后邊卻讓趙拓變了神色:“可這么厲害的少年高官,對皇家來說究竟是福還是禍呢?”
她指指坐在趙拓腿上玩耍的皇長子趙菲說:“想當年有太祖爺護佑,承宗、衍宗兩代先皇順利登基承續大統。
可隆治帝三年太祖過世,僅僅五年以后就有了‘靖難之役’。
不知道這孩子有沒有個長壽的父親能夠護佑他始終呢?又或者,李三郎是可以托付之人嗎?”
“母后是不是多慮了?”
趙拓皺眉。
“也許,但作為皇帝卻不能不想這些。”
皇太后擺擺手,皇后立即會意,過去哄著皇長子讓他隨自己去外頭園子里看孔雀。
皇太后又讓蔡渡和夏太監走遠些,這才低低地問:“皇上看李丹究竟何樣人也?”
“能臣、干練、多才藝…。”
“哀家聽說他身邊有個幕僚團?”
“母親忘了?十駙馬不就是他原來的首席軍醫官么?”
趙拓笑了。
“可不,哀家是想提醒陛下,一個臣子身邊有這樣多的能人圍繞,于陛下也許不是好事。
哪有大臣幕僚動輒數十人的?
咱們可要小心,不能本朝將來再出個司馬懿!”
皇太后說完想了想:“不如皇帝也給他個推恩令,叫他薦自己部下出來做官…?”
“哦!”
趙拓明白了,點頭說:“為國薦才理所應當。
我懂您的意思了。”
“這也就是塊試金石。
他若痛痛快快說明心里有陛下、有大局,不然的話這人也就不值得過于信任。”
皇太后嘆口氣:
“哀家多想再活幾年多幫幫你們,甚至能看著 ←→新書閱讀: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4/5)←→:皇長子長大成人,可惜這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母親別說這樣話,你且不必想別的,安心享受太平富貴便好。”
“哼,那你也別總是只往皇后宮里跑,多幾個皇子、公主,說不定一高興我再活它十幾年呢?”
皇太后這話是譏刺趙拓和皇后太黏糊,弄得其他后妃有怨言了。
趙拓臉上一紅,連忙起身謝罪。
皇太后用絲帕掩了口,呵呵地笑起來。
李丹收到皇帝回信,就他請示設立陜甘鈔幣總局,任命局長一事回復說:
卿幕僚里那么多能人,還怕挑不出一個能做八品官的人來?現在對戶部的改革尚未開始,你不必等朝廷任命,賜你告身一副自行任命即可。
驚訝之后,李丹找來吳茂,兩人商議因為已內定溫舟出任陜西銀行行長,決定讓焦同擔任這個鈔幣總局局長職務。
他二人已經一起搭檔了一段時間,相互十分熟悉,且焦同有舉人身份,做這個八品官也說得過去。
“為什么陛下突然讓我舉薦幕僚?以前從未有過這樣的事。”
李丹不解地說。
“沒什么不能理解的,陛下要看看你是為國蓄才,還是為己養士。”
吳茂微笑:“說不定是哪個在陛下耳邊嘀咕什么了,你別放在心上。
大大方方推薦,這樣陛下也就會釋懷的。
再說,今后這樣的事情說不定還會很多。”
李丹聽了無語,晚上給趙拓寫回信說:臣幕內有個舉人焦同,入陜以來都是他在協助布政司寶泉局副使溫舟做鈔幣改革的準備,鈔幣總局的職位臣推薦他了。
另外陜西各地團練已經興辦起來。
這地方多山,沒有個抓總管理不行,目前沈大人緊盯各地治安,抽不出余力來管這些。
他已經和臣訴苦幾次,臣建議不妨在都指揮使司下面增設一個七品都團練使職位,專門負責監督上令下達、團練的調動和布防、招募和訓練,但糧餉和裝備還要后勤司和裝備司來統籌。
如果陛下同意,我想讓曾在遼寧訓練遼軍的原饒州團練訓練總監顧達明暫時擔當這個職位。
不久,皇帝又回信,告訴他經過首輔和次輔之間一番激烈的爭吵,戶部拆分方案終于通過。
新成立的財政部包括:條法司、稅務司、關稅司、國庫司、票證司和各地監管總局,其中鈔幣管理總局屬于票證司,原戶部左侍郎安載任財政部尚書。
戶部余下部分包括民政戶籍、醫藥福祉、慈善賑濟、法規、財務行政五個司,實質變身成了民政為主的部門,與財務事務徹底切割,戶部新尚書是原 ←→新書閱讀: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的試探(5/5)←→:戶部右侍郎高之廉。
至于李丹的兩個推薦皇帝都認可了,還向他就調江西按察使林中泰出任即將新改制的法務部尚書一事做征詢。
李丹回復說林公在任雖然曾發生對臣的彈劾案,但此公官聲清廉方正,熟悉典章制度,有原則且不失靈活,臣以為可堪此任。
兩人往來書信不絕于路,先前的事似乎沒有留下絲毫影響。←→新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