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第一百六十章忍饑訴衷腸第一百六十章忍饑訴衷腸→
大晚上李丹身著青布箭袖,外罩鎖子甲,腰裹扎靠、帶掛雙插,跑到人府上來要見大小姐,若不是他年紀小且與徐家相熟,早嚇死個人了!
不過盡管如此,徐府還是鬧了個雞飛狗跳。各處掌燈,丫頭、小子都忙碌起來。
管家還未來請,蓮兒先沖進姐姐的閨房,叫:“阿姊,那李三郎來了!”
“瞎說,這么晚了,眼看就要宵禁,哪有出來串門的?”徐英先唬得心頭一跳,接著便板起臉來要辦妹子個謊報軍情的罪。
“真的,外面連聲叫廚娘開伙哩,好像說他從城上下來還未來得及用飯。”
“啊?你說真的?”徐英看看妹子不像說笑,忽地起身朝樓下走。
“阿姊你慢些,仔細摔著!”阿蓮急忙追上去,慌得丫頭們也提著裙子追,一個是徐英的雨桐,一個是阿蓮的秋扇。
徐英到外頭叫住個小廝問,得知客人在花廳,便小跑著趕來,先阿蓮幾步進了院子。
雨桐卻將阿蓮擋在外頭死活不讓她進去了,阿蓮著急便要叫嚷,剛張口看見父親走來,連忙捂住嘴巴退后。
“咦,你們怎么在這里?”徐布驚訝。
“還用說?你那寶貝女兒已經在里面了唄!”徐同樂呵呵地說。
“這,姑娘家豈能…豈有此理!”徐布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徐同、徐賢兄弟倆揣起手來都不說話,徐布無法,只得叫雨桐:“你就別站在這里了,趕緊到門口兒聽著動靜去!”
徐同揶揄地問:“兄長不進去么?”
“我進去作甚!”徐布頭搖得撥浪鼓似的,想想又故作篤定地說:
“我看李三郎乃正人君子,必不行輕浮之事!”徐同和徐賢相視而笑,便叫下人們搬茶幾和坐榻來。秋高氣爽,老爺們正好在花廳外賞月談天。
李丹進了花廳,看到徐家真的把自己寫的詩裱起來掛在墻上,忽然有點后悔自己沖動,但轉身正猶豫著要不要走,抬頭卻見徐英氣喘吁吁地站在門口。
“你跑著來的?”他問。
“你是要走么?”徐英問。
兩個愣了下,彼此都覺得好笑。
“既來了,別站在門口,請進吧。”李丹復又轉身進屋。
“瞧你說的,這里可是我家!”
“哦,對、對。”李丹拍拍腦門,暗罵自己發號施令慣了么,到這里還充什么老大!“呃,沒什么事,仗打完了,我來看看姐姐。姐姐安好?”
見他施禮,徐英連忙鄭重其事地福了福還禮,說:“日間聞城中戰鼓隆咚,后來又歡聲震地,想是三郎你打勝仗,奴心中也無盡歡喜。”
“仰賴軍民盡力,總算度過了兇險的一天。”
“很兇險嗎?”徐英注意看他身上。
李丹重重點頭:“頗有傷亡,不過還好,敵人損失要遠大于我。”見她注意自己身上,笑笑指著甲上的幾塊血跡,說:“敵人的,我無礙。”
徐英松口氣:“無礙便好,奴心中可是…。”她忽然臉頰緋紅說不下去了,急忙扭過身去。
李丹對著那婀娜的背影咽口吐沫,吃吃艾艾地說:“其實…今日冒昧而來,是有幾句話要對姐姐說的。”
“三郎請講。”
“我…。”李丹一時不知從何說起:“丹幼年失祜,生父母先后亡去,幸賴姨娘撫養,長大至今…。”
他慢慢地說起自己對父母親隱約的印象,說起姨娘對自己的愛護,家里的幾位兄弟姐妹,說起自己如何學武、習文,拜韓安為師。
他越說越流暢,把李家和陳家的關系,自己被派到戈陽后發生的故事都說了個大概。他也沒有遮掩自己對陳夢的愛慕,甚至告訴她自己有為陳家求赦免的打算等等。
“我也知道這有點癡心妄想,但若試試興許確能平凡呢?夢兒是個緣故,不過我也覺得陳老爺是真的冤,天總不能老是收好人吧?”他說。
“三郎與我說這些,奴知你將我當作知己。只是…,你若有了夢兒,將置我于何處?”這話姑娘家說了自己都覺得羞,只是話不說不行,又不好由旁人來問這個。
“丹與夢兒是青梅竹馬,丹與姐姐是一見傾心。”李丹像是在自言自語:
“自那日見了姐姐,倩影常在。丹時時思之,朝暮權衡,卻是無可奈何。既不愿做失信君,亦難做無情人,此實話也,不敢相欺。”
他這里說大實話,徐英卻已是又羞又惱。“呸!虧你還稱正人君子,竟…。”她也不知該如何說下去,只跺腳背過身去。
“姐姐若惱了,丹這里小心賠罪。只是丹說的是實話,三媒六禮之前如不告姐姐知曉,是欺人也,丹不恥。”
徐英見他鄭重,思量這樣也對。若是他瞞著,將來鬧出幾出折子戲來倒不好看,莫若現在這樣都揭開了。只是…關鍵就在自己認不認這個陳家的妹子。
她緩緩轉過身來再打量李丹一番,見他還躬身叉手立著,心上不由一軟,輕聲道:“自己家里又不是戰場,君還是先將甲胄、武器卸下再說話罷。”
“哦!好、好的!”李丹這才察覺自己還掛著雙插,連忙摘下來。
在外頭的雨桐瞄見了,趕緊逮到時機進來,邊說:“公子,我來幫你。”邊告訴徐英:“大小姐,飯食已經備好,廚上來人問是否端到花廳用?”
“叫他們端進來,三郎就在這里用罷。”徐英吩咐完,猛地發覺雨桐笑意里頭有些古怪,瞪了她一眼。
再往院子里瞧,原來父親和叔父們都坐在池塘對面院子里,見她瞧來,急忙指天說地,故作未見的模樣讓人好笑又可氣。
飯菜擺好,李丹索性讓雨桐幫自己將鎖子甲也摘了,笑著坐下來說:“人是鐵、飯是綱,一頓不吃便無常。還是先劃拉兩口,省得說話顛三倒四,害姐姐惱我!”
“哼,你自己講話沒道理。”徐英說著,還是在他對面坐下來。
“唉,姐姐慎重也是必要的。”李丹邊狼吞虎咽,邊繼續說:“像我等每日搏命,兇險得很,其實倒不如找個儒雅的書生嫁了,說不得做個縣令夫人,也算風光。”
“你,”徐英有些惱怒:“你若盼著我嫁與那類人物,今晚又何必來此?”
“我這不是怕耽誤姐姐么,萬一刀槍不長眼,哪天…。”
“你這人…,吃飯還堵不住嘴!”徐英嗔怪地推了他小臂下,李丹端著碗嘿嘿地笑。徐英知道被他耍了,撅著嘴轉過身去不理他。
李丹繼續吃,邊吃邊傻笑。雨桐看著他吃飯的樣子,有意插個話解了方才的局,便嘆息說:“我的小爺,虧得你是男兒,若我們姑娘這樣子吃飯,早被老爺罵了!”
李丹看看門口的雨桐,笑著說:“這也就是在姐姐面前,平素我也是很規矩的。不過你別覺得嚇人,實際我們在軍營吃飯比這嚇人得多,晚一息功夫都撈不到菜的!”
“這又是什么道理?”
“你不聞軍情似火么?故而大家吃飯都很快,有時伙頭做好飯趕著馬車先行一里,擺好蒸屜、湯桶,隊伍過來抓了便吃、吃幾口便走。
要么我們怎么能經常打對手措手不及哩,就是個快字!天下萬般,唯快不破!”
李丹這話讓徐英感嘆不已,又想他一個已故知府公子,能做到這樣確是不易。
再想方才的話題,也知道他是個講信用、也重情義的君子,一時難以決斷,朱唇輕咬、面紅心跳。于是輕輕開口說:“方才問你,若夢兒歸來,郎君置奴于何處…?”
李丹聽了,知道這時必有個明確表態。他將手中筷子插在米飯碗里,起身拜了拜,單腿跪地,右手兩指向上,鄭重道:
“皇天后土在上,丹今日起誓,愿與徐英姐姐長相守、共富貴、無相忘,阿姊不棄,丹絕無悔!即便夢兒免歸,此誓言無敢背也,否則,天地共罰之!”
那時候的人都信這個發誓,且迷信背誓者會有報應。見他這樣徐英心中歡喜,也跪了下來說:
“奴,徐氏阿英今日向皇天后土起誓,與李三郎不離不棄,永結同心。
勿論他將來是否富貴,勿論他今后從文從武,絕無反悔!即便夢兒妹妹免歸,亦當平等相待。此誓言無敢背也,否則天地共罰之!”
雨桐在后邊聽了,悄悄按住心口,背過身抹去眼角的淚花。
話說開了,兩人的心靠得更近,相視而笑。雨桐見他兩個傻傻地,忙上前輕聲道:“公子請起,先將飯食吃完。”
兩人驚覺,李丹忙起身,雨桐也扶著徐英起來坐回位子上,看著他繼續狼吞虎咽。徐英嘆口氣,對雨桐道:
“這起子湖匪真可恨,好好地來招惹余干做什么?也不知他們要怎樣才能退散了。”
“姐姐放心,有三郎在一切無虞。他們若是不退,遲早叫這伙人也丟了性命!”李丹口齒不清地說道。
“哦,對了!下午老爺身邊的阿一說外面貼出了告示,講咱們湖西大捷還斬了兩個渠首,公子這事可是真的?”雨桐想起來忙問。
“是真的。不過,實際戰果比公告上寫的還要好些,因為怕將那蓼花子驚走了,所以刻意寫小啦!”
李丹鼓著腮幫子抿嘴笑,囑咐她們:“保密呵,這個話可不能對外講,再過三、五日才能說。”
“這是為什么?若能將湖匪嚇退,免得生靈涂炭那不是正好?”徐英有些不解。
“姐姐你想,匪人總歸是要出來害人,就如那山中猛虎。若是咱們誘了那吃人的虎正一步步往陷阱里走,難道還會大叫一聲嚇跑它?”
“當然不,定是等它落入陷阱,然后亂棍打殺了!”雨桐揮舞著小拳頭。
“對嘛!”李丹被她那樣子逗笑,繼續對徐英說:
“我們現在就在給蓼花子這廝準備個大大的陷阱,所以這時候可不敢驚動他,要讓他氣惱、憤怒,腦子亂了,可不能叫他逃回去。
否則舔好傷口,下次他再出來必定害死的人更多!”
“哦!”徐英恍然大悟,緩緩點頭。
“所以現在只能削弱它、消耗這頭猛虎的體力,讓它憤怒但無可奈何,這樣才能達到咱們的目的。”李丹把最后一口飯咽下去,放下筷子說:
“虎都想著把人撲倒就好,我偏不讓它遂心愿,就要帶著它沒完沒了的繞圈圈。什么時候他沒力氣了,直喘粗氣了,什么時候賣個破綻或者引誘它掉進坑里。
這就叫‘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反正不能把主動權落到他手里去就是!”
“就是讓他跟著咱們的想法走,最后落進陷阱唄。”
李丹贊賞地對雨桐豎起拇指:“雨桐學會了,也能做個女將哩!”
“公子可是玩笑,這世上只有說書的講什么穆桂英、樊梨花,哪有真個女子做將軍的?”雨桐被他夸得不好意思。
“嗯,這可不對。上古時候商王武丁的側妃叫婦好,她曾經帶兵平定西域鬼方國的侵攻,打了三年終于逼鬼方西遷,后來她還征伐羌方、在巴地配合武丁伏擊巴軍。
武丁因此賜給她獨自的封邑,在她去世后給她極高的禮遇落葬在安陽。”李丹點點頭:
“所以啊,女子不一定就不如男,也并非只能做主婦。看看南宋李清照,前朝的鄭貞懿(見注釋一),哪個文采不是令男兒汗顏的?”
他這里說著,忽然忍不住打個呵欠。徐英見了,忙叫雨桐喚人進來將桌上的東西撤下去,然后雨桐點起炭爐燒水,自己親手選了茶葉泡壺好茶。
誰知端進來看時,李丹四仰八叉地倒在軟榻上已經呼呼睡著了。
兩人看了又好氣又好笑,卻不敢驚動,悄悄踮著腳出來。徐布兄弟見了忙都起身,問:“怎么?”
徐英臉兒一紅:“征戰疲勞,他睡著了。”
“這,這怎么行?”一邊的毛仔弟都覺得尷尬了,他已經吃過飯,心里正嘀咕大人若回家,那邊還有一頓哩,倒是吃還是不吃?
誰知李丹吃飽了就睡,竟不擇個地方。好歹你倒是撐到自己呵,在這里算怎么回事,人家姑娘又沒過門呢!
“我、我家主母肯定還等著公子呢,這可如何是好?”他咧嘴說。
“不要緊。”徐同微笑著看了眼自己大哥:
“我看就讓他在這里歇著好了。讓阿一去趟賢仁里,他是錢氏見過的,就告訴說三郎在徐府歇下了,我們會照顧好,請她勿念。”
徐布點頭,又問:“那這里…?”他說著抬頭看了眼房門,顯得有些不大放心。
“注釋一:鄭允端,謚號貞懿,1327~1356,字正淑,吳中平江府即蘇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