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八請大將軍上殿!七百五十八請大將軍上殿!←→:
雖然之前的行動發生在拂曉黎明之時,且整個雒陽都被封鎖,宵禁尚未解除,人們還沒有得到出家門的允許,但是在一些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劇烈的喊殺聲還是充斥著人們的耳朵。
凌晨時分就被喊殺聲驚醒的人們驚慌失措地互相看著,和自己的家人抱在一起,瑟瑟發抖,不知道雒陽城內到底發生了什么。
出了什么事情嗎?
是什么人敢于在雒陽城內殺人?
那么囂張,大將軍劉備不管管嗎?
那些郡國兵和中都官徒吏呢?
沒人能回答他們的問題。
而與普通庶民比起來,那些聽到奇怪響動的官員們對此則是驚疑不定之中帶著一絲絲奇怪的和諧感。
普通老百姓當然覺得緊張,但是對于官員們來說,情況就不太一樣了。
因為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在他們的記憶之中,五年前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當時,劉備就用一個午后的時間干掉了袁隗和何進,成為了大將軍,主掌了朝政一直到今日而這一次……
又有什么石破天驚的大事要發生了?
不知情的人們正在擔憂之中,稍微知道一些內幕或者有一些猜測的官員們則默默地等待著命運的降臨。
辰時四刻左右,準確的消息傳來了。
朝廷的傳令使者四散而出,向他們傳遞了幾個準確的訊息。
第一,之前散播流言的是以鄭泰、董重為首的邪惡集團,他們看不慣劉備執掌權力之后對大漢的妥善治理,擔心自己的利益會因為新政的推行受損,所以才散播流言。
第二,根據太皇太后的命令,劉備已經把這些散播流言、試圖煽動起對現行政策不滿的人發動叛亂的人全部抓捕歸案,不日即將審判。
第三,根據太皇太后的命令天子劉協年幼弱小,不能服眾,于是決定禪位于年富力強、眾望所歸的大將軍劉備,由劉備繼續帶領大漢向前走。
第四,群臣馬上準備去皇宮參加禪位儀式和登基大典。
老實說,對第一個訊息,大家伙兒多少都能接受,因為好幾個月之前就有很多小道消息傳出來,說了劉備和鄭泰等人之間的矛盾,還有古文學派內部的一些紛爭之類的。
所以鄭泰等人散播謠言攻擊劉備其實不是什么不能想象的事情,反而挺合理的,唯一意外的就是董重居然也參與其中。
董重已經深居簡出很久了,輿論普遍認為董重已經想要脫離朝政就分了,可誰曾想,這居然是虛晃一槍。
對第二個訊息,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剛才那一陣子的混亂與喊殺之聲,應該就是劉備的手筆了,和五年前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初,劉備也是行動迅速,在先帝劉宏的命令下用一個白天就解決了一場動亂,把大漢帝國從混亂的邊緣拉了回來。
現在,他更是挑選在凌晨展開行動,行動還那么迅速,還是那么精準,還沒有什么地方著火被毀,想來應該是相當精準且克制的打擊。
事已至此,塵埃落定,沒有被波及的人本來就對劉備比較支持,或者本身就是劉備的黨羽,只是不知道這個事情的發生,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對第三個訊息,人們就紛紛感到心神劇震,或者大腦一片空白了。
以至于對第四個訊息都沒怎么意識到。
主要這一切發生的太快了,從第二個訊息到第三個訊息的跳躍也有點太大了,超出了人們思維跳躍的極限,感覺一下子從二維跳到了三維。
對于一些睡得比較的死的人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眼睛一閉,一睜,大漢換皇帝了。
小天子退位了,大將軍做皇帝了。
這跳躍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而且,還是太皇太后下的命令?
這里頭是不是有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奇妙的交易?
無數的問號徘徊在人們的腦袋里,一時之間很多人都反應不過來,直到使者們再三催促,他們才意識到自己就算有再多的疑惑,也不能表現出反對的樣子。
因為塵埃落定,反對者已經覆亡,雒陽城內已經風平浪靜。
就算有所懷疑,也應該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之下,但是眼下這個一邊倒的情況根本容不得他們有什么特殊的想法。
顯然,雒陽已經是劉備的雒陽了。
他們應該要立刻準備去皇宮參加禪位儀式和登基大典,向新皇帝表忠心,至于諸多的疑惑,就算無法得到解答,最好的應對方式也是爛在心里,從此不要再提起。
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懷著如此這般的想法,官員們迅速行動了起來,和妻兒老小做了一番囑咐,讓他們在自己回來之前哪里都不要去,就在家里待著,閉門自守,小心翼翼,不要大聲喧嘩。
然后便換上朝服,跟著使者一起離開了家里。
大量官員和官員的車架向皇宮進發,但是因為大家心里有事,對這件事情有諸多看法和疑惑,所以就算是路上遇到了熟人,也不過是點點頭,然后繼續神色凝重,且沉默。
什么都不說,只是隨大流緩緩前進,在全副武裝的精銳士兵的注視下,在一水兒的精銳士兵的注目之下,不少官員重走了一遍五年前的那條路,重新感受了一下來自純粹的武力的威懾。
然后,他們來到了皇宮主殿崇德殿,接受已經在這里等候著的禮官們的引導,根據各自的身份和地位站在不同的位置上,等待著禪位儀式的展開。
當然,能夠進入崇德殿親眼觀看到禪位儀式的,也只有高級官員們和高級將官們,大部分官員是無法進入崇德殿觀看禪位儀式的,不過這不要緊,反正他們過來也不是為了看。
而是為了證明給那些正在點人頭劃人名的家伙們看——他們來了。
高官顯貴們接二連三的進入了崇德殿正殿,然后三三兩兩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以韓榮、曹操等人為首的一批核心成員是這件事情的深度參與者,但是在事發之前,他們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任何一個熟悉的人,甚至連他們的家人都不知道。
事發之前,真正知道劉備要做皇帝的事情的人也不過三十多人,每一個都是劉備的核心團隊成員,或者是絕不可能背棄的人。
而相當一部分人哪怕在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的時候,在為這件事情做一些準備工作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為了什么。
當然大部分時候他們也都不知道他們所做的事情是為了什么,不管是劉備稱帝的事情還是其他的什么事情,這就養成了他們只辦事不詢問的良好習慣。
而對于韓榮、曹操等人來說,揣著一個不能說的秘密也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他們的壓力也很大,甚至于睡覺的時候都怕做夢說夢話被人聽見。
好在他們只需要堅持兩三天。
此時此刻,在朝堂之上,他們也沒有任何行動,只是簡單的站在那邊站著,眼觀鼻鼻觀心,就好象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似的。
馬日磾事前沒有被告知這件事情,驟然得知劉備要做皇帝了,心神劇震,好不容易到了皇宮,一眼看到了閉目養神的盧植,于是便湊上前去靠近了盧植。
“子干,這是怎么回事?玄德要做皇帝了?什么情況?”
盧植睜眼,看了看馬日磾。
“此事,我雖然知道,但是我亦無能為力,也不能改變什么,事已至此,安心便是,你這御史大夫還需要擔心這些事情?”
馬日磾一臉驚詫。
“當然了!我完全不知道此事啊!這么大的事情,我從頭到尾全都不知道!怎么能不擔心?話說你是什么時候知道的?”
“四天前。”
“四天前?”
“恩,玄德大概是五六天前才決定要做皇帝的吧,時間挺短的,但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們都沒有選擇。”
盧植說了一些在馬日磾看來充滿謎語人風格的話,不等馬日磾搞清楚前因后果,就再次閉上了眼睛,什么話都不說了。
給馬日磾氣的。
也就是現在不是場合,否則他非要把盧植狠狠的揪過來問他個底朝天。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進到大殿內的人越來越多,而后不知何時,隆隆鼓聲驟然響起,這代表著這場注定的典禮即將開始。
群臣噤聲,一起把目光投向了大殿之上。
小天子劉協身著天子服飾,伴隨著隆隆鼓聲和典禮的奏樂聲走向了大殿之上,而在他的身后,太皇太后董氏被抬著上了大殿,在劉協身邊落座,半靠著,雖著華服,但是誰都看得出來,她的精神不是很好。
劉協等董老太太坐下之后,才緩緩坐下。
大太監張讓作為此番典禮的副主持人,看著兩人落座之后,開始唱禮,呼喊口號,指引群臣做他們該做的事情。
向天子行禮,向太皇太后行禮。
然后,一直在臺下閉目養神的劉虞閃亮登場。
他登上大殿,向董老太太和劉協行了一禮,然后轉過身,拿出了一份詔令,深吸一口氣,抿了抿嘴唇,又看了一眼董老太太。
老太太點了點頭,沒說話。
劉虞遂把視線轉向了詔令之上,開始緩緩誦讀。
他的語速不快,發音標準,聲音洪亮,每個人都能清楚地聽到他在說什么。
大體的意思就是鄭泰和董重等人不顧國家發展的重要局面,作出了非常愚蠢的事情,而這一切的起因,不過是因為新政會損傷他們的家族利益。
新政推行之后,需要按照官員的能力和政績來判斷官員能否勝任職位,不能勝任職位的就要被罷黜,鄭泰等人自忖自家子弟無能者居多,卻不思悔改,反而要讓劉備向他們妥協,給他們特殊待遇,讓他們的子弟不受淘汰制度的約束。
劉備念及國家發展的重任,實在不能接受他們的要求,他們不能忍受,惱羞成怒,于是便采取惡毒的流言對劉備進行中傷。
他們污蔑劉備有篡位稱帝之意,試圖以此掀起天下人對劉備的懷疑、攻擊,掀起皇室和漢室宗親對劉備的懷疑和攻擊,讓劉備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使得新政無法推行,以此維護他們的私利。
但是他們并未想到太皇太后董氏英明睿智,果敢頑強。
在危機局面之下,太皇太后敏銳地察覺到了國家正處在非常關鍵的時刻。
新政正在推行的關鍵時刻,對于大漢來說,此時此刻無論如何都離不開劉備,而鄭泰等人所傳播的流言卻在這一時刻對劉備和天下臣民產生了重大影響。
懷疑的開關一旦打開,就無法制止,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考慮,天下會為此變得不穩定,劉備主導的朝廷所頒布的政令也會為此廣受質疑。
大漢好不容易從先帝時期的混亂走到了今日的穩定,這樣的局面來之不易,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也是先帝所期待的。
太皇太后實在不忍這樣的局面在猜疑中轟然崩塌,實在無法接受先帝留下來的大漢國在猜疑之中走向混亂,所以她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天子協雖然聰明睿智,但是缺少治理政治的經驗和軍事上的經驗,在能力上遠遠不及劉備,即使親政,也未必能解決諸多問題,未必能得到天下人的信任,這是必須要考慮到的因素。
劉備并非外人,而是漢室宗親,高祖苗裔,景帝之后,與先帝的出身很是接近,是大漢自己人。
所以在一番深重的考慮之下,為了平息天下人的猜疑,為了讓天下局勢再度歸于穩定,太皇太后做出了讓天子協禪位給大將軍劉備的決定。
這是太皇太后的決定,并非是出自任何人的猜疑和脅迫,而是發自本心的為了大漢江山、為了祖宗的山河而考慮的結果,希望眾臣可以遵守這份詔令,接受這樣的決斷。
此前,太皇太后已經和劉備商議過此事,劉備回絕了好幾次,但是太皇太后依然堅持,甚至以性命相威脅,劉備迫不得已,伏于太皇太后面前大哭失聲,被迫接受帝位。
太皇太后相信,這樣的決定,她能做出來,那么先帝在天有靈,也一定會很高興于這樣的決斷。
詔令宣讀完畢,不等群臣反應過來,劉虞便高聲呼喊起來了。
“請大將軍上殿!”
殿中的內侍,殿外的護衛,一層一層的呼喊著“請大將軍上殿”,聲音由內而外,有遠及近,最終,崇德殿內外的每一個人都聽到了。
于是,劉備出現了。
他身著戎裝,出現在崇德殿正門口,身后跟著他忠誠的全副武裝的將軍們。
這一裝束,是他每一次從雒陽出征所穿著的裝束,他來到這里,似乎不是來參加典禮,而是出征至此。
他率領著他權力的象征,跟著他一起挺進崇德殿,無人可擋。
他從大殿之外向大殿之內挺進,從排行最末尾的小官小吏們身后經過,迎接他的,是小官小吏們敬畏的目光。
或許是他的威勢太強,或許是他的聲望太高,他沒走幾步路,忽然,一個微末小官向他躬身下拜。
隨后,似乎是被此人所帶動道路兩邊的小官小吏們便齊齊向他下拜。
他們沒有出聲,只是下拜,從最后排,隨著劉備的步伐前進,一路向前,每個人,每一個看到劉備的官員,都向著他所在方向,恭身下拜。
就算他走了很遠了,這些人依然不敢直起腰。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