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忠誠度這么高,那說明余石肯定不是因為收了金國的賄賂才為金國說話。
畢竟若是那樣,這是通敵,忠誠度怎會這么高?
那只有一個原因,守舊、迂腐。
大夏朝堂有個現象很奇怪,對外都是軟腳蝦。
對內,尤其是對他這個皇上,這些大臣一個個都變的不怕死起來。
甚至有很多言官,覺得他只要在皇上面前敢說,敢反對皇上,那就是正確的,那是忠言逆耳。
這類人,現代有個詞總結過,叫守舊派。
就比如這次的援助吧,別人稍微給你點好處,一群守舊派就覺得自己是泱泱大國,應該給予援助。
絲毫不去考慮,拿了援助之后,金國萬一靠著援助發展,變強了怎么辦?
這類守舊派從古至今就有很多。
近點的,比如大明,天啟皇帝時期。
那時候明軍面對清軍,已經是屢戰屢敗,根本不是清軍對手。
這時候,一些腦子靈活的將領不甘心失敗,認為自己的力量既然無法抗衡清軍的八旗部隊,那么可以尋找外部力量,來幫助自己。
當時的內閣次輔徐光啟聽到將領們建議,也覺得非常好,因為他接觸過西學,知道西學這些年的發展很好。
尤其是他們的槍械大炮,船只軍械,比他們先進不知道多少。
于是,他將此事告訴天啟皇帝,希望他批準尋找外援請求。
當時尋求的外援是葡萄牙人。
因為葡萄牙當時租了澳島,很方便聯系。
可惜這天啟性格優柔寡斷。
由于朝中有一批守舊派,這些守舊派認為他們大明泱泱大國,怎么能尋求海外蠻夷幫助?
傳出去,他們大明有何顏面?
天吶,這時候國都要亡了,居然還講面子。
于是。
這些守舊派恨不得以死明志,不停上奏,希望天啟皇帝不要尋求外援。
否則就罵皇上,罵他昏君,丟大明的臉。
天啟皇帝架不住這群守舊派的輪番轟炸,最終找了個理由,將已經到達的葡萄牙人送走了。
葡萄牙人雖然走了,但還是留下了很多技術和武器裝備。
而且很多明朝士兵也經受了他們一段時間訓練。
之后和八旗軍的戰斗中,這些士兵利用葡萄牙的火器,竟然連續幾次將八旗軍打敗。
這樣的結果,震驚天啟皇帝,震驚一群武將。
要知道,清軍八旗軍的強大,已經深入大明人心,很多時候一開仗,大明軍隊很容易潰散。
而有了這批火器,竟然連打幾次大勝仗。
這次,天啟皇帝倒是學聰明了,不顧守舊派如何上奏,如何辱罵,天啟皇帝都要把外援請進來。
因為他明白,再不請過來,大明就亡了。
再次將葡萄牙人請來,葡萄牙人倒也挺上道,派遣了十幾個軍械師,以及一群教官,共計三十多人派遣去明朝。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新式武器。
著名的紅衣大炮,就是此時拿來的。
有了這些武器加入,大明士兵戰斗力暴增,尤其是紅衣大炮,重挫清軍。
對面的努爾哈赤,當時就感覺到非常疑惑,怎么明軍一下子如此神勇?武器如此先進?這樣下去可不行啊。
于是派出探子,這才知道明朝求援葡萄牙。
之后努爾哈赤策反了將軍孔有德。
孔有德在投降的時候,不僅殺了葡萄牙的軍械師,而且還帶去了先進的紅衣大炮。
此時天啟皇帝已經駕崩,上臺的是崇禎。
崇禎在徐光啟的請求下,希望再派人去葡萄牙,請求支援。
崇禎知道事情緊急,親自寫了書信,送去葡萄牙。
葡萄牙還是很上道。
當然了,這里面也有原因,他們駐軍在澳門。
崇禎的理由是:因澳門是大明皇帝的領地,故在此情急之下應該效力,以謝皇恩。
葡萄牙沒理由不派兵過來,也不希望大明改朝換代。
于是。
這次不但派來大量裝備,更是派出了300個軍械師和教官。
這批人用得好,絕對會讓明朝戰斗力暴增,就算滅不了八旗軍,也能為明朝留下喘息的機會。
可沒想到,
這批人剛剛到,就被崇禎找了個理由送走了。
原因很可笑。
正是一批守舊派說,認為天朝是火器的發源地,現在居然使用外邦的火器來救自己,大明顏面何存?
若是如此,這個仗,就算勝利了,也不光彩。
勝之不武。
《明實錄》里面記載,崇禎寵臣,時任禮科給事中的盧兆龍說道:
“堂堂天朝,jing通火器,能習先臣戚繼光之傳者,亦自有人,何事外招遠夷,貽憂內地,使之窺我虗實。熟我情形,更笑我天朝之無人也?”
就這樣,耳根子軟的崇禎就讓葡萄牙人走了。
之后,戰爭自然是兵敗如山倒。
后世人評價:這次,其實是大明最后的希望。
這些人用好了,解決清朝,掃平李自成,不在話下。
林重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也想過,也許崇禎在煤山吊死的時候,肯定很后悔聽信讒言了吧。
這就是守舊派的危害。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大明農民軍起義,已經招安了很多一部分,武將提議,這類人都應該趕盡殺絕,至少把領頭的全部殺死。
但,皇帝拒絕了,說做人不能言而無信。
其實這個時候,大明已經占據上風,農民軍只剩下李自成一支部隊。
李自成被打的丟盔棄甲,身邊只剩下14人。
可就因為放過了這批人,之后第二年,這批人出爾反爾,再次反叛。
匯合李自成,直接讓李自成做大。
農民軍席卷全國,讓李自成擁兵百萬。
李自成殺過來的時候,崇禎想要遷都,但覺得丟臉,硬是拖著沒遷都。
后來一個藩王來救他,卻被他以‘祖上有訓,藩王不得入京’為由,打入大牢。
要知道,那個藩王是來救他的啊。
這也導致了,后期,崇禎被李自成部隊圍困,根本沒人來愿意救他。
當時的情況是,崇禎信任文臣,文臣可以犯錯,但武將不行。
武將哪怕忠誠于他,只要一件事做錯,那就得死。
這樣,寒了多少武將的心。
以至于左良玉手握80萬大軍,硬生生拖著沒來救……
最后李自成殺入京城,崇禎自縊。
某種意義上來說,崇禎其實也是守舊派。
那些大臣,他們或許很忠誠,可沒什么能力,更沒遠見。
國都要亡了,還想著顏面,還想著什么泱泱大國,簡直可笑。
扯遠了。
林重將思緒拉回,目光看著余石。
這個余石,在林重看來,已經是屬于無能的這類人了。
林重呵呵一笑,說道:“余卿,金國使節那邊都沒催,你急什么?”
“臣是關心我大夏顏面。”
“朕問你,大夏顏面重要,還是百姓貧苦重要?還是大夏安全重要?”
“這…”
聽到林重質問,余石一滯。
林重繼續道:“朕就告訴你,金國提出的援助,需要從民間采購,用的是百姓稅收,現如今,我大夏百姓貧苦,內亂不斷,你卻拿百姓稅收,去援助金國。你怎么不拿自家的財產去援助?合著花的不是你的銀子,是不是?”
“這……”余石一下子被問住。
他剛剛這么說,其實也只想裝個逼,讓皇上覺得他能干。
先帝時期就是這樣,越是反對皇上,越能得到重視。
可沒想到,他逼沒裝成,反而被訓斥了一番。
“皇上息怒,余大人也只是想為皇上分憂。”
一個大臣連忙給他求情。
余石連忙點頭:“皇上息怒,臣知罪了。”
林重冷冷道:“希望你是真的知道自己錯了,眾卿都聽著,朕治理國事,只有一條,百姓安樂,國富民強!”
“什么國家顏面,什么泱泱大國,這些只是束縛我們的枷鎖,這些都是假的,沒用的虛名而已。”
“朕,要的是到手的實打實好處,而不是虛名。”
“都記住,百姓是水,我們為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要是不能維護好百姓利益,用百姓的利益去養活外邦,那么……這些虛名,不要也罷。”
“都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