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請進!”
門內傳來郭院士硬朗的聲音。
顧律推門進來,見郭院士正戴著老花鏡閱讀一份文件。
抬頭見到推門進來的是顧律,郭院士笑呵呵的指了指一旁的沙發,“顧教授到了啊,來,先坐下。”
顧律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雙手放在膝蓋上,“郭院士,我是過來和你商量一下我們負責那部分一些課題的事情。”
郭院士點點頭,將手中的文件放下,視線落在顧律身上,“現在是不是壓力有點大?”
顧律苦笑著點點頭,“確實有點。”
“這沒什么。”郭院士擺擺手,笑瞇瞇的說道,“有壓力不見得是件壞事,重要的是,要把壓力轉化成動力才好。”
顧律點點頭,表示了解。
“可以說,現在整個項目幾乎把賭注全部壓在了你我二人身上,我們不能失敗,更不可以失敗。”
“我們要堅定一種信念,一種必贏的信念!”
郭院士對顧律進行了短暫的心理輔導和雞湯灌輸后,便直接進入正題。
“在正式開始課題研究工作之前,我們要先確定幾個事情。”郭院士望著顧律,緩緩開口。
“第一件事,是確定我們要研發的半導體芯片的量子比特數目。”
確定量子比特數目,這是相當關鍵的一環。
量子比特數目是從根本上決定一臺量子計算機的性能。
量子比特數目越多,量子計算機性能越優良。
這個還和量子比特編碼不一樣。
量子比特編碼是在量子比特數目不變的情況下,進行量子計算機性能的小幅度提升。
但量子比特數目就不一樣了。
量子比特數目每增加一個,對量子計算機的性能來說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運算量變大,運算速度變快。
同一個問題,采用三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要用一兩百年才可以得出運算結果,但使用有著三十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的話,估計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搞定。
這是一個質變。
因為這不是一個加法關系,而是指數關系。
三十量子比特,這算是區分真正意義上量子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半成品的一個門檻。
現在項目組這邊,十量子比特的芯片正處在研發過程中,而顧律和郭院士兩人,則是要負責更高數目量子比特芯片的研發工作。
至于這個更高數目量子比特究竟是多少,就需要郭院士和顧律商討后再決定了。
反正這個數字要高于二十小于等于三十。
但郭院士和顧律都沒有做好一上來就進軍三十量子比特芯片的準備。
所以說,在一番商討之后,這個數字被定在了二十五!
這個數字和昨天新聞上曝出的,米國那臺商用量子計算機半成品的量子比特數目相同。
因此顧律和郭院士下階段的目標,是研發二十五量子比特的半導體芯片。
一旦顧律和郭院士研發成功,那意味著暫時可以追上了米國現在所處的進度。
“行,那這件事就這么決定了,二十五量子比特的半導體芯片,這是我們第一階段的目標。”
“在二十五量子比特芯片研發成功后,我們直接進軍三十量子比特的半導體芯片。”郭院士直接拍板決定道。
和米國那邊所處的情況不同。
米國的研究所那邊時間充沛,倒是可以在二十五量子比特的基礎上一步步增加量子比特數目,按部就班的一點點穩著來。
但他們這邊不一樣。
時間不允許他們不能采用這種穩步推進的策略,而是只能跳躍著進行研究,進行大數目的跨越。
這樣,才會有一絲絲的機會。
關于郭院士的這個決定,顧律點頭表示同意。
“那就定下二十五這個數目吧,米國人既然可以研發出二十五量子比特的超導芯片,那我們為什么不可以。”顧律話說的很豪邁。
郭院士哈哈一笑,“這話說的倒是在理。”
“接下來,我們商量一下第二件事,實驗方案!”
實驗方案,這是課題研究當中關鍵的關鍵!
一套優秀的實驗方案,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如顧律不久前待過的兩個課題小組那樣,正因為顧律提出了相當優秀的實驗方案,才使得課題周期被大大縮短。
郭院士一只手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摩挲著下巴,笑瞇瞇眼神望向顧律,“我一直聽艾亮說,你每次在交流實驗方案時常常有驚艷之舉,那關于我們現在這個課題,你的想法呢?”
沉吟幾秒,顧律輕聲吐出幾個字,“量子比特糾纏!”
郭院士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我們果然是所見略同,我想出的方案同樣是量子糾纏。”
在解釋什么是量子糾纏前,必須要明確一個問題。
量子比特數目的增加,并不是單純的在半導體芯片上增加量子比特。
簡單來說。
只是將量子比特單純的排列在芯片上是不管用的。
前段時間顧律所率領的課題小組攻克了石墨烯半導體領域存在的兩大難題,使得芯片上可容納的量子比特數目不再是一個限制。
如果量子比特數目的增加只是單純的一個加法問題的話,別說郭院士和顧律兩人了,就算是只有顧律一個人,給上顧律一周的時間,顧律就可以弄出一個三十量子比特的芯片。
但道理顯然不是這樣。
半導體量子芯片要想適配于量子計算機,量子比特疊加、糾纏、測量和糾錯的優化控制才是關鍵。
量子比特每增加一個,都需要重新進行一次糾纏狀態的計算。
比如說顧律馬上要研究的二十五量子比特芯片。
一個量子比特存在兩種狀態。
那么二十五量子比特就是一共有225,共33554432種糾纏狀態。
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
而量子糾纏,指的就是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的現象。
顧律和郭院士不約而同的得出,量子糾纏就是解決目前困境的一個完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