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皮終于做出了他最明智的選擇。
他親自率領三萬八旗滿洲,兩萬八旗朝鮮加上三萬綠旗軍,四萬用大明稱呼偽朝鮮軍,對一直堅持在全州的李倧進行了可以說雷霆一擊。
后者只能跑路。
戚金所部和李倧手下最忠心的兩萬朝鮮軍,總共三萬可以說朝鮮的最后抵抗力量南撤羅州。
然后求救。
沈世魁是從倭國貿易返回路過木浦港,正好帶著使者直接過來。
但李倧主要目的不是求救,而是請求內附……
天啟愿意增兵固然是好,天啟不愿意增兵,他也不想再留在朝鮮,干脆在大明給他一小塊封地,朝鮮以后就算大明的了,天啟能奪回來,朝鮮直接變成大明的朝鮮布政使司,那時候李倧也不會再奢望什么,他會像大明的那些藩王一樣老老實實在大明。
總之就是朝鮮他不要了。
當然,這是不行的。
“我大明存亡續絕,豈有乘人之危之理。”
一起返回的楊都督義正言辭地說道。
對于這一點,剛剛廷推任命的首輔葉向高倒是很贊同。
這又不是第一回,當年李倧他爺爺也請求內附過,大明君臣同樣拒絕,不乘人之危只是說說,主要是不想養閑人,朝鮮王相當于郡王,大明以郡王封地的就一個靖江王,一年光俸祿就五萬多兩,還讓整個廣西財政不能自給,必須得廣東和湖廣兩個省接濟。
讓李家內附?
再給自己增加一個累贅?
“但也不能坐視啊,目前情形必須增兵朝鮮,要么就是進攻建奴,但無論如何都需都督出馬。”
孫承宗說道。
他還是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實際上的內閣二號人物。
“那就雙管齊下,遼東那邊佯攻牽制,皮島那邊襲擾鴨綠江口和江華島,我帶一支兵馬前往朝鮮救援,不過軍隊調集需要些時間,我會先調一部分過去幫他們守住羅州,等大軍齊集再去朝鮮與建奴決戰。”
楊信很爽快地說道。
葉向高和孫承宗全都松了口氣。
只要楊信去朝鮮就行,這個禍害留在哪里,哪里就出事,但他去朝鮮就無所謂了,他愛怎么玩弄李家就怎么玩弄吧,當然,他們不知道楊都督答應的這么爽快只是因為他根本沒準備去,至少今年是沒準備去的。話說楊信才不會管李倧死活呢,再說那里還有水師,而且還有羅州這一小塊基地,周圍山區作為屏障,如果他們能守住羅州就守住,守不住就去濟州島,總之他們那里就慢慢等著吧。
至于遼東方向的佯攻就讓孫傳庭自己負責去吧。
也正好試探一下明軍目前的戰斗力,說是佯攻,但如果明軍戰斗力足夠,完全可以變成真正的大舉進攻。
這段時間遼東各軍也算精銳云集,趙率教部一萬五千,這是實數,曹文詔部擴充到了一五千萬,實際上吞并了賀世賢部,他和盧象升這個組合很好,祖大壽部一萬,當然,其實還有五千的虛頭。陳策部一萬,他的川軍撤走一部分,畢竟最早到遼東的川軍已經打了五年,不可能還繼續讓人家留在那里,包括白桿兵也調回,白桿兵也在遼東快五年了,他們和募兵還不一樣,剩下在北方的白桿兵就是配屬給戚金的那些。
還有孫元化的兩萬新軍。
其他幾個將領手下扣除虛頭大概還有兩萬能打的。
另外就是孫傳庭重點培養的張神武部一萬,總之遼東能夠投入的十萬,而且都是真正能打的。
另外還有山海關的滿桂。
他那里同樣一萬五千實數的精銳。
也就是說孫傳庭能夠集結超過十一萬野戰軍,這還不算肯定調動的金臺吉,后者至少也可以出一萬,至于炒花就不用了,他得盯著林丹汗,實際上趙率教那里也不可能全出動,他那里同樣得防備林丹汗。滿桂也不敢全出動,他那里也得盯著長城線,這些年蒙古草原饑荒越來越嚴重,早已經不是當初楊信震懾過之后那么老實了。
說到底只有炒花是真正受優待的。
其他就沒那么好待遇了。
包括順義王系統那些臺吉諾顏們,他們連順義王都不搭理,在這種饑荒的情況下當然得想辦法解決生計,他們除了搶掠還有別的選擇嗎?甚至之前朝廷還想過調滿桂去宣府,所以他這一部夠嗆能動。
但無論如何,孫傳庭還是能夠出動比上次楊鎬更多的野戰軍。
上次楊鎬實際上就八萬多。
他事后自己報的損失四萬五剩下四萬二,另外朝鮮一萬多,葉赫一萬,加起來十一萬,但實際上這是虛的,明軍和朝鮮軍里面不可能沒有吃空餉的,具體多少誰也不知道,比如杜松出兵近四萬,但隨軍太監密報他就不到兩萬人。葉赫部也不可能出動一萬,金臺吉手中總共能打的青壯也就這些,他不可能全出,總之楊鎬的薩爾滸之戰明軍到底投入多少屬于秘密,估計楊鎬自己都不清楚。
他最多知道個大致的吃空餉比例,那些將領具體吃多少,有多少是倉促招募的炮灰,他自己也不知道。
之后熊廷弼剛去時候,就因為各地調集過去的軍隊實際數量和兵部的差距很大吵了很多次。
但孫傳庭這次絕對能夠投入八萬實數。
而且沒有倉促征召的炮灰,哪怕不是精銳,也都是經過一定軍事訓練的。
而他需要對付的,也只是留守赫圖阿拉的代善,后者手中擁有的兵力不可能超過四萬,實際上不具備和明軍野戰能力,最大可能就是死守,畢竟明軍向赫圖阿拉的進攻后勤線維持艱難。這兩年野豬皮實際上主要就是防御,不但重新修了赫圖阿拉的城墻,而且以薩爾滸,鴉鶻關,叆陽,鳳城為據點,建立起一道真正的防御體系,甚至修繕了原本的遼東邊墻。
只不過以前邊墻是防他們的,現在改成他們防明軍的。
雙方在遼東的攻守形勢逆轉,就算沒有這次的野豬皮東進,孫傳庭也準備好了主動進攻。
既然這樣楊信就不管了。
那里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現在對他最重要的,就是全力以赴搞他的深挖洞廣積糧,準備面對接下來的饑荒。
剩下就是未來這支援朝軍的組成了。
“蕩寇軍?”
孫承宗試探著問道。
“蕩寇軍目前多數都已經為民,就無需再動了,倒是江南那些團練,如今紅巾軍已經解決,留著他們也沒什么用了,直接解散那些士兵容易出亂子,還不如組成援朝軍前往朝鮮,而且他們和戚金所部一樣都是南直隸人,同樣也適應朝鮮南部氣候。”
“這些是士紳出錢組建的團練,朝廷直接征用不太合適吧?”
葉向高說道。
這肯定不行,那些團練是東林群賢的后盾,他這個東林黨老大在朝廷如今發言權增加,靠的就是東林黨終于有了武力,如果讓楊信弄到朝鮮,一頓操作全打光了,那可就沒得玩了。這是絕對不行的,再說萬一團練走了,紅巾軍再次搞事情怎么辦?雙方目前頂多算是停戰而已,要說就這樣恢復和平,雙方從此和平共處下去那就是笑話了。
把楊信弄到朝鮮是為什么?
不就是他到朝鮮,然后方便江南的團練動手嗎?
要是讓他把團練都帶走,那還玩個屁。
“難道就一直讓這些團練在那里?這可不合朝廷規矩,他們算是兵還是民?萬一有野心之人以此圖謀不軌怎么辦?”
“楊都督說笑了,那都是些忠義士紳為國分憂而已,倒是紅巾軍改編后的忠勇軍算是朝廷軍隊,正好可以用這支軍隊前往朝鮮,最多再招募些,比如都督帶著的那些降軍,或者干脆從川貴調些土司軍,比如鎮雄這些地方,這樣湊齊三五萬大軍,都督統帥入朝就足夠解決建奴了。”
葉向高說道。
“這些能頂什么用,連像樣的武器都沒有。”
楊都督說道。
“武器好說,大不了花些銀子給他們配上。”
孫承宗說道。
“不行,不行。”
“楊都督,這就不好辦了,江南一帶再無可戰之兵,總不能讓那些衛所兵上戰場吧?其實老朽覺得,都督還不如去遼東,帶著遼東兵直搗建奴巢穴,若是能打下赫圖阿拉,那么建奴也就不敢在朝鮮繼續肆虐了。”
葉向高說道。
“這種奇功還是交給遼東的將士們吧,至于援朝軍,實在不行就另行招募一支,說到底也就是銀子而已,咱們再招募三五萬新軍還能撐住。”
葉向高兩人面面相覷。
楊信不肯把自己的爪牙派出,他們又不肯動用團練,那么的確也就只有招募新軍這一個選擇了,不過招募新軍就需要時間了,很顯然楊信是不準備今年去救援朝鮮的。但他們也不可能逼他,這樣也就只能讓李家先撐著了,好在他們今年也沒想過解決紅巾軍,那些團練同樣到明年才能真正堪用,至于李家,誰還管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