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3開始

第八百三十三章 我的話講完

數日后,還是昆侖飯店。

簽到處熱熱鬧鬧,于佳佳親自接待。每個來簽到的,都要掃一眼名單,末了心里一驚,面帶復雜的微笑。

于佳佳就見他們一寫,一看,一抽,一笑,流水化作業。

其實也沒啥,她抖了抖名單:

《京城晚報》《京城青年報》《三湘都市報》《楚天都市報》《燕趙都市報》《齊魯晚報》《華商報》《南方都市報》《都市快報》《揚子晚報》……

無非全國發行量較大的晚報、都市報都來了嘛,外加一個京城電視臺。

今天的會比上次規格高多了,時代傳媒的幾位高層都在,現場像模像樣,每人都有大棗茶。

許非穿了西裝,準時到場。

眾記者瞧著他,心思莫名。

假如許老板沒提設獎,南都也就偷偷做了。

可許老板先提了,南都的計劃暴露,偷偷摸摸的事變得大張旗鼓,各家盯著這塊,無形中已是風口浪尖。

誰再想振臂一呼,就得考慮服眾的問題,否則你憑什么牽頭?各家想推他出來,黃袍加身,實惠是均分的。

那有人問,媒體自己聯合不行么,為啥拽著許總?

你評的是電影獎,還是新獎,正需要明星助陣。80的明星都在他旗下,100的大片都是他在做。

他不陪你玩,評個什么勁?

“好了,開會。”

“今天針對設獎這個事,第一次跟大家碰頭。別的方面不談,先聊聊兩件事:評什么、怎么評?

我的意思是囊括大陸和港臺地區的作品,初期不采用報名制,每年1月12月上映的自動納入范圍。

然后在次年上半年,評出這個獎。”

“那難度很大啊!其它的不說,港臺地區的電影怎么選片,評委怎么看?”

“不如就大陸的,港臺多麻煩。”

“對啊,還得報內閣批準。”

“沒意思!沒意思懂么?”

許非敲敲桌子,道:“要評這么一個獎,我在網上就能搞投票,隨隨便便幾百萬點擊,但有價值么?

入世在即啊朋友們!明年又是十六大,電影改革肯定向前發展,而不是后退。內地與港臺的合作必將更加緊密,猜都猜得到。

香港金像,臺灣金馬,在很多人眼里都比金雞獎重。

但他們的市場在萎縮,我們在慢慢好轉,十幾億人口的市場一旦崛起不可估量,必須要有個匹配的獎項。

另外強調一點,我不是非得做這個獎,只是事情趕到這了。誰想做,先聽我的意見。”

他頓了頓,繼續道:“再說說評選規則。

金像獎分兩輪,第一輪由選民和初選評審團負責。選民就是觀眾,評審團是業內人士和媒體人員。

他們投票選出入圍名單,每獎五個。

第二輪由專業評審團和十三個協會成員投票,評審團還是業內人士和媒體,協會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燈光、美術等等。

兩輪的評審不可重疊。

金像有點學奧斯卡,兩級架構,協會成員居多。”

“金馬獎則是三輪。

初選評審比如18人,負責挑選一個大的入圍名單。

復選還是這些人,但人數縮減,比如11人,選出各獎項的具體提名。

終選在復選的基礎上,另加入終選評審團,比如6人,達到一個單數人數,17人。

當然,金馬獎以前由于評審團長期不變,屢遭抨擊。這點我們要避免。”

許非介紹完,道:“各有各的優勢,我綜合一下。

我準備分兩輪,在港臺發展自己的初選評審,由他們進行港臺的首輪選片,擇出每獎三個提名。有特殊情況,或少或多,可申請增減一個名額。

大陸也由業內人士和媒體組成,每家媒體可以出一名評審,同樣擇出三個提名。

即內地、香港、臺灣各有一份提名名單,綜合為首輪提名。

第二輪單獨邀請評審團,投票得出獲獎者。有至少兩周的審片期,非引進片怎么辦?以學術交流的名義在北電、中戲放映。

最終獲獎者只有一個。

而第一輪的評審,隔幾年換一批,避免長期占崗。”

“為什么是三個提名?”記者問。

“初期階段,簡便為宜。如果搞五個,審片量巨大,周期會拖長,以后可以增加。”

“假如我是初選評委,看電影花錢么?”

“選片期內,憑票報銷。”

“主辦方給報么?”

“對,有執委會和評委會,執委會不可參與評審,評審也不可評與自己相關的作品。在討論、投票的過程中,要請公證人員公證,保留視頻、文字資料,甚至可以公開直播等。

這是大概,細節還需完善,尤其是公正公開原則。”

“您決定設幾個獎?”記者問。

“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劇本、男女配角、新人導演、新人演員九個,技術類暫且不設。”

“少點吧,比如一部電影票房高,一部電影藝術性好,那怎么選?”

“對啊,而且沒有觀眾票選。”

“有的演員紅,只是差一點沒拿獎,要不要搞個安慰性的?比如最具人氣男演員?”

“再搞個傳媒獎,突出性質,比如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

“可以啊!”

許老師拍桌子,笑道:“這些還不夠!最好再來個最具才華獎,最具實力獎,最佳全能獎,最佳飛躍獎,年度最受矚目獎中獎!”

“呃……”

眾人尷尬。

“諸位,扔掉過去的習慣,別特么分豬肉了!

你怕不給獎,明星就不來?放心,他們不敢不來。”

許非一條一條反駁:“票房高,藝術性好,怎么選?評審團怎么選就怎么選!沒有一個獎可以讓所有人信服,只要過程公正,獎就是公正的。

我也從未要求偏袒商業片,只求公平的競爭環境。

你覺得這部片可惜,應該給個獎;你覺得這個演員可惜,干脆并列影帝吧……那跟分豬肉有什么區別?

觀眾票選更不能搞,太假了!我們無法保證觀眾看到所有的入圍作品。

傳媒獎有意義么?形同雞肋……”

停了兩秒鐘,又道:“哦,差點忘了,還有一個獎,這名字我取好了。”

他對著底下驚愕的目光,笑道:“金掃帚獎,評選方式與上面類似,頒給每年最爛的電影,最爛的演員,最爛的劇本,最爛的導演!”

“我的話講完,給你們時間研究,能接受的來找我,我們往下聊。”

(征集獎項名稱,另外誰看《姜子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