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0861 三代之弊

沈哲子語調雖然輕松,但沈勁聞言后臉色卻垮了下來。剛才在宴席中,他已經聽說杜氏家眷已經過江,杜家小娘子正陪著他家嫂子待在梁郡城里。

換言之,沈勁作業無論完成的怎么樣,再過不久他都可以跟杜家小娘子重逢,完全不需要挖空心思的作弊。而且老實說,他真不覺得自己的作弊手段能夠完全瞞過阿兄,此前是沒有辦法了才搏上一搏。如果就這么將自己的作業交上去被看出破綻,反而有可能激怒阿兄。

所以,他原本是打算悄悄溜了,趕緊將自己的作弊證據處理掉,拼了一夜不睡趕工自己完成作業,明天再上交。如此一來,就算不出色那也沒什么。

沈勁那里還在打著主意該要怎么應付過去,其他少年們已經次第上前將隨身攜帶的作業交了上去,尤其謝萬那個家伙還搞不清楚狀況,站在那里對沈勁招手道:“阿鶴你還愣著做什么?在學舍里你還提醒大家要帶上課業,難道你自己忘了?”

“阿鶴怎么會忘,我是眼見著他將課業帶上的。”

桓豁咧著嘴笑道,他也算是講義氣,知道沈勁為了這一份課業可是煞費苦心,完成后也跟自己等人炫耀好幾次,自然也希望沈勁這一番努力能夠早被駙馬見到。

沈勁聽到這兩個看不清形勢的蠢物對話,簡直恨得牙根發癢,這一問一答將自己退路借口全都堵死,更加感覺到跟聰明人做朋友的必要性。眼見阿兄視線漸有狐疑,他才干笑一聲,挪步上前掏出他的作業擺上去:“我怎么會忘了呢……”

交上作業后,他便垂著首退到一邊去,甚至不敢去看阿兄眼神,桓豁還在那里與有榮焉道:“駙馬離鎮這段時間,阿鶴可是沒有懈怠,我們能夠完成課業,阿鶴也都指導良多。”

這話倒是不假,沈勁憑著那刻骨相思的熱忱,對這份作業不可謂不用心,可惜許多想法都沒有什么開創新,于是就都便宜了身邊人,而自己則要淪落到要去抄襲。不可言之不努力,只是對自己要求太高,結果將要弄巧成拙。

十幾份作業擺在案上,沈哲子首先拿起謝安那一份閱讀起來,對于這群少年們,沈哲子最看好還是謝安,甚至還要超過自家的沈勁。雖然他并不迷信什么名人,而且成長環境發生變化后人最終會擁有什么樣的才能也是莫測,他的出現可以說是完全改變了謝安的成長和學習環境,但他相信以謝安本身的稟賦,應該還不至于讓人失望。

整篇文章并不算長,統共不足兩千字,拋開內容先不談,單單章句用詞等方面便可見考究用心,崢嶸漸露。至于內容方面,論點論據也都非常扎實,層層鋪開,視野由小及大,廣采時證,不以孤例高標,有一種兼容并包的氣象。

沈哲子之所以布置這樣一個作業,其實主要考校的還是這些少年們視野格局以及認知模式,也并不奢望能從當中發現什么精彩絕倫的觀點思路。比如謝安這一篇文章偏向于先攻三臺,從禮、法、人、地等多方面進行論證,而且各自都成道理,在這樣的年紀而言,已經算是極為出色。

人只要能夠樹立起一個格局宏大的認知模式,那么無論出發點在哪里,最終成就都不會差。視野越開闊,能夠獲取到的資訊就越具有多樣性,對人事的認知也就越深刻,格局越宏大,可塑性和容錯率也就越高,一旦獲得新的認知資訊,也能更及時的進行自我反省和提高。

沈哲子手捧謝安的文章,將他喚到近前來,將他文中內容逐字逐句拆解開仔細分析,其中的優點和不足都給他圈定出來評價一遍。謝安在席中傾身認真聽著,同時心內也不乏慚愧,他自覺得對這篇文已經用心良多,在他自己看來已經非常的出色,但卻沒想到還有這么多不足是他懵然不覺的。

沈哲子倒不是真的水平高到能夠對謝安傳道授業,他的優勢在于他的知識體量大,當世幾無無人能及,所以在論述一些問題的時候,能夠采用的角度和思路之多,也是時人所不及的。但若言道精深程度,當世許多人見解都要比他深刻得多。而他這種天馬行空的思維模式,對于還在成長和積累期的少年而言,就頗能樹立起一種高屋建瓴的形象,也能讓人得到更多啟發。

除了謝安之外,其他少年們交上的課業,沈哲子也都觀看一遍,稍作指點。說到底,這一個命題對于這一個年紀的少年人而言還是太大,所以結論如何根本不必討論,值得重視的是他們得出結論的過程和力據。

其實不獨獨只是這些少年們的課業,包括時下淮南鎮中諸多人議論紛紛的淮南后續戰略方案,無論是怎樣的看法觀點,沈哲子也都是采取姑妄聽之的態度。這倒不是因為他剛愎自用,而是因為從他選擇將淮南作為主基地來經營的時候,淮南下一步的目標便已經確定,那就是先定河洛。

至于下一步再怎么做,說實話他自己也拿不準。因為先定河洛,這一目標能夠完成的話,本身就是時局中的大變量,會給時局帶來怎樣深刻的影響,接下來會面對怎樣的局面,他自己都不清楚,也并不認為時局中有人能夠清晰明確的分析明白。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這是智者能夠做到的事情,至于基于歷史規律而去推測后代天命如何,那是算命先生該做的事情。

關于戰略層面的討論,最著名莫過于三國時期的隆中對,到了后世通過各種演繹,簡直達到婦孺皆知的程度。但沈哲子一直覺得隆中對最偉大的意義在于能夠在混亂無比的世情下總結出一條看似可行的道路,而不在于這條道路本身如何。

人總樂于夸大人或事物對世道的影響,而忽略實際處境中所需要面對的變量和操作技巧。比如在當下,講究內外事務決于幾家,荊、徐安則江東安。作為一個議論者,這樣討論是沒有問題的,但作為一個實際操作者,如果不能因于實際的情況而有靈活的應對,一定要去強求怎樣局面的話,無論構圖再怎么美好,即便是達成目標,最終都只會是一潭死水的局面。

如果說門閥是一種腐朽的制度,那么科舉的出現、儒家的興盛,最終也沒能創建出萬世一系的興盛不衰的世道。尤其宋儒向來被推許作格局氣象最宏大的一代,其中比較著名的橫渠四句以及王安石的三不足論,說到底只是話語權陡然擴大之后一種近乎忘形的癲狂而已,盲目夸大自己的能力。

但事實上人尤其是一小部分精英人群,能力和影響力都是有極限、有興衰的,氣象宏大恨不能改天換地之后,到了明儒,已經有種破落戶的撒潑味道。而到了后世,當技術有了快速的推進迭代之后,這種起于草莽、盛極而衰的現象更是屢出不絕。

人力有限,世道同樣有其慣性,所以沈哲子向來不熱衷于制定什么大目標。基于當下的實力,能夠做到哪一個極限,那么就竭盡所能的去做。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但如果在起始點就只盯著千里這一個目標,要么絕望,要么癲狂。

沈哲子因為這些年輕人的課業而生出許多遐想,而站在下方的沈勁也是浮想聯翩,眼見著阿兄一個個點評同伴們的課業,卻遲遲輪不到他,這種感覺就像是屠刀高懸頭頂但卻遲遲不落下,無論最終的結果怎么樣,這種等待的過程卻實在是煎熬。

終于,沈哲子拿起了沈勁那一份作業,看到開篇第一句話,坐姿便忍不住端正起來。

“三代之弊,崩乎朝夕,沸沸湯湯,士困民疾,狐鼠入社,社稷黍離,此誠狼伺虎窺之局……”

黍離之歌,憂郁之曲,向來被視為亡國之調,自然代指當下世道。所謂三代之弊,在時下也不算是生僻之論,世族豪宗,并非興于一時,胡眾內遷,也是長久以來的隱患,東漢以降各種社會弊病,累積到中朝一世完全爆發出來。而當國的司馬家在后世之所以如此遭受詬病,不僅僅只是能力不足,連氣節都欠缺,所謂活得混沌,死的憋屈,實在是沒有什么值得洗地的余地。

看到這一句話,再往下沈哲子已經不必再看,因為單單這一句,已經不是當下沈勁的水平。不過他還是認真看了下去,并且不時提筆在紙上勾劃,等到從頭到尾細覽一遍,然后再抬頭將沈勁招至面前,將這份作業遞了過去,問道:“有沒有遺漏?”

沈勁接過作業垂首一看,額頭更是涌出冷汗。他雖然作弊,但也是花了心思,謝艾幫他寫出的底稿并沒有完全照抄,而是挑選其中自覺得比較亮眼的字句摘抄出來,然后自己再填充銜接。可是現在他所摘抄的內容,從頭到尾無一遺漏被阿兄劃了出來,哪里還不明白自己是露了餡。

“阿兄真是……沒了,就這些……”

他抬頭干笑一聲,準備吹捧阿兄幾句,待見沈哲子稍顯嚴厲的眼神,頓時將討好的話語咽下去,乖乖承認道。不過心內也不乏沾沾自喜,因為阿兄所劃出的內容,有兩句是他自己所作,可見愚者千慮也有一得,他并非一無可取。

“原作在不在身上?沒有就抄寫出來。”

沈勁聽到這話后,當即放棄無謂抵抗,乖乖將謝艾所寫的原文從懷里套了出來。有這樣近乎妖孽的阿兄,他也是飽受壓力,一早就做好了露餡的準備,也算是準備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