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的話語擲地有聲,帶著極為堅定的力度。
在歷史上岳飛手握重兵的時候,依舊是服從了皇帝的命令。哪怕明知道有極大的危險卻依然是義無反顧的回到臨安城。被冤屈下獄甚至被冤殺在風波亭的時候,這位大軍統帥并沒有想過逃走之后擁兵自重。他選擇了慷慨就義。
當時的南宋風雨飄搖,以岳飛手中的實力來說一旦下定決心不說改朝換代,至少割據一方是沒有問題的。可他卻是選擇放棄一起,坦然赴死。
這并非是岳飛傻,也不是他出現了精神問題,純粹是因為忠孝。孝順父母,聽從了父母的教導選擇精忠報國。
毫無疑問,岳飛忠誠于大宋,效忠皇帝。對于他來說皇帝之前有明旨,現在又留下了遺詔。那自然是要服從皇帝的命令,哪怕皇帝死了也要執行下去。這些大頭巾們啰啰嗦嗦半天不過就是想要抗旨而已。岳飛怎么可能會和他們混在一起。
如果不是有燕飛在旁邊壓著,岳飛當場就想叫軍隊進來將這些抗旨的人全都拿下。能夠統帥大軍北伐,打敗眾多金兵名將的岳飛絕對不是心慈手軟的人。
對于岳武穆的反應,燕飛早就已經料到的。他的生平記載已經將他的性格全都展現出來。只要拿住了大義,那岳飛絕對是站在自己這邊。
之前布置了許久,安排了這么多的事情。為的就是避免岳飛站在自己的對立面上。要不然的話以燕飛的實力直接壓制一切,送茂德帝姬上位根本沒有困難。
燕飛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岳飛這位民族英雄,是為了避免雙方走到對立面上。此刻,燕飛之前的眾多安排終于起到了想要的效果。岳飛堅定的站在了名正言順的皇帝這一邊。
“胡說!胡說!!”李綱再也壓制不住自己心頭的怒火,一蹦三尺高胡子都飄了起來“男女大妨,陰陽有別!這是亂命!你們應當抗旨!”
抗旨這種事情就是說大臣們對皇帝的命令不滿意,拒絕去執行。
遇上強勢皇帝,像是劉徹,李世民這樣的基本上除了魏征這種人之外沒哪個大臣敢抗旨。可如果遇上一個弱勢皇帝,那抗旨就是常有的事情。文臣們也是借著抗旨的機會不斷的從皇帝手中奪取權力。
在文臣們看來,最好的皇帝就是拱垂而治的皇帝。什么事情都不管,都交給大臣們去處理。只需要當一個人形圖章就行。
在李綱等人看來無論是趙佶還是趙恒都糊涂了,居然讓女人當皇帝。之前他們勉強同意確認茂德帝姬為繼承人的圣旨,那是因為兩位皇帝以及燕飛在大力推動。想的是時間還長,趙恒又那么年輕。只要等到燕飛離開之后有的是時間重新來過。
可沒成想兩位皇帝這么快就掛了,這就讓他們的計劃全都泡湯。到了此刻不得不直接和燕飛正面硬頂。
燕飛的厲害他們都很清楚,之前被殺了那么多的大頭巾都是歷歷在目。也就是這批大臣們都是些性格堅毅的人,這要是換做之前的耿南仲唐硌等人早就對燕飛跪了。
聽到李綱的話燕飛當即就笑了。這老頭的脾氣是夠倔強的,卻沒弄明白現在已經不是文臣們可以隨意對武將肆意發號司令的時代。而且他不了解岳飛,根本不明白后背上刺著精忠報國的岳飛對于皇帝與國家的忠誠。
果然,一股強烈的氣息從岳飛身上爆發出來。他上前一步怒目圓睜“誰敢抗旨就是叛逆!俺手中之劍決不輕饒!”
憑借著個人實力與人格魅力,再加上燕飛的推崇。岳武穆在新近崛起的武將階層之中極有威望。他這一發飆,四周的楊再興王貴韓世忠等人紛紛上前怒喝,場面瞬間火爆起來。
直到這個時候文臣們終于恍然,眼前的這些軍將可不是往日里對他們唯唯諾諾的那些人。他們大都是在戰場上與金人血戰過,渾身殺氣根本就不在乎文臣們的壓制。
而且往日里之所以能夠壓制武將,那是因為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可此時皇帝死了,朝廷的大權暫時掌握在了燕飛的手里。這些武將都是燕飛一手提拔起來的,他怎么可能會支持文臣們去壓制武將。
眼看著就要上演全武行,燕飛咳嗽一聲之后開始出面收拾殘局。
眼前的這些大臣們若是秦檜耿南仲之流,就算是被生生打死在大殿上燕飛說不定還會搬個板凳來看個笑話。
可眼前這些人都是史書記載的忠貞之士,像是李若水和李叔夜這樣的人燕飛都是異常敬佩。他們身為儒家子弟為了儒家的未來而努力,在燕飛看來是很正常的反應。
“現在呢,我給你們兩個選擇。”燕飛隨意的揮手“第一,你們繼續反對,我把你們全都趕出朝堂。因為你們抗旨嘛。違背了皇帝旨意還想繼續拿皇帝的俸祿,做人可不能這么厚顏無恥。”
燕飛的話說的李綱面上陣紅陣白,眼看著他又要爆發。一旁的宗澤與李若水死死抱著他不讓他沖動。
燕飛這話從大義上來說毫無問題。天下都是皇帝,皇帝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是公司一樣,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抗旨不尊就是違背了老板的命令,被開除也是天經地義。想要白拿工資還要對公司的歸屬權指手畫腳的,那肯定是心懷不軌。
“第二個選擇。”燕飛掃了眼李綱,笑了笑“你們同意,那就去做準備工作。新皇登基之后你們還能繼續待在朝廷里。”
“我想讓你們明白一件事情。”燕飛的神色凝重起來“家國天下并非是離開了你們這些讀書人就不行。我會在軍中推行文化教學,我相信樸實的軍人擁有文化之后各個方面都不會比你們差。”
燕飛這就是赤果果的威脅,你們不同意那就滾蛋。別以為離開了你們國家就完蛋了。在軍中普及文化教育,在軍管的環境下直接培養軍人們來代替各地官吏的作用。真要是這么做的話,那就等于是斷絕了儒家的根基。
大頭巾們的根基就是壟斷著文化與輿論。燕飛這么做是在挖他們的根。
儒家拼死拼活打垮了百家,花費這么多年的心血為的就是統治國家的權力。真要是被燕飛這么一搞那就是釜底抽薪徹底完蛋。
換做往日里燕飛這么做那就是和儒家不死不休的作對,大頭巾們就算是拼死也要搞掉燕飛用以維護自己的利益。可現在的情況不允許啊。
此時儒家的力量已然跌到了最低谷。北方已經是打的一塌糊涂,南方則是因為前些年方臘起義以及趙佶開設東南奉應舉同樣是搞的民不聊生。至于西邊的關中諸地也是因為西軍的統治而轉向軍閥割據。再加上前段時間燕飛大開殺戒將朝廷中樞的大員們幾乎斬盡殺絕。儒家能夠調動的力量已然跌落到了極致。
“子厚。”宗澤上前與燕飛做談判“我等可以奉詔,軍中推行文教之事絕對不可。”
能做到朝廷大員的肯定沒有傻子,傻子早就被殘酷的官場給淘汰了。宗澤他們轉瞬就明白了燕飛話語之中帶來的恐怖威脅。一旦讓那些拿著刀把子的武夫們再學會了文教,那豈不是成了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的漢唐氣息?那他們這些人,還有普天之下的讀書人該怎么辦?
讀書人能做的事情都被武夫們做了,那讀書人還能做什么?難道要在鄉下教書不成?
大頭巾們為何多年來如一日的打壓那些武夫,怕的就是再回到漢唐時期那種武夫們文能安邦,武能定國。而真正的讀書人只能是做刀筆吏的過往。
“軍中推廣文教的事情不可能改變。”燕飛無視了宗澤等人劇變的目光“不過你們合作的話,可以暫時小范圍的進行。大規模的推廣可以暫時推后。怎么樣,行還是不行現在給個明確的回復吧。”
燕飛給出的選擇很簡單,跟著他干可以讓儒家完蛋的晚一些。和燕飛對著干的話,那是馬上就要死。這些文臣們或許并不怕死,他們的氣節在史書上都記載。可這些人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儒家倒下。
經過一番緊急磋商之后,文臣們決定暫時聽從燕飛的命令行事。畢竟他們現在無力抵抗燕飛,硬頂的話根本就起不到什么用處。他們的打算是拖到燕飛離開,只要燕飛一走那他們就有機會將一切都重新改變過來。
畢竟在他們的心中實際上也是和趙佶一樣,認為燕飛是有著大神通的仙人。要不然的話無法解釋那能飛天的神獸,能在萬軍之中縱橫馳騁的鋼鐵巨獸,那堆積如山的各種物資。所以他們認為燕飛終究是會離開的,到時候說不定會把茂德帝姬一起帶走。
擁有如此神通的仙人怎么可能會看得上人世間的繁華,就像是富豪或許會到鄉下過一過農家樂,卻絕對不可能永遠住在鄉下一樣。
只要能夠堅持到那個時候,沒有了燕飛之后他們可以重新將一切都改變回來。
有了這種共識之后,以李綱宗澤等人為首的文官們選擇接受燕飛的條件,按照趙恒的遺詔推舉茂德帝姬登上帝位成為大宋的新一任皇帝。
燕飛當然不可能妥協,只不過是不想對這些青史留名的忠貞之士動手而已。他忙碌這么久,做了這么多的部署全都是為了避免與岳飛宗澤等人站在對立面上。要不然的話換做明末那種環境,任何事情都是直接武力壓制就是了。
將最后一個缺口,大義的名分補齊之后。對于大宋的全面改造計劃就算是完整補全,接下來就該是真正的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