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第939章 頓悟成佛

嵩山。

許和尚帶著通政司的一位六品的綠袍通事舍人騎馬來到山下。

遠遠的,早有接到消息的方丈帶領著一眾寺僧下山前來迎接。

廣丈道信看著身穿飛魚補服的許和尚,覺得有些陌生了,這個自己當年在山門前撿起的嬰兒,如今脫去僧衣換上飛魚袍,腰配千牛刀,顯得是那么的高大,甚至有了一股子威勢。

“方丈!”

許和尚上前便拜,方丈連忙讓過。

“施主如今已不再是佛門中人,也不是這寺中之僧了,貧僧豈敢。”

許和尚愣了一下。

那位年輕的通事舍人笑著上前先對方丈行了一禮,然后請方丈準備香案,迎接圣旨。

諸人回山。

寺中大雄寶殿前,年輕的通事舍人宣讀圣旨。

開頭門下二字,令方丈也不由的清楚,這不是一道中旨,這是經過三省的正式旨意了。

圣旨很長,卷軸足有丈長,其中的內容更是用詞優美,一看就知道是出身翰林學士們之手,方丈是有文化之人,雖是出家之人,但也博覽群書,甚至能夠做詩寫賦,因此還是馬上就聽明白了這些華麗語語之下的圣意。

皇帝特賜方丈為護國法師,又尊南天師道分支上清教王知遠為護國天師。

王知遠是號稱山中宰相的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的弟子,陳后主與隋明帝楊廣都稱以弟子禮問以仙道事。

此時天下道派,天師道其實并不是最強盛的,最強盛的是北方的樓觀道,就算是天師道也還有南北天師道之分,可皇帝卻偏偏沒有尊終南山中實力更盛的樓師道的觀主為天師,卻尊了南天師道的一個分支的茅山上清派王知遠為天師,確實足夠令人玩味。

就算是少林,其實在此時的佛教諸宗中,也不是實力排前的,方丈的名望也并不很高,可皇帝卻偏偏就賜封他為護國法師。

方丈心知這護國法師不好當,這不,皇帝的佛道改革就先從他們少林起了。

這位通事舍人除了來宣旨,還要來主持一場佛經考試,通過者才能發給度牒,通不過者就要強令還俗。

更別說就算通過的,也不是都能留下來。

方丈還將入洛陽接受僧錄司的天下僧正一職,這是僧錄司的副長官,其長官為僧錄事郎中。

授銜封官雖是好事,可少林此時非天下佛門之首,方丈也非佛界權威,卻給他這榮銜官職,擺明了是要架在火上烤了。

更何況,接了這銜職,就得率先開始在少林改革。

這偌大的少林,多少代的積累,才有了如今的規模,卻只能保留一百僧人,所有的奴隸都要放出,田地也只能留一千畝。

雖然皇帝說要為少林在帶方建東少林寺,在廣南建南少林寺,在武川建北少林寺,在敦煌郡西少林寺,乍一聽,確實很了不得,皇帝敕旨朝廷修建,四座分封都將是五十人的中寺規模。

各還賜給一千畝僧田。

只是如此一來,這嵩山的少林,卻不免要衰弱。

佛寺本是世外清靜之地,修行之地,可既然在這紅塵之中,就沒有誰能超脫世外。就連這少林也一樣,擁有三萬多畝寺田,萬貫寺產,擁有數百的寺廟凈人奴隸,這使得少林里的僧人們可以建起雄偉的大殿,立起高大的佛像,為佛像樹金身繪彩漆,讓他們可以自己訓練抄經人,抄寫經書翻譯經書。

表面的法像莊嚴之下,是離不開那份龐大的寺產支持的,而這些寺產的保障,又離不開朝廷和官府的支持,否則就會如王世充據洛陽時一樣,一道命令,就會有無數兵馬過來強奪寺產,收走寺財。

現在,皇帝給了他護國法師之銜,又授他天下僧正之職,這是皇帝給的賞賜,換他的效忠。

在皇帝面前低頭,方丈覺得很正常,沒有哪座大寺哪位方丈敢于藐視皇帝,除非是一個野和尚,反正無根無基,逍遙自在,但他不行。

“貧僧領旨,謝皇帝恩!”

最終,身披著紫金袈裟,頭頂明亮的大和尚,還是上前領旨謝恩了。

那位年輕的通事舍人似乎一點也不意外,做為讀圣賢書的儒教弟子,他對于佛道的感觀只能說一般,三教之爭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在中土實力更強大的儒教子弟,都需要貨賣帝王家,釋教又如何能超脫于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只要是在這陽光普照之地,不論是世俗還是世外,皆是大秦天子所轄,世俗世界歸皇帝管,世俗之外的也歸皇帝管,大秦皇帝是天之子,不論儒釋道還是士農工商,皆須服從皇帝的意志,皇帝,才是世間唯一的代言人!”

這番霸氣的話宣下,方丈一句反駁之言也沒有。

釋道儒三教之間可以爭論,可以攻擊,但皇帝的話不可爭論不可攻擊,尤其這位天子,還是方丈看來是魏晉三百年來的最強者,就更不可爭論攻擊了。

方丈相信,佛道兩教肯定會有人反對皇帝的新政,肯定會有人對抗,但他不想當這個出頭人。

“方丈,從現在起,你就不僅僅是嵩山少林的方丈,你還將是大秦護國法師,是天下僧正。既然你已經接下這恩旨,那就要好好的為皇帝辦事。你須知道,要在中土傳播佛法,發展信眾,這都是離不開皇帝的允許和支持的。煌煌百萬大秦甲兵,風行天下,從無敵手,秦軍將士的鐵騎與戰刀,絕不會有人愿意試的。”

別人或許不知道皇帝為何要尊這少林方丈為護國法師,他卻是知道一些的。

蓋因為如今佛教諸派林立,而少林是當年北魏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是禪宗祖庭,但比起長安城的密宗祖庭大興善寺卻不論名聲還是規模都小的多。

密宗此時的影響力極大,可皇帝卻選了禪宗少林。

據說皇帝說了這樣一句話,禪宗不是漢傳佛教,又不離漢傳佛教,是中土化后的佛教。他們沒有生搬硬套天竺的佛經戒律,而是依據中土風情地理人士風俗等,博采大小乘戒律中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全新的管理制度。

更重要的是,今年才四十二歲的少林禪宗方丈四祖司馬道信,是一個對佛法很有獨特悟性之人,他提出的佛性人人皆有,頓悟成佛之說,雖還未系統化,但已經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面也使得天竺傳入的佛教更中國化。

相比起大興善寺、青龍寺等這些大寺都喜歡引入天竺僧人,大量翻譯天竺佛經的做法,無疑少林道信方丈的這種人人皆有佛性、頓悟成佛法,更得皇帝欣賞,也更適合本土化。

正因此,他才會被皇帝賜予護國法師的銜頭,授以天下僧正之職,就是表明對禪宗的支持,也有利用禪宗的佛法來改良現如今的佛教諸派。

漢武帝獨尊儒術,是因為儒家對他的統治更有幫助,皇帝現在于佛道諸宗派中選擇了少林禪宗和茅山上清派,也是一樣。

“陛下曾與許侍衛談論過禪宗佛法,對于法師的佛法很贊成,說過兩句話,“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年達摩祖師面壁坐禪九年,而一朝頓悟成佛,關鍵還是頓悟。”

這番話,令道信方丈震驚無比。

少林之所以稱為禪宗祖庭,就是因為他們的修行方式講究坐禪,而四祖道信卻走了另一條路,就是認為并不一定要坐禪漸進,而是可以頓悟成佛,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佛性,不一定需要專門通過坐禪修練的方式。

徹見心性本源,方為主旨。

他的這種學說,其實是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但是道信雖然接掌少林也多年,但眼下還年輕,他的這套學說,其實也還未完全成型,還在琢磨完善的階段。

但偏偏現在這位通事舍人所說的皇帝之言,卻是把他一直以來在鉆石琢磨而還未琢磨透的那點東西,一下子給打通了。

皇帝所說的這幾句話,正是他苦苦追尋,還未能參透的。

他感覺,現在經皇帝一點拔,頓時有一種一語道破天機,讓他頓悟的感覺。

這正是他追尋的那種佛心本性。

突然間,他覺得自己已經頓悟成佛了。

“想不到陛下,居然早就頓悟明白。”道信無比佩服。

這下道信的一眾弟子都震驚萬分,特別是號稱極有佛性,深得道性真傳的弘忍,更是震驚萬分,做為原本被預定為下一代方丈住持的他,在這方面還只參研出一點點感覺來。

現在師父卻說,皇帝居然已經頓悟了?

“弘忍!”

“師父,徒弟在。”

“為師決定派你前往敦煌,奉旨建立西少林寺,你選五十名僧人,預做準備吧!”

從達摩祖師初到中土,到如今四祖道信,禪宗在中土佛門中的地位一直很尷尬,一直受到密宗等一些宗派的排擠。

如今,禪宗終于能得到大秦天子的欣賞與支持,尤其是皇帝居然對他們禪宗如此了解,道信認為,他們沒有任何可猶豫的,必須全力支持皇帝。

如此,方能讓禪宗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