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517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英國西部小鎮,邁因赫德。
15歲的阿瑟·克拉克,從學校里出來一路狂奔,熟門熟路地來到鎮上郵局。
“查理,又來看報了?”一個郵局員工笑道。
阿瑟·克拉克乖巧的問候:“約瑟大叔你好!”
那員工笑著說:“進來吧,你媽媽正在整理報紙,很快就要下班了。”
克拉克的母親是郵局報務員,他從小的愛好,就是閱讀郵局的廢舊報刊雜志,尤其喜歡那些異想天開的科幻故事。克拉克是個科幻迷,12歲時就用自制望遠鏡觀察月球,并繪制出月球地表圖。現在雖然才15歲,但已經自學掌握了無線電技術。
這位老兄跟威爾斯一樣,家境同樣很糟糕,他老爸已經病死了,完全靠老媽賺錢養家。等克拉克中學畢業就只能去打工,直到29歲才有機會進入大學,在此之前,他已經參與了英國皇家空軍預警雷達防御系統的研制。
如果沒有周赫煊這個穿越者,那么克拉克將是第一個預言“人造地球衛星”的人,他在1945年的作品《地球外的轉播》里,就斷定廣播和電視信號能夠通過地球同步衛星傳播到全世界。
此時的克拉克還是個喜歡幻想的少年,他跑進郵局跟母親打了聲招呼,就自顧自的來到一處角落,那里堆棄著無數過期的廢舊報刊雜志。
克拉克的閱讀速度飛快,他拿起一份報紙,飛快掃視著上面的內容,只有發現跟科學有關的文章才停下來。坐在猶如垃圾山一樣的廢舊報刊堆中,克拉克卻興奮異常,他就像一個拾荒者,高興地淘著屬于自己的寶貝。
“咦,這居然是一本美國科幻雜志,太少見了!”克拉克如獲至寶,連忙收藏進自己的書包里。
就在此時,已經下班的母親過來喊道:“查理,快回家了!”
“來了,媽媽!”克拉克應聲回話,雙手卻還在廢紙堆中翻找。
過了兩分鐘,母親再次焦急地催促:“查理,快點,郵局都要鎖門了。”
“來了,來了!”克拉克依依不舍地站起來,突然瞥見本嶄新的雜志埋在廢報紙下面。他連忙抽出來,卻是一本被咖啡弄臟的《科學學派》,大半個封面都被染成了褐色。
母子倆一起步行返回小鎮郊外的農舍,那房子已經年久失修,門窗到處破損,用一根根粗糙的木條釘鑿固定。
母親回到家中,立即走進廚房開始做晚餐,順手還打開了礦石收音機準備聽廣播。
只是收音機似乎出了問題,母親連拍幾下都無法發出聲響,她立即喊道:“查理,快來修理機器!”
“來了!”
克拉克拿著工具跑來,動作麻利地將收音機拆開,試了幾次便笑道:“上次我接線不牢固,只是小問題而已。”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克拉克家中的所有電器,都是他從鎮上撿來的淘汰品。比如這臺收音機,就是他拆下三臺壞掉的收音機,將里面可用的零件組裝而成。
三兩下把收音機修好,克拉克迫不及待的回到臥室,拿出那本《科學學派》雜志翻看起來。
這玩意兒可是稀罕貨,因為偏僻的小鎮很少有人訂購。內容除了科幻小說以外,還有最新的科學動態,以及各種或淺或深的科學理論講解。
克拉克首先翻到科幻小說的版面,因為小說可以立即閱讀,而其他科普內容他要邊看邊理解,甚至照著里面的講解自己做實驗。
“銀河英雄傳說?”
雜志很臟,咖啡不僅弄臟了封面,還侵染了大部分正文內容,以至于有些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克拉克卻毫不受此影響,連蒙帶猜地讀著科幻故事,完完全全沉浸于幻想世界當中。
“查理,吃飯了!”母親喊道。
“來了,媽媽!”
克拉克意猶未盡地放下雜志,他已經把序章反復看了三遍,那巨大的宇宙世界框架把他震撼得無以復加。
上帝啊!
1000多年后的人類,居然完成了對銀河系的拓荒,還建立起強大的星際帝國。里面關于獨裁、民主之類的表述,年近15歲的克拉克不是太懂,他僅僅只是喜歡那個神奇的世界而已。
可惜這一期雜志只有序章,克拉克做夢都想看看后面的故事。
接下來幾個星期,克拉克每次放學都要往郵局跑,只為了能看《銀河英雄傳說》序章后面的故事。
可惜,這個偏僻小鎮很少有人訂購《科學學派》,更沒有再出現被咖啡弄臟的《科學學派》。直到兩年后克拉克中學畢業,成為學校養老金部門的審計員,他才在一位退休校董的家中發現成套雜志。
1956年,當39歲的克拉克第一次榮獲雨果獎時,他在獲獎感言中說道:“我少年時的夢想之一,就是能夠一期不落的閱讀《科學學派》。當我拿到人生中第一筆薪水時,我毫不猶豫地訂購了這份雜志,萊因哈特和楊威利陪我走完了少年時代。感謝周赫煊先生,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廣闊無垠的宇宙可以讓人忘記煩惱。而今我也成為一名科幻作家,我希望我的作品,也能陪伴無數少年和青年,成為他們成長中最好的伙伴……”
整個20年代和30年代,不管是歐洲還是美國,那都是科幻文學的黃金時期。
這要得益于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眾多科學家,伴隨著相對論、量子理論等前沿科學的進步,迅速在歐美掀起一股科幻熱潮。
不過歐美還是有些差別的,歐洲的科幻作家喜歡夾帶私貨,各種在科幻小說里討論現實話題,總體來說藝術價值更高。而美國那邊則純走商業路線,把熱血冒險、懸疑推理等元素加入進去,爽點更類似于后世中國的網文。
毫無疑問,《銀河英雄傳說》如果放在美國連載,肯定比歐洲這邊更受歡迎,它明顯更符合美國讀者的胃口。
但這絲毫不妨礙《銀河英雄傳說》在英國受追捧,首先這是科幻小說的黃金年代,有著廣泛的讀者基礎。其次它要通俗有通俗、要深度有深度,不管哪個階層的讀者都看得津津有味。
是的,《銀河英雄傳說》非常有深度,至少放在30年代初的時候是這樣。
原著作者田中芳樹在創作時,借鑒了太多的東西,比如希特勒的獨裁。里面兩個主角的對抗,就可以視為民主與獨裁、正義與法西斯的戰爭,另外還有拿破侖、軍國主義、封建獨裁、****、原教旨主義、種族主義的影子。
這些元素放在50年后或許顯得平庸,但在1930年代寫出來就太搶眼了,足以被視為一部討論政治的小說。
無數跟克拉克一樣的英國少年,徜徉于《銀河英雄傳說》的宇宙幻想當中不可自拔,這部科幻作品陪伴他們度過了漫長的青春時光,成為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經常有中二的英國青年,引用這本書里的臺詞說:“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當那一代讀者成長為中年人時,《銀河英雄傳說》也初次拍成了電視劇,收視率瞬間爆棚,輕松碾壓當時所有的電視節目。
后來《星球大戰》的締造者盧卡斯說:“當我16歲的時候,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銀河英雄傳說》,那是一部從英國引進的電視劇。你無法想象到那種震撼,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比世間任何的一切都更美麗。從那時起,我就有一個關于星際戰爭的夢想,我想要創造屬于自己的宇宙故事。”
這些都是后話了,此時的英國科幻讀者對周赫煊又愛又恨——多好看的小說啊,你特么就不能更新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