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前人打架后人遭殃
第七百八十一章前人打架后人遭殃
帛和,三國時人。
少時入地肺山(今終南山),師事董奉,受授行氣服術法,后入西城山,事王君,得大道秘訣。視壁三年,得見《太清神丹方》、《三皇天文》、《太清中經》諸書。
帛和在洛陽創立了帛家道,后來又傳到江南。
不過由于他的名聲極大,有不少人假托帛和之名在北方傳教,一度規模不小。后來帛家道逐漸勢衰,一部分消失,一部分并入上清派。
所以帛家道真假難辨,向來十分混亂。有典籍稱“帛家道又名俗神禱,即奉祀俗神,以煞生血食為祀,修煉方術有煉丹服氣、召劾厭勝等。”
單論帛家道,還不至讓張守陽和晁空圖震驚,關鍵是背后的脈絡。
此事說來話長:
漢順帝時,張道陵和兩位弟子王長、趙升,創立了大名鼎鼎的天師道。張道陵劃二十四治,設二十四祭酒管理,祭酒下面是鬼吏、奸令、鬼卒,還設立三會日,作為天師教徒的宗教活動日。
同時規定,天師必由張氏嫡系子孫傳承。
張道陵飛升后,天師由其子張衡繼承,張衡死后,由張魯繼承。
張魯資質愚鈍,修道不行,玩政治卻有一手。他先殺同為天師道領袖的張修,后改革機構,使得****,在漢中統治了近三十年。
后來三國大亂,征戰不休。
張魯死后,其有七子十女,但都沒有老爹的威望,所以天師道群龍無首,小首領各自為政,傳統廢弛,連道官都可以私相授受。
這種混亂一直持續到西晉建立,乃至司馬睿南逃建立東晉。當時北方被少數民族統治,天師道也分為了南北兩派。
北魏鮮卑拓拔氏入主北方后,為了鞏固統治,加強漢化,對天師道十分重視。有個道人叫寇謙之,在皇帝支持下對天師道進行根本性的改革。
首先,入教不再繳納米糧。其次就是道官的世襲和私授,改為道官也需要考察審驗。
更主要的是,寇謙之主張去“三張”化,即廢除張道陵、張衡、張魯的一些道規,在北方影響極大,信眾千萬。
所以歷史上,將寇謙之住持的道統稱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甚至北魏的皇帝即位時,都會去他們的道壇接受封命。
再說南方。
南遷的天師道也到了劉宋王朝的支持,領袖叫陸靜修,跟寇謙之一時瑜亮。
陸靜修也對天師道進行了改革,嚴禁道官私授,恢復了張魯時期按級晉升的規定。還嚴令信徒每年三會日的最后一天,都必須到本師治所登記;同時,制定了一套完善的道教戒律和法事儀事,一直影響到現在。
像現在的法事科儀,基本都是從那時誕生的。
陸靜修住持的天師道,被稱為南天師道。南北的核心區別,便是北方去“三張”化,南方維護“三張”正統,但改正了一些錯誤規制。
所以兩者從根子上就是死仇。
再后來,寇謙之和陸靜修羽化飛升,世間再次陷入戰亂。楊堅統一全國后,南北天師道經過一百多年的分割,終于歸一,延續到唐中后期,又被龍虎宗替代。
原來的天師道張天師,變成了龍虎山張天師,也就是現在的規格制度。
南北天師道,在當時冠絕道門,依附者無數。帛家道,便是其中之一。
他們稱自己為新道,稱寇謙之為天師,稱陸靜修和“三張”為舊道,爭斗不休,當然也非常仇視重新歸于張家的龍虎山天師道。
道院,內廳。
你一言我一語的,將事情徹底梳理清楚后,眾人總算明白了來龍去脈。
難怪對方要對張守陽下手,因為他是龍虎山嫡傳,還是個神仙,一旦晉升地仙,必然劃為舊道那方。
也難怪對方僅有兩人,就敢肆無忌憚的入境殺人,因為背后站著位地仙——寇謙之。
現在各方已經達成認識,那些開宗立派的,功績卓著影響當朝,一看就非常牛逼的大佬,準保是地仙級別。
所以捋下來,大概有多少個地仙一目了然,偏差不大。
不敢確定的是天仙,還有一些閑散之人。比如張果老,這貨不知活了多久,自稱是帝堯時代的侍中,到唐初,已活了三千多歲。
這玩意你敢信?可又不敢不信。
說他是神仙,逼格好像差了些,說他是地仙,又沒啥干貨來證明,比較難判斷。
廳內,眾人沉默無語,都在消化信息。
其實誰也沒想到,一個厭勝之術竟會扯出帛家道,乃至扯出新、舊之爭。那些大佬太遙遠了,遙遠到前人打架后人遭殃,都有些不爽。
盧元清、張守陽、晁空圖、張無夢、司空蟾、何禾共六位神仙,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還是盧元清道:“此事簡單,說來就是做個選擇,或進或退,大家有何意見?”
“退則忍讓,進則掃平,欺到我們頭上,還擊便是!”何禾年紀最小,當先開口。
“有地仙撐腰又如何?地仙又下不來,頂多再派些走狗下界亂斗一番。”晁空圖哂道。
“但等我們再進一步,必要牽扯其中,后續影響深遠啊。”張無夢比較謹慎。
“可我們一旦退讓,無動于衷,那些人必要得寸進尺,必須鏟草除根。”司空蟾道。
幾人簡單商議一番,還是決定主動出擊,一舉干掉那兩個家伙。
“神仙難殺,何況他們不在境內,變故甚多,我們得做好準備。”
盧元清思量片刻,道:“師兄已遭過一次毒手,對方恐有警覺,不然舍身為餌,引蛇出洞,倒是個好辦法……”
他頓了頓,問道:“昆侖傳訊說,游仙派或有先人在世,恐對我們不利?”
“正是。”張守陽道。
話音明了,不等旁人開口,何禾就自己請纓,道:“我愿引他們出來!”
“呵呵,莫急,對方實力不俗,或有地仙法寶護持,需謹慎行事。”
盧元清表示很欣慰,袖子一揮,連發兩道傳訊符,“請顧居士和龍居士前來共商,務必懲奸除惡,將其一網打盡。”
(歷史上,帛家道與南天師道親近,文里改了下,莫要考據了。)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