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1047章:我可是劉慎!

一支大軍在交戰狀態下徹底崩潰,需要手腕非常高超,并且有很大威望,有以上兩種相結合的將軍,才能盡可能地收攏盡可能多的潰兵,再次讓他們擁有作戰意志。

很明顯,反漢軸心聯軍并不具備能夠將潰兵收攏起來的將領存在,他們一潰就徹底散了架。

先是主戰場的二十余萬反漢軸心聯軍崩潰,后來各個局部也是陷入潰逃,攏共將近三十萬的反漢軸心聯軍上演了什么叫做作鳥獸散。

三十萬左右的反漢軸心聯軍士兵,他們成功逃離戰場的只有十余萬的模樣,剩下的不是在逃亡的過程中自相殘殺而死,便是被漢軍追上殺死,或是死于各種大自然的因素。

便是在戰場的百里之外,都能偶爾看到倒斃的潰兵,離戰場越近尸體就越多。

那些成功脫逃的反漢軸心聯軍,有組織又想回去的自然是被首領帶著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不想回去則是在首領或是誰的帶領下找個地方窩起來,日后可能是會成為一幫強盜土匪之類,也許是會形成一個新的部落。

停止前進步伐的漢軍,一方是在剿滅還在負隅頑抗的敵軍,另一方面是在等待后續的增援部隊。

到第十天的時候,一支飄滿“漢”字旌旗的軍隊從噴赤河東岸來到西岸,他們是眾多增援部隊中的第一支,規模為一個常備軍的級別,是以騎兵為主。

李匡手頭的兵力多增加了一個常備軍,那就是戰兵的數量達到了四萬左右,包括漢人在內的輔兵數量將近七萬,總規模突破十萬人。

“出發!”

要不是實在迫不得己,漢軍的將校其實并不愿意輔兵去執行作戰任務,除了是屬于精銳部隊的驕傲之外,是很清楚輔兵參戰會多很多無謂的傷亡。

當然了,要是讓仆從兵或奴兵去送死,漢軍將校是一點猶豫都不會有,他們的感情僅限于在同族身上。

新過河的那一支常備兵,他們是經過很好的休整才來到戰場,又由于是騎兵占了多數的關系,被李匡安排作為全軍的前導。

劉慎這一支部隊是在全軍的靠后位置,他不但管著本部的一千三百人,還負責約束和監督將近三千個羅馬奴兵。

反漢軸心聯軍被俘的士兵,除了三千羅馬人之外,還有將近七千的波斯人同樣是被整編成為奴隸兵,只是不受劉慎領導。

除了羅馬人和波斯人之外,其余各族的戰俘是被李匡安排輔兵部隊押送回安西都護府轄區,數量為三萬兩千余。

七千波斯人是被拆散成為數個部分,相比起羅馬人在漢營這邊的待遇,他們的待遇要差上不少。

所謂的待遇,無非就是吃喝和駐地的狀況。

“賽里斯人的伙食根本不像是進行國境外的遠征。”帕勒斯手里拿著一塊魚干在啃,他剛剛吃了兩碗大米飯和一碗有肉的湯:“我們都能吃上這樣的食物,你們能想象賽里斯人吃什么嗎?”

帕勒斯的食物與其他羅馬軍官還是略略有些區別,漢軍給予他的是屯長的待遇,不但有魚有肉,還會有酒水。

淪為奴隸兵的羅馬人,他們的伙食一般是被維持在半飽的狀態。

其實那也是能夠理解的事情,不是漢軍的食物出現短缺,是沒可能讓奴隸兵吃飽,讓他們保持在半飽狀態只是防止吃的太飽有力氣鬧事。

“他們的火器補給品并不在隊列。”巴羅多斯在啃的是饅頭,他很喜歡這種食物,尤其是熱的時候吃起來又軟又香:“每一名賽里斯步槍兵,他們隨身攜帶了一個皮革匣子,那個就是他們放火藥和子彈的彈藥袋。”

“賽里斯人對我們的監管很嚴格。”帕勒斯連魚干的骨頭都嚼碎咽下去,他知道現在任何的養份都不能放過,要不等待需要過度耗費體力的時候根本撐不了多久:“他們好像相信了我們的誠意,只是出于謹慎并沒有放松。”

“一定要等到最佳時機!”巴羅多斯的地位看上去要比帕勒斯高?他是以下達命令的語氣,說道:“我們準備付出龐大的犧牲。我們誰都不希望犧牲沒有用處。”

他們是在行軍狀態,是以兩只腳走路。

羅馬人在成為奴隸兵之后,非戰時狀態的情況下,武器和甲胄全部都被沒收,天氣已經轉冷的狀況下是穿著他們傳統的短裙袍。

行軍的隊形是一人跟著一人形成一條長龍,每一隊羅馬人的左右兩邊都是同樣形成一字長龍的漢軍士兵,每一隊相隔的距離不超過兩米。

要是從高空向下俯視,正在移動的軍隊就是一條筆直的長龍,隊形是從這一邊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的盡頭。

他們已經深入匈尼特境內四百余里,地界是上一次李匡率軍入侵匈尼特還要西邊的位置,很快就要進入匈尼特人有建立城鎮的區域。

一路過來,作為前導的漢軍騎兵部隊只是遭遇到幾股人數不多的敵對人馬,大多數是正在遷移的匈尼特人,少數是拖拖拉拉沒跑遠的潰兵部隊。

再往西繼續走上三百里左右,就是薩珊的國境。

不過在抵達薩珊國境線之前,漢軍需要穿過一個戈壁和沙漠混在一塊的區域,同時也要經過兩個山區。

“殿下那邊沒有出現狀況吧?”李匡當然是騎跨戰馬進行行軍,問的對象是楊銳:“我們需要那些羅馬人,但不能讓他們有什么異動。”

楊銳一直以來的壓力并不小,換作誰的部隊有那么一個身份特別的人物,誰都會時刻有極大的壓力。

“羅馬人看樣子很老實。”楊銳蹙眉繼續往下說:“就是因為的表現太配合了,職有些不安。”

“如火會出事,大概是會在進入山區之后。”李匡想了想,說道:“進入山區之前,換其它部隊接管那些羅馬人。”

楊銳對李匡的處置非但沒有任何意見,甚至可以說是松了口氣。

在即將進入山區之前,劉慎見到了秦頌,得知是來替換,問了句不該問的話:“是因為這些奴隸兵很可能進入山區之后作亂嗎?”

秦頌當然不會將劉慎視為普通的軍侯,坦白回答:“是的,殿下。為了……”

“上官能否稍等片刻?”劉慎并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顯得驕橫,不過卻沒意識到沒有馬上接受命令就是驕橫的一種,說道:“可否讓職前往校尉部,回來之后再進行替換?”

秦頌沉默了一下下,還是因為劉慎身份特別的關系,以默認的方式答應下來。

前方的山區大約是有百里方圓的范圍,里面的情況沒進去之前,僅是聽前導部隊和斥候的描述,很難獲得全面的信息。

大軍到了山區邊上時是停下來進行必要的休整,在山區邊上搭設了臨時的營寨。

楊銳正在布置進入山區的部隊順序,聽到劉慎求見的匯報,大概猜測是因為什么,猶豫到底見不見,后面還是讓劉慎進來。

“楊校尉。”劉慎行禮,說道:“本宮知道自己身份特殊,都護與校尉,以及眾位帝國棟梁,不愿意本宮身涉險境。”

楊銳聽到劉慎的自稱,本來在之前沒有回禮,可是后面卻行禮表示尊重。

“本宮既然被父皇送到軍中,自然是要聽從眾位將校的命令,只是……”劉慎錐嫩的臉上帶著誠懇:“本宮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讓諸位不得不謹慎對待,亦不愿給諸位添太多的麻煩。但是若有危險,本宮立刻被調離,卻非本宮所愿。”

“殿下。”楊銳恭敬地再次行禮,嚴肅地說:“羅馬人的配合太過反常,我們雖然知道他們有臨陣投效的習慣,卻依然懷疑他們是有所圖。他們都懷有必死的決心,才會愿意承受被俘的恥辱。若不然,同為強國的武人,便是他們有臨陣投效的習慣,哪會接受如此身份的劇烈反差。”

“他們大概是想獲取大漢的火藥?”劉慎不解的是:“為什么已經猜測出他們假意投降的意圖,卻依然不做堅決處置?”

“殿下乃是大漢的皇長子,必然清楚軍隊之中任何決議是少數的高層拿決定,士卒并沒有獲知的權力。”楊銳索性就將話講得透徹一些:“三千多的羅馬人,知道投降之后真正用意的人僅會是少數,大多數是被瞞在鼓里。”

劉慎就更疑惑了:“能拿決議的是那些高級軍官,目標很明顯。”

“因為一些原因,大漢目前在各族的名聲非常不好,都護決定拿一些降俘做文章,改善大漢的名聲。”楊銳說起這個而就有些牙酸:“很多事情就有些投鼠忌器,不能是我們猜測他們會干些什么,在他們沒做之前先采取行動。”

劉慎聽得不是那么明白,只感覺明明是很好解決的事情,卻被弄得復雜化。

“如果我們先動手,處置羅馬人之中的那些高級軍官,很難確認是不是清理干凈。”楊銳看出劉慎的困惑,很耐心地解釋:“要是沒有扭轉大漢名聲的前提,自然是不用有所顧忌,便是將羅馬人全部殺掉,也就全部殺掉了。正是需要顧忌名聲,處置極大可能引起那些不明所以的羅馬士兵心生恐懼而暴亂。他們一旦暴亂,我們剩下的選擇只是殺,便坐實了大漢在那些傳言……”

楊銳說得那么詳細,劉慎可算是聽懂了。

“我為大漢的皇長子,要有承擔責任的品德。若是遇事便逃避,天下人如何看待?”劉慎是命令的形式說道:“請校尉臨時加強本宮手中的兵力。本宮要親自應對!”

“這……”楊銳自然不能說劉慎根本沒對他下命令的權利,是遲疑著說:“若是都護下令……”

兩人就一起去中軍大帳見了李匡。

“殿下果然要如此嗎?”李匡聽完,沉默了大概五分鐘,問了一句,得到劉慎既是恭敬又是堅決的回復,點了點頭:“如此,匡愿意承擔風險。只是殿下,沒有下次了。”

劉慎愣了一下,沒聽懂是什么沒有下次。是違抗軍令,還是冒險?

讓帝國皇長子涉險根本就不是楊銳一個校尉所能扛得下來。

李匡是都護,肩膀要比楊銳厚重一些,不過要是劉慎真的出了什么事,哪怕是都護都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都護,您……”宋平剛才好幾次想要出聲,鑒于保證上司的權威極力忍耐下來。他看著李匡臉上出現苦笑,也是跟著苦笑起來:“咱們這位殿下,不愧是陛下親自教導的殿下。”

其實很不容易了,才十一歲罷了,之前是生活在條件優異的宮城,來到軍中沒抱怨過一聲苦,他們所知道的是劉慎今天首次違反軍令,還是出于對劉慎有利的軍令。

“接下來的布置,有勞長史了。”李匡說話的時候已經站起來,苦笑的表情被換成了嚴肅:“殿下勇于任事,不想逃避責任。某以為是一件好事,對大漢極大的好事。”

宋平承認李匡說得沒錯,要是劉慎明知道可能會發生什么卻是歡喜地執行軍令,那么在劉慎有極大可能性會成為漢帝國繼承人的前提下,漢帝國的未來就顯得堪憂了。

正是想透了那一層道理,李匡才在明知道扛不起的前提下選擇扛下來。他不能打擊劉慎勇于承擔責任的這一方面,但也絕對不會在接下來任由事態發展。

“都護。”宋平在李匡要走大帳之前喊了一下,對著轉過身來的李匡說:“與殿下的安危相比,職以為三千羅馬人殺就殺了。”

李匡頓足了一下下,重新轉身離去。他不但會加強劉慎手頭的兵力,周邊必然還會布下必要的重兵,同時人也會親自過去隨時注意那些羅馬人的動向。

重新回到直屬部隊的劉慎,他多少猜到因為自己的舉動會讓大部隊出現新的變動,只是沒有半點后悔的地方。

“軍侯。”徐光并不知道劉慎去了之后是什么說詞,知道劉慎不但自己回來,除了秦頌之前帶來的兩千部隊,周邊的部隊明顯也多了很多:“都護答應下來了?”

劉慎有些悶的說:“我大概是抵近到薩珊邊境,就要被送回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