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1512章 紅旗飄飄,劍已出鞘

第1512章紅旗飄飄,劍已出鞘

第1512章紅旗飄飄,劍已出鞘

“紅旗飄飄,軍號響。”

“劍已出鞘,雷鳴電閃。”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向前進,向前進!”

皇極天皇相信,大華東征主力抽調回中原后,大華太子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向大和發動進攻。只剩下兩萬人馬的大華太子,沒有這個能力。

可實際上,就在復興三年的春節。

這么一個倭人也開始歡度的新春佳節,大華太子卻沒有給東征將士放假。太子張璟給將士們頒發了東征戰功賞賜,又賜下新春年賞,然后要求發動春節攻勢。

張璟給皇極天皇下達了最后通牒,令她投降。

皇極天皇寶皇女很不屑的說,大華東征的主力被抽調回去,他們甚至把北海艦隊拆分為了四個艦隊,現在大和海峽只剩下了一個朝鮮艦隊而已,唐津也只有兩萬華軍。

入侵者已經兵微將寡,勢單力薄,他們不可能采取行動。大華再猖狂,也不會真的認為兩萬人馬就能征服大和。

就在新年的第一天,駐倭國難波的大華帝國大使向倭國宣讀了戰爭宣言。在此前的交戰中,大華還沒有正式向倭國宣戰,對唐津等的登陸作戰,也只是對倭國主動出擊挑釁的回應而已。

但這一次,駐倭國大使卻正式對倭國宣戰,大華正式對倭國開戰。

這讓寶皇女極為震驚。

她本來以為大華調回東征主力,意味著可能戰爭的結束。

誰也沒料到,太子張璟的東征軍從十萬變成了兩萬,結果卻還強勢宣戰,并且是在這個春節期間,這讓她毫無準備。

寶皇女怔怔出神,覺得不可思議。

“我們能夠守住嗎?”

蘇我蝦夷精神不振,九州和四國兩大島的淪陷,使得倭國上下都已經極為震動,沒有人再看好這場戰爭,他們也真正意識到了大華真的要滅亡倭國。

以前,他們還以為那大海就是屏障,可現在,大海已經擋不住大華了。

“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和大華談判!”這是蘇我蝦夷想到的唯一辦法了。

寶皇女搖頭。

“這個時候談判,不會有任何好結果,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打下去。”

下關。

本州島的最西端,這里的下關港也是重要的港口,同時也是倭國山陽線,山陰線的西端起點。

倭國的五畿七道,其中七道既是行政區劃,同時也是七條重要的國道。山****的諸國,就有一條聯通各國的交通要道,稱為山陰00道。這條道路在倭國道路中,算是比較路況差的,但起碼也是一條國道了。

下關,正是這條山陰線的最西端,這里有下關港,與九州島隔海相望,屬于戰略要地。同時,下關還是山陽線的西端起點。

不久之前,倭國天皇召集的本州島各國大名們的士兵,正是從這里登上船只,駛往唐津,然后前往對馬。

而現在,依然是在下關港。

時隔不久,這座重要的港口,卻已經為大華的朝鮮艦隊所攻占。說是攻占,其實也沒有怎么費力,朝鮮艦隊的幾條戰列艦駛近下關港,對著岸上那本就不多的倭兵,一通艦炮轟炸。

炸掉了幾座木屋,倭人就已經落荒而逃。

而后大華的運輸艦、登陸艇搶灘登陸,陸戰隊員上岸。

就有如演習一樣,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這座重要的關港。

那些下關的倭兵,本就是地方大名們召集起來的農民。他們毫無戰斗力,沒有人愿意參戰,大名們只能用弓箭刀槍逼迫他們參戰。

臨時征召起來的這些倭兵,甚至連武器都不齊,幾個人才有一把刀,多數士兵只有一把竹槍。

至于弓箭更少。

對于許多倭人來說,如果手里有把鋼刀,或者能一套鎧甲,哪怕是一套皮甲,也能讓他們士氣高漲不少。

兩手空空的去打仗,甚至連糧食都無法保障,這讓他們毫無戰斗意志。

與之相反,登陸下關的大華軍隊卻精神抖擻,他們人人都有護甲和武器,甚至有數樣長短武器。

陸戰隊有騎兵步兵炮兵車兵,他們的裝備精銳無比。

不同的部隊,在鎧甲外面還罩著不同番號和圖案紋章的戰袍罩衣。

他們行軍時排著整齊的隊列,邁著齊整的步伐,還有軍樂隊在一邊敲著鼓點。士兵們一邊邁步行軍,一邊高唱著軍歌。

他們高唱著紅旗飄飄軍號響,劍已出鞘雷鳴電閃,這樣一支軍隊,僅僅是軍容士氣就已經將倭人嚇退了。

而讓許多來不及逃跑的下關倭人們震驚的是,這樣一支士氣高昂,裝備精良的軍隊,居然不是華軍,而是由倭人組成的扶桑民兵部隊。

在那些倭人民兵中,甚至還有一支來自朝鮮半島的民兵部隊,有一個新羅旅和一個百濟旅,甚至還有一個靺鞨旅。

還有契丹旅和庫莫奚旅、室韋旅、霫部旅。

這些都是來自大華這幾年征服的東北諸部,由各部中原來的士兵組成的民兵部隊。

由東北各征服地部族民組成的七個民兵旅,是皇帝特意征召調給皇太子張璟的。

用這些部族民兵,也是為了避免太子張璟手里倭人過多。

這七個旅組成了民兵第一零三師。

太子的兩萬正規軍還在九州,但他已經把手里的三個民兵師都派了出去。三個師都在下關港登陸,一零一師攻山陰,一零二師攻山陽,而第一零三師則是總預備隊,也是督戰隊。

這些由各部民組成的民兵,每天除了作戰訓練,還要學習漢語。他們每天高唱著大華的軍歌,不但行軍時要唱,就連吃飯時也要排隊唱軍歌。

在下關港,這些唱著大華軍歌,穿著灰綠色民兵軍服的民兵們,也梳著與大華漢民一樣的發式,如果不是細看,遠遠望去,還會以為是大華的漢軍。

登陸下關之后,三個民兵師六萬人,在朝鮮艦隊的協助之下,迅速向東推進。

這些來自各部族組成的民兵,在皇太子的命令下,迅速推進。

對于兩道諸國的倭族守護大名以及各郡大名們來說,這場在春季展開的戰爭,簡直就是措手不及。

天很寒冷,倭人并沒有戰爭的準備,他們面對大華的進攻,甚至還在猶豫不決。

為投降還是反抗爭吵不休。

第一零一師和一零二師的倭人民兵很猛,在不久前,他們還溫馴的如綿羊。可現在,卻已經在大華這頭獅子的帶領下,從綿羊搖身一變成為了全副武裝的狼。

他們氣勢洶洶,戰意高昂。

因為大華有功必賞,民兵們只要是作戰和訓練期間,都是有軍餉和津貼的。而作戰表現勇猛,更會有嘉獎。甚至戰爭期間,繳獲的戰利品歸公之后,也會按比例拿出一部份來賞賜給民兵。

這些,都大大的刺激著倭人民兵。他們以前給大名們打仗,可沒這么好的待遇,自帶干糧上戰場,死了都未必有什么撫恤。

可大華對這些倭人民兵卻很大方,立功就有賞。皇太子甚至宣布,這些倭人民兵立功后可以得到田地的賞賜,賞賜的田地為勛田,可以子孫世襲相承。

在這些激勵之下,蠻夷民兵們戰意高昂,一路勢如破竹,他們用八千倭兵的尸體,宣布了大華春季攻勢的勝利。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兩個倭人民兵師,就遠遠甩開一零三民兵師,一路斬關破城,把山陽和山陰兩道給攻占了。

他們甚至為自己的勝利而洋洋得意,因為攻破兩道十六國,殲敵八千,他們只損失了八百人。

一比十的戰損,這讓他們有了一句自己的戰號。

“我們是強者,必定會取勝!”

大華復興三年,二月。

皇太子張璟登陸本州島,來到了傳聞中的石見銀山。

在攻占此地后,石見銀山就迎來了礦產公司的人。大量的倭人被征召前來挖礦,張璟在這里觀看了銀山后,對于攻占倭國一如繼往的表達了自己的信心。

他認為,只需要三個月時間,就能徹底的攻占倭國。

倭人民兵還在長驅直入。

現在唯一能阻攔他們的,只剩下了倭國那糟糕的道路。

倭人民兵師在倭國,成功的學習到了大華軍隊的閃電戰精髓。

一個又一個的令制國被攻破。

面對來勢洶洶的大華軍隊,難波的皇極天皇與蘇我蝦夷都再也坐不住了。他們現在必須面臨一個選擇,是屈服還是逃跑。

朝鮮艦隊已經不甘落后,他們直接向難波港駛來。

留給寶皇女和蘇我蝦夷的時間已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