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翻頁→鍵
第七百五十章宋江來招安
第七百五十章宋江來招安
熱門、、、、、、、、、
遼國請降,梁山泊便也受降。
林逸與寧可可所統帥的梁山大軍,也沒有跟大遼死磕到底的意思,一來強行攻城,大遼上下竭力抵抗,必定損傷不少。二來北方外敵,除卻大遼之外,還有一個正在崛起的大金。
原本的軌跡中,那大金國可是滅了大遼,揮師南下,占了大宋半壁江山的。如今留著大遼,也還可以牽制那正在崛起的大金一陣。
舉辦了受降儀式,從大遼那獲得了大量錢財、軍器、戰馬等等后,梁山泊軍馬可謂是滿載而歸。
梁山泊兵馬回過頭來,這才開始攻占河一北地界,并且與造反的河一北田虎交上了手。
田虎雖占據了五州五十六縣,并在汾陽起造宮殿,偽設文武官僚,內相外將,獨霸一方,自稱晉王,聲勢浩大。卻又哪里是百戰精銳的梁山泊大軍的對手?
梁山泊十多萬大軍,分成五路進發,一路攻城拔寨,將田虎的兵馬打得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最終,“晉王”田虎領著五千殘軍,棄城奔逃,被“大刀”關勝一刀斬落馬下。
經過一番大大小小的征戰過后,梁山泊兵馬已占據了河一北全境。再有山一東全境作為根基,已經是天下當之無愧的“巨寇”,比那南方方臘,更為兇悍!
占領了河一北、山一東全境的梁山泊兵馬,并沒有繼續征戰,而是開始了休養生息,且擴充兵馬。
現如今,南方的方臘大軍,與大宋精銳西軍打得正兇,淮西王慶鬧得也兇,只可惜大宋朝廷已經無力去管。除卻精銳的西軍,大宋朝廷的軍隊,幾乎都葬送于對梁山泊的數次征討中,前后數十萬大軍毀于一旦。
面對聲勢浩大的“梁山巨寇”,東京城內的趙官家與朝野上下,更是無可奈何,驚懼不已。
作為大宋朝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蔡京蔡太師,終于想到了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那就是對“梁山巨寇”進行招安!
當初不肯招安這群梁山賊寇,只是覺得一群水洼草寇成不了氣候,草寇中又有劫了他生辰綱的賊人,哪里想得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現如今,卻是不得不招安!否則那梁山賊寇揮師從河一北、山一東來打東京城,如今兵力防備空虛的東京城,哪里抵擋得住?
至于能否招安成功,蔡京心里也沒有底氣,只能姑且一試。經過一番籌謀之后,還真被他找到一名合適的人選,發配在江州的宋江!
那宋江宋三郎,傳聞與梁山泊上的頭領頗有一些交情,甚至傳說當初他發配江州,還是梁山泊的林大頭領親自護送的。而且宋江的弟弟“宋清”,更是梁山泊頭領之一!
在朝廷數度征討“梁山賊寇”時,這位宋三郎異常低調,甚至有些提心吊膽,生怕被一個“勾結梁山賊寇”的罪名給抓起來。
但是當梁山賊寇幾次三番的擊潰朝廷大軍,又打得遼國乞降,占據了山一東、河一北全境,令整個大宋朝廷都對其畏懼之后,宋江也就不再害怕。
連大宋朝廷都畏懼梁山泊,誰還敢對他宋江怎樣?就不怕得罪了梁山好漢?如此一來,這位宋三郎在江州混的可謂是風生水起,如魚得水,小日子滋潤得緊。
這日,宋江得到了蔡京蔡太師的調令,將他請到了京城。
對于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太師,宋江的心情無疑是復雜的,一來有些痛恨這種奸臣、權臣,二來又羨慕對方在官場上的權柄。
得知蔡太師令他去招安“梁山賊寇”之后,宋江的復雜心情就變成了大喜,若是這件事情做好了,他便有了晉升之路,這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而且以梁山泊如今的聲勢,那梁山好漢受了招安后,想來也都是位高權重之輩,憑借著這層關系,他日后在大宋朝堂,還不是平步青云?
宋江得令,領了詔書,收拾起身,整點人數,帶著御賜的酒水、財禮等等,直奔梁山泊而來,先是到了濟州地界。
濟州乃宋江的老家,他自是再熟悉不過,只不過如今的濟州城已經是梁山泊的地盤,連濟州知府都是梁山泊任命的自己人。
宋江對此感慨良多,沒想到當初那護送自己到江州的林大頭領夫婦,竟然鬧出如此大的動靜,儼然是一個國中之國了。
遼國乞降,又令大宋朝廷無奈招安,這是何等的威勢?
宋江對濟州城的梁山人馬報上了名號,有著與林大頭領的交情,又與梁山將領晁蓋、朱仝、雷橫等人交情匪淺,甚至親弟弟宋清又是一百單八將之一,濟州城內的梁山人馬自不敢怠慢,一路報上了梁山。
梁山泊,聚義廳。
林逸與寧可可聽到宋江前來招安的消息,滿是哭笑不得,直播間內的觀眾粉絲們亦是一陣66666的彈幕霸屏。宋江是誰?那是水滸傳中,主張招安歸順朝廷的一百單八將之首。
現如今,整個世界早已與原本軌跡截然不同,面目全非,宋江竟然成了朝廷派來招安的使者,當真是造化弄人。
看來“招安”二字,與宋江有著解不開的宿怨啊!之所以稱之為“怨”,而不是“緣”,便是因為林逸與寧可可對招安之事,完全不屑一顧,他們豈會歸順大宋?
正副軍師吳用、公孫勝,以及在水泊上的一些頭領,也都聞訊趕來,大家對招安一事,態度各有不同。
大部分綠林出身的頭領們,對招安一事,都有些反感。若是放在以前,朝廷前來招安,他們或許會心動,可以歸順朝廷,弄一個官做做,勝似為賊。
但是如今的梁山泊,聲勢之大,絲毫不遜色于大宋朝廷,便是那遼國之主,都已乞降。哪里會再愿意受招安,去做大宋朝廷的奴才?
而另外一部分,朝廷軍官出身的頭領們,如關勝、呼延灼、董平、單廷圭、魏定國等等,又或者曾在大宋朝廷任職的林沖、魯智深、楊志等等,態度也各有不同。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