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國色江山

第一三三章 來龍去脈

馬車徐徐在虎山正院大門前停下。◎,

玉龍和玉虎立即下車,分頭行事,朱道臨并沒有進入院子的意思,吩咐大鼎把車趕到碼頭去,半路上遇到匆匆走向碼頭的玄方師叔和趙訓庭。

朱道臨連忙下車,向師叔和趙訓庭施禮,得知碼頭剛靠上兩艘貨船,來了兩百余名水師官兵,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便將運送紫銅進京的事情告訴二位,然后一起前往碼頭等候即將到來的吳公公。

碼頭上帶兵的千戶和兩名百戶看到朱道臨幾個到來,連忙迎上前致禮,并報上自己的姓名、職務和魏國公的命令,然后笑容可掬地詢問朱道臨:“道林兄,是否需要我派出麾下弟兄幫助搬運?”

朱道臨微微一笑,客氣地解釋道:“不用麻煩李老哥和弟兄們了,我兩個師弟已經去調集人手和馬車,一個時辰內定會把16萬8千斤銅料裝上船,等會兒再讓人送些吃的過來,估計大家伙兒都沒吃早飯呢。”

皮膚黝黑、身材敦厚的李千戶一聽開心地笑了:“還是道臨兄想得周到,哈哈!弟兄們的日子過得確實苦巴巴的,有一頓沒一頓經常挨餓,以后可要多多仰仗大人了。”

“好說好說!只要有那么一天,水師弟兄就不會挨餓。”

朱道臨從李千戶的話中,聽出許多東西,不用多想就知道此人是魏國公徐弘基的心腹,知道一些旁人不清楚的隱秘,所以很干脆地表態,以免得罪這位直爽中不乏狡詐的武將。

玄方道長和趙訓庭卻聽得滿頭霧水,不明白兩人話里的潛在意思是什么。

玄方道長皺著眉頭沉吟好一會兒,最后干脆把朱道臨拉到一邊細細詢問。

朱道臨見事已至此,于是決定不再隱瞞,湊近師叔詳細解釋來龍去脈。

朱道臨話還沒說完,玄青道長已經臉色大變,一把抓住朱道臨的手。沉聲質問:“為何不早點兒說?你師父和兩位師伯知道了嗎?”

朱道臨苦笑著搖了搖頭,只得再次耐心解釋:“師傅和師伯那邊我還來不及說,師叔你是第一個知道的……”

“不出兩個月,我的正四品指揮僉事的任命文書就會下達。南京督軍府接著就要重新恢復水師上元千戶所的建制,我們這座碼頭暫時會與水師共用,我讓孟山兄順著碼頭北面再修一座碼頭,開采山石,填出十余畝地。建起軍營再修一座大炮臺,目的就是為了安置上元千戶所。”

“到時候,大部分的士卒都將由我們自己征召,這對紫陽觀和虎山莊園不是更有益嗎?”

“再者說了,哪怕我擔任督軍府的指揮僉事,也不用天天去坐堂,以前日子怎么過的,以后還是怎么過,除了頭上多個官銜,并沒有什么改變。”

玄方想了想:“不行。這么大的事情,我得找你師父說去。”

“別急啊,師叔,你得為我說幾句好話才行……本來我想忙完這幾天再稟報師傅和師伯師叔的,絕非故意隱瞞,只是沒想到吳公公忽然要用碼頭運走銅料,所以我才和師叔先說了,你老得支持我啊!”

朱道臨拉住玄方的手苦苦哀求。

玄方嘆了口氣:“其實我也知道這是好事,對紫陽觀和虎山莊園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可你知道。你師父和我們幾個對你期望有多高嗎?做夢都想盡快把紫陽觀變成紫陽宮啊!”

“我醫卜門開宗立派就寄托在你身上,這個時候你卻選擇從軍,唉!我去找你師傅商量一下,這么大的事情我做不了主啊!”

玄方道長剛離開。江面上一艘排水量約450噸的大戰船出現在朱道臨的視野里,盡管只升起半帆,但順流而下速度仍然很快,距離碼頭兩百米左右才落下船帆。

這時候,站在船頭上的魏國公徐弘基和吳景賢向朱道臨揮了揮手,讓朱道臨感到非常意外……之前他怎么也沒料到魏國公會親自來。更以為自己的太監叔叔會貪圖安逸,從陸路乘坐四輪馬車來碼頭呢。

朱道臨指指西面徐徐開來的馬車隊,小聲吩咐了趙訓庭幾句,隨后走到碼頭邊沿,大聲向下船的魏國公問好,然后橫移幾步來到船舷旁,把吳景賢攙扶上岸。

沒想到吳景賢一把推開朱道臨的手,穩穩跳上碼頭,不悅地問道:“咱家很老了嗎?”

魏國公等人見狀哈哈大笑,朱道臨連忙分辨:“這是出于禮貌,我可不敢說您老人家老,四十出頭正值盛年,一拳可以打死一頭牛,怎么可能會老呢?”

眾人轟然大笑,吳景賢也樂了:“兔崽子學會溜須拍馬了,這嘴巴怎么油腔滑調的?哈哈!國公爺,您看這碼頭修的怎么樣?”

魏國公來到朱道臨身邊,拍拍朱道臨的肩膀,再次環視一遍:“比我預料的要好得多,整個三百步長的碼頭邊沿,全是用大塊石條整齊砌成,僅此一點,就遠遠超過沿江絕大多數軍用、民用碼頭。”

“咱們腳下的三合土地面踩上去感覺非常踏實,估計是層層夯實,至少抹了一尺厚,尤為難得的是,整個碼頭都是這樣堅實平整的地面,還有上游那片青磚廠房和五個大小船塢,以及碼頭深處正在封頂的幾座庫房,全部加起來沒有30萬兩銀子絕對拿不下,大手筆啊!”

周圍十余名將校連聲附和,換上身百戶軍服的老史也混在其中,沖著朱道臨擠眉弄眼。

朱道臨笑著更正:“到目前為止,這座碼頭已經投入42萬兩銀子,接下來還要拿出30萬銀子才算徹底修好……請國公爺和叔父以及諸位朋友一起到那兒看看,呶……就在北邊……”

眾人一聽非常感興趣,跟隨朱道臨來到北面的碼頭邊沿,看到一隊隊工匠扛著大錘鋼釬,推著一輛輛裝滿工具的獨輪車,陸續進入山體下方的平地開始干活,粗粗估算人數,竟然不下3,000人。

臨江一面,連接碼頭沿江延伸的石條基座已經高出江面六尺多,厚度竟然達到驚人的一丈厚,一直延伸到下游兩百步之外凸起的山巖之下,幾乎與腳下建好的碼頭持平。

眾人再細細查看石條基座與正在開鑿的山體之間寬達20余畝的填充地面,這下終于明白朱道臨為何還要再投入30萬兩銀子了。

ps: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