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過了寒冬,又是桃紅柳綠,春回大地的季節。
荀彧已經從貴霜跋山涉水返回了金陵,擔任上丞相一職,與左丞相王猛、右丞相劉伯溫共同協助劉辯主持朝政。
至于另外一個下丞相位置,劉辯準備留給年輕的諸葛亮,準備將不足三十歲的諸葛亮培養成下一代文武百官的領頭羊,由他來領銜下一代的文武百官。
與荀彧從貴霜一道返回的還有何珅,這個八面玲瓏的馬屁精自有他的存在價值,利用好了就是劉辯手中的一道利劍,進可攻退可守,能夠讓劉辯更好的掌控朝堂。
在劉辯與滿朝文武的共同經營之下,各州刺史各顯神通,使得大漢帝國政通人和,欣欣向榮,雖然偶有小規模叛亂,但也不過是蚍蜉撼樹,螳臂當車,根本不足以影響日漸安定的政治局面。
劉辯統治下的大漢帝國不僅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而且不斷的有新明問世,大批量的煤礦、鐵礦乃至石油礦被開采出來,極大的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醫療教育方面展迅,由各級政府出資讓百姓無償讀書,并廣設醫館,使得新出生人口迅增長,國民素質也獲得了較大提高。
而在文化方面,附庸風雅的劉辯時不時剽竊幾在歷史上膾炙人口的詩歌,來奠定自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鞏固自己“上馬能橫槊,下馬能賦詩”的雄主形象,引領著漢帝國的文化走向繁榮。
李白、杜甫、辛棄疾、6游、蘇軾、白居易、王安石等文學大家的相繼問世,云集于同一時期;再加上三國本土的孔融、曹植、陳琳等人,更是將漢帝國的文化推上了史無前例的高峰,幾乎每日都有佳作問世。
在小說方面,與世無爭的曹雪芹正在著作《紅樓夢》,已經完成了半卷,劉辯看后驚訝的現竟然與原著一字不差,不由得嘆為觀止。當即給豫州刺史徐庶下詔,讓他多加關照曹雪芹,務必保證《紅樓夢》這本文學巨著問世。
而由羅貫中創作的《東漢演義》雖然未結尾,但手稿在劉辯的推動下廣泛印刷,甫一問世便風靡一時,茶樓酒肆,無不對小說描繪的英雄事跡津津樂道。
在劉辯的支持下,僧道兩教俱都獲得了長足展,道教以袁天罡、張三豐為領袖,佛教以道衍、玄奘為領袖,四處弘揚宗教,信徒如同過江之鯽,使得鐘山與棲霞山分別成為了佛教與道教的圣地,每日都有虔誠的信徒從四面八方趕來朝拜。
等各州刺史按部就班之后,上報的奏折減少了將近一半,劉辯終于可以松一口氣,過一段相對悠閑的時光,閑暇之余滋潤下后宮的嬪妃,調教一下兒女。
去年冬季,樊梨花為劉辯生下了第十六子,劉辯為其賜名劉宇,隨著不斷的長大,一些有心之人現模樣竟然有些酷似宇文成都,為此惹出了不少流言蜚語,弄得樊梨花郁悶不已。
好在劉辯比誰都清楚個中緣由,遂親口下達圣諭,自從去年出征以來樊梨花日夜陪伴自己身旁,絕不可能有逾軌之事,劉宇絕對是自己的親生子嗣無疑,誰敢再出言詆毀,定然誅滅九族。
除了樊梨花之外,陳圓圓、貂蟬俱都為劉辯產下一子,分別取名劉輔、劉賢;而楊玉環、趙飛燕俱都產下一女,就連西施也有了身孕,到夏季便會臨盆生產。
隨著子女的逐漸增多,劉辯早已沒了初為人父的欣喜,反而對太子劉齊與太子妃王薔生下的皇長孫劉開寵愛有加,時常命宮女抱到乾陽宮里來逗弄一番。
王薔于去年臘月初生下皇長孫劉開,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半年,孩子長得愈可愛,一雙大眼炯炯有神,虎頭虎腦,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煞是招人疼愛,隱約間竟有幾分劉辯的風采。
這日閑暇無事,劉辯懷抱半歲的孫子在御花園里散步,用意念悄悄吩咐系統:“吾孫劉開已經六個月有余,應該能夠檢測出四維來了吧?給朕仔細檢查一番,將這孩子的巔峰能力報來,看看能否守住朕的基業,揚光大?”
系統應聲啟動:“系統正在檢測中,宿主請稍等!”
“叮咚……劉開巔峰四維如下——統率95,武力86,智力99,政治11o!”
“11o的政治?”劉辯詫異不已,以為自己聽錯了,迫不及待的向系統求證。
系統給出了干脆利索的回答:“宿主沒有聽錯,經過系統檢測,皇長孫劉開長大成人之后的確擁有出人類極限的11o政治能力。”
劉辯聞言不由得喜出望外,差一點就要手舞足蹈起來:“哈哈……有這樣出色的孫子,朕何愁江山不能傳下去。11o的內政能力啊,比起蕭何、管仲、商鞅等人還強了一大截,把江山傳給這樣優秀的繼承人,大漢的國祚至少將會延長百年!”
劉辯當即召來太子劉齊與太子妃王薔夫婦,語重心長的叮嚀道:“朕昨夜偶做一夢,有仙人告知于朕,開兒將來定然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足以承前啟后,讓朕所創造的帝國走向太平盛世。日后你們可要好生照顧朕的皇長孫,切莫讓開兒出現任何差池,大漢未來的國祚還指望著此子延續呢!”
能得到父皇如此褒獎,劉齊夫婦喜出望外,忙不迭的施禮謝恩:“多謝父皇如此評價開兒,孩兒定當好生撫養栽培開兒,讓他成為棟梁之才,不負父皇厚望!”
次日早朝,文武百官奏事完畢,劉辯正要下令退朝,司徒孔融忽然懷抱笏板施施然走了出來。
“陛下且慢退朝,老臣有事啟奏!”須微微有些泛白的孔融懷抱笏板,一臉欲言又止的樣子,“雖然此話不當講,當老臣思前想后,仍然覺得責無旁貸,非說不可!”
劉辯正襟端坐,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掃了孔融一眼,肅聲道:“孔卿今日欲奏何事,為何吞吞吐吐?有話直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