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三六章 代幣

阿三將信將疑地問道。

“你們怎么知道的?”

劉老頭愣了一下問道。

“嘿嘿,看你也快入土了,不怕告訴你,我們盯上你很長時間了,是從中國那邊傳來的消息,你家那小女孩身上被我們安裝了竊聽器還有定位儀,你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的監控之下。”

阿三得意地說道。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我差點冤枉了那位好人!”

劉老頭長出了一口氣,他之前本來就像聯絡張天元的,可是出了這樣的事情,讓他懷疑是張天元派人過來的。

現在的人,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道那家伙存的什么心思。

不過現在看起來,應該是自己錯怪人家了。

臨死前沒有被人出賣,這讓劉老頭很是寬慰。

總算能做個明白鬼了。

“別廢話,問你錢在哪兒呢?”

“錢存銀行了,那是準備辦綠卡的錢,你們要的話,我可以把賬號和密碼給你們,還有這屋里頭的所有東西,你們都可以拿走,只求你們不要傷害我的親人。”

劉老頭現在就這么一點點要求了。

“你說你這屋子里的東西都是寶貝,我們就信啊?”

阿三不屑道。

“阿三,你先別說話。”

陳老大在屋子里轉悠了一圈,找到了一件看起來最像古董的東西,然后走到劉老頭身前問道:“這個是什么?”

“這是南宋的一種代幣。”

劉老頭回答道。

“什么東西?”

陳老大撓了撓頭,很明顯沒聽明白。

劉老頭嘆了口氣道:“1956年,在杭城西湖的疏浚工程中,出水了一枚形狀奇特的牌狀錢幣,被稱為南宋錢牌。

形狀為長方形的小牌,銅鑄,兩面都有字,正面文字為‘臨安府行用’,錢背則記為‘準五伯文省’、‘準三伯文省’、‘準貳伯文省’等。

錢文中的‘準’字是‘平’,‘伯’是‘佰’,‘省’就是當‘省佰’,意思是在交易時支付小牌相當于對應百文銅錢。

這些都是五代起沿用下來的金融流通制度。

據《五代史·王章傳》記載‘官庫出納緡錢,皆以八十為陌’。

意思是80文錢為一百,宋代沿用其法,改為770文為一貫錢,77文當百。

‘凖貳伯文省’合兌為銅錢154文;‘凖叁伯文省’兌231文,‘凖伍伯文省’兌385文,以上這些均有史料可查。

錢牌長度和寬度因面額大小而異,‘凖貳伯文省’長6.2厘米、寬1.9厘米;‘凖叁伯文省’長6.7厘米,寬1.8厘米;‘凖伍伯文省’小型的長7.3厘米、寬2.3厘米,大型的長7.9厘米、寬2.7厘米。

面文均為‘臨安府行用’五個字,背面標明幣值,分別為準貳佰文省、準叁佰文省,和準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書,且制作精美。

你們手里頭的那幾枚錢幣,就是這種東西。”

“你可別唬人啊,我雖然不是古董行家,可也知道一些關于古錢幣的事情,你告訴我,南宋理宗淳祐年間為什么要鑄造這樣形狀奇怪的錢幣?”

陳老大問道。

劉老頭雖然說一個字兒都覺得身體疼痛難忍,可是沒辦法,為了自己的孫子和孫女,他不得不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說出來。

他說:“臨安是當時南宋的國都。‘

臨安府行用’規定了這種錢牌的流通范圍限于臨安府,是一種代用幣,其鑄行是與當時會子的貶值有很大的關系。

紙幣的貶值造成了貨幣信用危機,人民開始拒用紙幣,而且當時的會子大面值多,小面值少,使用極為不便。

同時,市場對銅錢的需求大增,銅錢常常供不應求,經常發生錢荒現象。

為了維持正常的商業活動,當時城里的官員們明令禁止銅錢出城。

城市內外貿易流通只得依賴紙幣。

而大額的紙幣投入市場,有不便找零之弊,于是就產生了錢牌這種代用幣。”

“聽不懂,不過這東西值錢嗎?”

陳老大聽劉老頭講得頭頭是道,覺得不應該是胡亂說的,只是他更關心的,當然還是這玩意兒到底值不值錢。

“還是值點錢的,這幾枚代幣比較稀有,一枚大概能值一兩百美金。”

劉老頭一五一十地說道。

“就這破玩意兒居然還挺值錢啊,阿三,把這屋子里頭所有的古錢幣都收起來,一個也不要放過,待會兒全部拿到車上去。”

陳老大高興地說道。

“知道了,老大。”

阿三開始忙活了起來。

這個時候,陳老大又拿了一件東西去給劉老頭看。

“這個是什么?”

“這個叫手爐,是明朝的。”

劉老頭大概是真得沒轍了,雖然看著這么好的東西被陳老大拿在手里隨意擺弄非常心疼,可是再心疼,也比失去親人好受一點。

“手爐什么東西?”

手底下的人正在房間里收拾東西,所以陳老大完全有閑時間聽這劉老頭的解釋。

因為他必須得搞清楚這些東西究竟值不值錢。

就算他不懂古董,可是也能從劉老頭的話里頭聽出一些端倪來。

“手爐,其實是由‘火爐’演化而來,火爐便是往銅制的爐子里放些碳,讓火燒得旺旺的,這樣大家圍著火爐坐下,邊取暖邊聊天侃大山,其樂融融。

清代文學家王永彬寫過一部小品文書籍,就叫《圍爐夜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寫過‘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寫給劉禹錫,讓他沒事兒可以過來聊聊天。

漸漸地,古人有感于手冷,便把火爐做得更精致,蓋上罩子,提在手上,或者捧在手里,或者籠在袖內,便演化成‘手爐’,所以,手爐也叫‘捧爐’或者‘袖爐’。

你手里拿著的這就是一只明朝時的手爐,呈四方盒狀,有花卉紋的罩子,有可以手提的手柄,它長11厘米、寬5.5厘米、高6.7厘米,材質為紅銅,為當時的制爐名家張明岐先生打造。

整個手爐小巧玲瓏,精巧美觀,做工很是精細,罩子上面有很多花卉組成的紋理,有牡丹繁花紋,有五星花瓣紋,有樹葉紋,中間是曲折道路紋。”

上一章:

下一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