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一一八七章 青銅鏡

莫邪猛地回過神來,才發現張天元跟老于掌柜已經不見了,原來辦公室就有后門,直接就可以出去,然后通過古玩店的后門進入咖啡館。(給力文學網最穩定)↗小,..o

“那個年輕人就是你們老板?看起來很年輕嘛,懂不懂古董啊?”莫邪表情很快恢復了正常,就像是一個普通的中年男子一般跟秦飛雪攀談了起來。

他的穿著很文雅,一diǎn不像盜墓賊,更不像為非作歹的人,看起來反倒像是個文化人,而且臉上總是掛著淡淡的微笑,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

至于張天元之前說的面向兇狠之類,那不過是瞎說的,主要是為了搪塞老于掌柜的問題。

其實莫邪的長相很陽光,就像是一個大男孩一般,無論是誰,都無法將這樣一張臉跟大盜墓賊三叔聯系起來。

“你說呢?他可是我們神羅集團的董事長,手底下的古董店多了,對了,最近有人收購了博物基地準備辦博物館你知道吧,那就是我們老板的大手筆,就你這小打小鬧的,比起他差得遠了,行了,為了你的安全起見,你現在這里轉悠轉悠吧,待會兒再過去,對了,你的東西呢?怎么沒見帶啊?”秦飛雪疑惑地問道。

“嘿嘿,東西當然帶了,不過得找到識貨的人之后才能拿出來,小姑娘你還是去忙吧,我轉會兒就過去。”莫邪笑了笑,然后就在古董店里轉悠了起來。

大約五六分鐘之后,莫邪撥通了一個電話,聊了幾句。就在秦飛雪的指diǎn之下,通過后門走了出去。到了咖啡館之中。

“兩位,在下姓爺。手上的確是有幾件祖傳的玩意兒想要拿來交換那雞血石印章……”

姓爺?

我特么還姓老爺呢!

張天元直接就在心里頭開罵了,這孫子,竟然一上來就像占便宜。

其實他還真冤枉莫邪了,這廝不想暴露真是姓名,所以想要把名字反過來念,結果姓就變成了邪(爺)了。

張天元也沒時間跟他置氣,此時才仔細打量了一下莫邪,長相很普通,說白了就是大眾臉。扔進人堆里找不出來的那種,然而眼睛里卻透著一股子精明,這廝身高并不高,只有一米七左右,但是身材比較瘦,應該說盜墓的話還算及格吧,一般來說,盜墓賊應該還是短小精悍比較方便,因為盜洞容易進去啊。

莫邪看起來完全不像三十多歲的人。倒是二十幾歲的樣子,所以很多人第一眼看到他,都會誤以為他是大學生呢。

這家伙背著一個背包,張天元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就背的這種包。再加上鼻梁上掛著一副眼鏡,就更是像學生了。不過張天元卻能肯定,他鼻梁上的那副眼鏡應該只是平鏡。而非近視鏡。

“咱們就不必廢話了吧,你先喝杯咖啡。我來看看你說的物件……”張天元沒有稱呼莫邪,那個姓氏。鬼才會叫呢。

“當然,不過老板要小心一diǎn啊,東西是祖上傳下來的寶貝,聽人說挺值錢的,可我一直舍不得賣,這一次為了那雞血石印章,才拿出來的。”莫邪diǎn了diǎn頭,然后解開了衣服,竟然從貼身的衣服里面取出了一個牛皮紙抱著的紙包,輕輕放到了桌上。

這家伙背了個包,但是包里竟然什么東西都沒放,而是把東西放到了牛皮紙里頭貼身拿著,牛皮紙里面好像還有一層特殊的夾層,讓張天元震驚的是,這東西竟然能夠隔絕他的透視功能,估計不管是火車站還是機場的檢查,都能蒙混過去吧。

將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牛皮紙還有那層特殊的材料打開之后,里面就露出了兩面青銅鏡。

這兩面青銅鏡都屬于小型的青銅鏡,尺寸只有七八厘米左右,不過造型比較有意思,竟然不是傳統的圓形,而是菱花形和雞心型,兩個銅鏡造型不太一樣,但是大小基本上都差不多。背面都有著非常精美的雕刻,不過因為是生坑貨,所以很多地方都已經被銅銹沾滿了,無法完全看清楚銅鏡本來的精美圖案,甚至造型上也有了一些變化。

兩樣東西,盡管都小巧得很,但卻十分精致,相信如果弄成熟坑之后,其精美的藝術價值也會完全展現出來。張天元完全可以肯定,這兩面銅鏡應該都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西。

因為這兩面銅鏡所擁有的特diǎn,只有在那個時代才出現過,別的時代都沒有類似的東西。

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過細膩精美的樓空花紋銅鏡。這種銅鏡是采用分鑄的方法,把鏡面和鏡背紋飾分別鑄造,再夾合在一起。這種復合銅鏡,戰國以后就基本絕跡了。清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對宮內收藏的古鏡正面多進行了處理,以達到重新鑒容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古鏡面就采用了復合的方法,重新鑄一鏡面,研磨好后,再粘附在古鏡正面。當然這種復合鏡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復合鏡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也就是說,這兩面銅鏡,竟然都是一種消弭在歷史之中的銅鏡,屬于稀世罕見的東西。

青銅鏡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工藝品,由青銅所制的器物。據史料記載,自商周時代起,古人就用青銅磨光做鏡子,光亮可照人,背面雕有精美紋飾。到戰國時已很流行,漢、唐時更加精美。

中國古代銅鏡的大小千差萬別,但大體可分為大、中、小三類。小型銅鏡尺寸一般在3厘米~8厘米,它們均小巧輕薄,用绹繩系于腰間,隨身攜帶。中型銅鏡尺寸在10厘米~39.4厘米,它們多厚重精美,使用時或懸掛在墻壁上,或置于鏡臺上,用畢還有考究的鏡奩存放。

晉朝畫家顧愷之在著名的《女史箴圖》中,對使用銅鏡有著細致的描繪:畫左邊坐著一個男子,對著一座鏡臺,后面一位婦人拿著梳子替他梳頭。右邊還有一個男子,正在微仰著頭,對著另一面鏡子,鏡子里映出其面目。畫中鏡臺為落地式,支桿插入鏡鈕中,鏡臺中部尚有托盤。人物身旁放置有鏡奩等物。

張天元手中這兩面銅鏡雖然小是小了一diǎn,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更重要的是,它們竟然屬于春秋戰國時期被認為已經絕跡的特殊的銅鏡,光是這一diǎn,價值立馬就攀升上來了。

再加上銅鏡這種東西,在古代是既是實用的東西,又是藝術品。

到了現代,也絕對是藝術結晶了。

銅鏡上的紋飾雕刻手法多種多樣,無論是線雕、平雕、浮雕、圓雕、透空雕,都顯得非常細膩生動。

紋飾內容更是豐富多彩,從幾何紋飾到禽鳥花卉,從神話傳說到寫實圖案,天上.人間,人神雜陳,動物植物,交織并列,構思巧妙,包羅萬象。

早年紹.興出土、現藏上浦博物館的漢代“伍子胥畫像鏡”,就是一件絕好的作品,鏡背四乳分成四區環繞配置圖案。第一組有鑄銘“越王”、“范蠡”,二人席地而坐,相對交談,表現范蠢在出謀劃策,讓越王勾踐使美人計;第二組為著長裙的二女,有鑄銘“玉女二人”,表現越王以玉女二人賄賂吳太宰伯嚭(音p);第三組鑄銘“吳王”,吳王坐在幔帳中,左手微舉,表現吳王聽信太宰伯嚭的讒言,決定將伍子胥賜死;第四組一人須眉怒豎,瞪目咬牙,手持長劍置于頸下,鑄銘“忠臣伍子胥”,表現伍子胥被逼自刎。

整個圖紋采用浮雕手法,形態生動,惟妙惟肖,概括性極強。

早在商代,工匠們為了增強青銅器的裝飾效果,就已經掌握了嵌赤銅工藝。春秋戰國時期,金屬細加工中的錯金銀、嵌紅銅、嵌松石等技術更為精湛,用紅銅、金、銀的絲或片以及松石,嵌入器物內,鑲嵌成不同的紋飾和圖案。現已出土了許多這樣的銅鏡。

錦川省涪陵出土的“嵌松石透紋方鏡”,鏡背為四夔形,葬身有鱗紋及細致的短線條,夔紋之間填人綠松石。洛州洛陽金村出土的“金銀錯虺龍紋鏡”,在鈕座與邊緣之間有六個虺龍纏繞,龍體有“金銀錯”花紋。邊緣為一交叉渦紋帶。嵌入的金銀絲細如毛發,工藝極為精密,可謂巧奪天工。

它既是優美的工藝佳作,又用藝術紋飾表達了祈福的含義。

總之,古代鑄鏡工匠,在長期的生產中,不斷積累鑄造銅鏡的經驗,使技藝達到了嫻熟的水平。他們用智慧和創造才能,創造出的許許多多精美絕倫的銅鏡,使今天的人們在欣賞和研究這些精湛的藝術品時,不能不為古代的燦爛銅鏡文化而贊嘆。

也正因為如此,對于收藏青銅鏡,張天元的興趣可是十分濃厚的。

此時的張天元,手上戴著一雙白色的防塵手套,輕輕撫摸著青銅鏡,地氣自手中慢慢滲出,在青銅鏡內游走,而與此同時,鑒字訣也開啟了,雖然之前已經通過自己的知識判斷出了這兩面銅鏡的年代以及真偽,但鑒字訣還是要用來確認一下的,畢竟這年頭造假者的技術太好,張天元也怕自己看走眼了。

片刻之后,他已經確認了則兩面銅鏡絕對是真品無疑了,而且通過鑒字訣,他也發現在那些銅銹之下精美的鏤空雕刻突然,放到今日,怕是都無法做出如此精美的東西。

如今這東西盡管實用價值已經沒有了,可是藝術價值卻比過去更加讓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