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艘航母去抗日

141 戰壕對戰壕

141戰壕對戰壕

141戰壕對戰壕

林遠組織那些想要參軍的青年進行土工作業,目的很簡單,挖出逼近日軍的戰壕。品書網

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真要做的時候,就會有不少困難。

首先是挖土,奉天的二月份,平均氣溫在零下十度左右,這樣的溫度足夠把土壤中的水分凍住,所以土地很硬,而挖出的戰壕至少要有一個人的身高那么深,因為當拉近到距離日軍的戰壕幾百米的位置時,日本人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你往他那里挖,他會想盡一切辦法進行阻攔。

機槍就是一個絕佳的選擇,馬克沁重機槍的有效殺傷距離在1000米以上,所以,進行土工作業的人必須站在戰壕里,這樣才可以有效避免傷亡。

想要挖出一個深坑,用鏟子肯定不行,因為土地很硬,鏟子向下挖土的時候,要先把鏟子的刃口放到地上,用腳下踩,進行挖土,這樣的力很小,不足以挖開硬土,就算能挖開,也要消耗很大的體力,也浪費時間,所以,想要挖出深坑,一定要使用鎬。

鎬的頭部很尖銳,看起來像是一個帶弧度的四棱錐,用的時候要把它掄起來,給它一個很大的下落速度,鎬頭砸在地面上,刺進土里,然后人再把它提起來,就能把土松開,可是要挖出深坑,松出來的土就必須要運走,這就需要有人在邊上把松出來的土鏟走。

可是這也是很危險的,因為這個人離拿鎬的人很近,一但被鎬碰上,輕則受傷,重則殞命。

于是林遠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進行土工作業的青年五個編成一組,一個拿著鎬在最前面挖土,為了搶時間,要求這個人在短時間內用盡全力,當力氣用盡的時候,就撤下來休息,在休息的時間里,其余兩個人上前把砸下來的土鏟到土筐里,把土裝進土筐,這么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要是沒有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也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任何一支軍隊都不會有那么多的筐,所以,從這么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中就能看出人民戰爭的威力。

把土裝進筐里之后,剩下的兩個人就把土運走,這樣的五人組有幾百組,每一組工作的時間并不長,卻可以保證以最佳狀態工作,所以清軍挖掘戰壕的速度極快。

盤錦城頭的乃木希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天的時間,清軍的戰壕足足推進了一千米,四十條縱向的戰壕,像四十條昂著頭吐著信子的毒蛇一樣,站在他的面前。

乃木希典不由得想道:“支那人想要做什么,難道要挖到我們的戰壕里,和我們打肉搏戰嗎,要論這個,我們大日本帝國的武士從來就沒有怕過誰。”乃木希典的自信不無道理,因為在這個時代,日本軍隊一方面注重學習西方軍隊的先進技戰術,一方面也很注重近身搏殺的訓練。

可是乃木希典想錯了,清軍的戰壕在距離日軍戰壕二百米的地方停住了,有的日軍部隊組織人員沖擊清軍戰壕,還沒有沖到近前,就被清軍士兵打了回去。

更讓乃木希典擔心的是:糧食快要吃光了,日軍見到糧食供給不上,就開始搶劫城中老百姓的糧食,可是盤錦本來就不大,老百姓的糧食很快就被搶光了,乃木希典有心帶部隊撤回遼陽,可是遲遲得不到大山巖的命令。

戰場之上,任何的遲緩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就在清軍的戰壕停止挖掘的這天夜晚,二十門近衛雷霆炮被運進戰壕,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千多名清軍士兵,凌晨兩點,一顆紅色的煙火照亮了天際,清軍的進攻開始了。

炮兵已經提前測算好了射擊諸元,一聲令下,就向日軍戰壕傾瀉炮火,一時間,日軍的戰壕附近,一團團火焰騰空而起,好像一顆顆閃著光焰的巨樹,刺鼻的硝煙給夜幕籠罩上了死亡的味道。

在遠處的高地上,林遠手握著望遠鏡,注視著戰場的局勢,看著被壓制在戰壕里不敢露頭的日軍士兵,他不禁感到一陣快慰,因為在他的歷史里,在中國和日本交鋒的戰斗中,從來就是中國人被日本人的火炮壓在戰壕里,連頭都不敢抬,今天,這個局面逆轉了。

炮火過后,十幾個清軍士兵抄起大片刀,甩掉長大的外袍,在嚴寒刺骨的冬夜,只穿著一件短衣和一條單褲,用盡全力向著日軍沖鋒。

二百米,對于一個訓練有素的男青年來說,用30秒跑完不成問題,就是這三十秒,將會決定這十幾個士兵的生死。

林遠把望遠鏡對準他們,他知道他們要是沖進了日軍戰壕,勝利就到手一半了,盤錦的城墻低矮,防護全部來自于這城外的三條戰壕。

距離戰壕只剩下三十米了,勝利就在眼前。

就在這時,日軍的戰壕里響起了一片恐怖的槍聲,那十幾個清軍士兵一瞬間就被打倒在地。

林遠一下子明白過來,自己在這場戰斗中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自己以為近衛雷霆炮可以對戰壕里的日軍士兵造成不小的殺傷,可是事實是:日軍的戰壕很窄,炮彈很少能落在戰壕里面爆炸,落在戰壕外面的炮彈給日軍造成殺傷很有限,而且日軍在戰壕里還挖了藏身洞躲避炮火,所以這一波炮擊并沒有對日軍造成極大的殺傷。

林遠來不及后悔,因為搶攻的清軍分隊被日軍打倒,整個戰場的氣勢一瞬間就到了日軍的手中,如果自己不能采取措施挽回局面,那戰局的發展就難以控制了。

危急之時,林遠突然想到了一件武器!!那就是在錦州城中大顯身手的炸藥包拋射桶。

林遠很快下達命令:把炸藥包拋射桶運進戰壕,把即將放置拋射桶的戰壕向前推進六十米。

命令一下,各個部隊都緊張地行動起來。

正在這時,日軍陣地上的機槍響起來,日軍在裝機槍彈的時候,每隔五枚裝上一枚曳光彈,所謂曳光彈,就是在彈頭的外殼上涂上一層燃燒時能發出顏色的化學物質,比如鎂,鋇等,這些物質在與空氣的摩擦過程中會發生氧化反應,通俗地講就是燃燒,然后發出亮光,在黑夜里可以指示彈頭的方向。

而清軍沒有裝備這樣的曳光彈,盡管清軍的機槍也在還擊,可是在普通士兵看來,整個戰場上只有日軍子彈。

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