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

作者:弱顏第一百五十九章雜貨鋪文/

費章節(12點)

官道從青陽鎮進入三十里營子,有一處地方比較開闊,也是村中很多人平時愛聚集的地方。路的東側,是一座土地廟,是村里眾人集資建起來的。這廟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廟門一側是敞廳,另一側是三間門房,進了廟門,第一進就是大殿。有左右廂房,也詭著佛像。再往里走,第二進就是僧人的禪房、禪房后面還有一塊菜地。

連蔓兒心里記得要替周氏買醬油,因此進了村,就先到雜貨鋪里來。

推開雜貨鋪的門,正對著的就是高高的柜臺,柜臺后是貨架子,上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類貨物,柜臺前的空地上,擺放著三兩張長凳,從冬到夏,總有三五閑人坐在凳子上談天說地。

那個漢子看穿著打扮,就不是本地人。他買了一大壇酒,又買了好些五香花生和點心,最后拿了一塊銀子來結賬。

掌柜的姜三有些顫巍巍地接了銀子,用牙咬了咬。

姜三連忙彎腰陪笑,叫他拿等子稱了銀子,又找了那個漢子幾個銅錢。那漢子接了銅錢,往外就走,連蔓兒忙拉著小七往旁邊讓了讓。

雜貨鋪中的人這才都緩緩收回了視線。

村中人來雜貨鋪,打酒多是一兩二兩地打,最多不過一兩斤。買別的也是如此,所以雜貨鋪每天多是幾文錢的買賣,很少有人會拿銀子來結賬。

“打二兩醬油。”連蔓兒就走到柜臺前,仰著頭說道。柜臺有些高,她的腦門剛好和柜臺平齊,要稍微踮起腳尖才能將手里的銅錢和醬油罐放在柜臺上。

醬油缸很大,柜臺里面擺放不開,因此在雜貨鋪柜臺外面靠著墻角放著。

這個木勺,一端是個小小的桶,勺子把約有半臂長,每一勺就是一兩。旁邊還有大些的木勺,是半斤一個的。

姜三一邊和連蔓兒姐弟,一邊從醬油缸里舀了醬油往漏斗里倒。

“連老四家的幾個孩子都能幫家里干活,又都是頂孝順的。”就有人說道。

“都是我爹和我娘管著,賺錢啥的我也不。我聽我爹跟我娘說,掙不掙錢是小事,讓街坊鄰居們能掙幾個手工錢,貼補貼補家里,就不算白忙活。”連蔓兒就道。

“三嬸,剛才那個人不是咱們村里的人吧無械網不少字”連蔓兒就問姜三。

“哪有那么邪乎。”姜三白了那個人一眼,將漏斗和木勺都放了,又將醬油罐子交給連蔓兒。

連蔓兒和小七從雜貨鋪出來,走了兩條街,就到家了。

“哎。”連蔓兒就想進屋先放下籃子。

連枝兒接過籃子,向上房看了一眼,才壓低聲音在連蔓兒的耳邊道。

“先把醬油送,別進屋,省得奶多心。”

“二兩醬油,咱還能偷吃她的”連蔓兒切了一聲,果真連門檻也不進,就抱著醬油罐子往上房來。

“咋才,要等你,黃花菜都涼了。”周氏板著臉道。

“孩子給你跑腿,你咋一句好話沒有。”連老爺子坐在炕上,瞪了周氏一眼,又沖連蔓兒笑著招手,“蔓兒,外面冷吧,上炕暖和一會。”

周氏接了醬油瓶子,又打開蓋子,仔細地查看了一番,這才將醬油瓶子遞給旁邊的趙氏。

“往菜里加一勺。”周氏囑咐趙氏,“別加多了,看見好就沒夠。”

趙氏低眉順眼地答應了一聲,就抱著醬油瓶子出去做飯。

“爺,外面不冷。我先幫我娘做飯,一會再來陪你。”連蔓兒就向連老爺子道。

“好孩子,去吧。”連老爺子笑道。

連蔓兒回到西廂房,一家人正在聽小七,一邊看她們買的。

“這肉餡都剁好了,可省事了。”張氏先看到剁好的肉餡。

“張大叔正閑著,就給咱把餡跺好了。”連蔓兒道。

“咋還買了燒雞”連守信看著連枝兒取出來的油紙包問道。

“爹不是說鎮上蔡記的燒雞好吃。帶的錢還夠,就買了。”連蔓兒嘻嘻笑著答道。

“小七過生日,咱大家伙跟著打牙祭。”五郎呵呵笑。

“就你會花錢。”張氏雖然這么說,但是并沒有責怪的意味。說起來,在某薪面,張氏和連守信還是很寵的孩子的。

連枝兒舀了半盆溫水,讓連蔓兒和小七洗手,就讓她倆上炕坐著。

“蔓兒,這骨頭先用一半熬湯,一會下面條吧。”張氏就和連蔓兒商量,“剩下那一半,晚上再熬蘿卜湯,吃餃子咋樣”

“行啊。”連蔓兒笑著點頭。張氏和連守信還有一個優點,他們并不因為身為父母的身份,就凡事做主,相反,他們更愿意征詢孩子們的意見。就比如飯菜安排這樣的事,也是有商有量的。連蔓兒之所以能這么好的融入這個家,與他們夫妻的這個優點有很大的關系。

連蔓兒坐在炕上,就將在鎮上又遇見了吳玉貴,還有小沈屯那邊要修廟的事都說了。

“那是好事。”

連守信說了這么一句,就沒再說,顯然是覺得這件事和他們的生活沒啥關心,因此并不關心。

“再過些天,家家戶戶的酸菜就該下來了,咱跟武掌柜定的那個約,也該到期了,這酸菜作坊就得停了。”張氏一邊和面,一邊說道。

“可不是,賺了這些天的錢,也夠了。”連守信道。

張氏似乎是有些不舍,不過也點了點頭。這夫妻涼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貪心,容易滿足。

“這些天掙的錢,足夠咱過到明年這個時候的。往年沒分家的時候,一大家子,不算大哥那邊,也花不上這些錢。”連守信道。

“我。”張氏道,“我就是想,到時候咱就閑下來了,怕不慣。”

“娘,要不,咱發豆芽賣吧。”連蔓兒道。

“豆芽”張氏想了想,“咱這酸菜是賣個缺,豆芽可不缺,鎮上每天都有賣的。”

“娘,你說的不,可還是有人買豆芽啊。”連蔓兒道,“就咱村里,幾百戶人家,每天咋地也有十斤的賣頭。”

“那倒是。”張氏認可道。

從鎮上的路上,連蔓兒在心里已經將發豆芽的成本和利潤都算好了。

豆芽是三文錢一斤,黃豆在市場上的價格是九文錢一斤。一斤上好的黃豆,能夠發五到八斤的豆芽,當然這與發豆芽的技術和天數有關。一般情況下,發好豆芽需要六到七天的。

“娘,你發的豆芽的手藝那么好,咱就按發七斤算。一斤黃豆,咱就能掙十二文錢。”

是由.

(創客)